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策略
DOI: 10.12721/ccn.2021.157058, PDF, 下载: 514  浏览: 2672 
作者: 刘静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711700
关键词: 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摘要: 初中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黄金阶段,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成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科学化、积极性的信息化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明确认知发展方向,并能够促成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信息化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常见的技术基础包括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固有模式,强调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以更加人性化的教学形式,构建情景,强调人机协作,增加师生会话等,能够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更能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当代初中生成长于一个多元文化交织且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社会发展形态与学生成长的规律相结合,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有效性,如多媒体、微课、短视频、教学动画等。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技术,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语文课堂当中。

一、信息技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推动作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多种信息具有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等功能,成为学校课堂教学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集各种功能于一身,多媒体课件承载着多种信息,具有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三维动画的综合能力,集中了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立体模型等教学媒体的优点,并且具有人机交互的独到之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创新地运用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会产生心向往之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信息技术可以为老师获得更多的教学反馈,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高效。

二、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以多元智能理论丰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

首先从初中语文老师的角度来讲,老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框架具有构建的责任,因此老师有必要以教学经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总结,同时要结合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方式的优化调整,并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确保学生能够从更多角度了解语文知识。其次,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占据着当之无愧的教育主体地位,但是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能力、教育基础等有较大差异性,因此学生在理解知识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性,教学应以个性化的方案进行调整,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随着初中教育的不断前进,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注重以多元智能理论完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既要按照学生的不同基础能力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还要注重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从知识基础能力自身价值水平、思考维度、社会责任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发挥自身的特点,以多元人才评价标准来衡量当前的初中生,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优化课前导入与课堂引导

初中生常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课前进入状态慢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开端课前导入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教学目标。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认知能力进行精心设计,以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为后续教学提供重要引导。建议老师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化场景,并采用具有趣味性的导入式提问内容,鼓励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将自身的想象和经验与老师分享,在课堂内畅所欲言,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专注度和课堂氛围。课中提问是引导学生继续探索、自主思考、探究问题的重要方式方法,注重提问的技巧方式,可让老师的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明确教学计划,让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同时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思考,在学生探索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捋清思路。

(三)基于信息技术创新练习形式

初中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活跃、爱玩儿爱闹,但是本身对于初中语文课堂内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很容易遗忘,并不容易长期性记忆,而语文的教学特点要求学生需要不断积累知识,只有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和语言素材才能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因此老师需改进课堂内的练习形式,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知识。建议老师可以将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成微课,为学生播放,同时学生可以下载,即便回家也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进行观看,利用碎片化时间不断加强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教材内容当中,这也就使得所有学生在同一框架内进行学习,随着时代发展及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学生教育主体地位,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不断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体系扩充,以教材为基础拓宽学生的视野,利用信息化教学优势,让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获得更加多元化的知识内容。

三、结语

初中语文老师作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采用科学性的提问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有助于维持课堂的热烈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架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初中语文老师应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性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工具,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其潜能,从课前导入到课中提问以及后期练习等阶段,不断为学生设计更加新颖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以此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花杰.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探析[J].课外语文(下),2020(7):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