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资源的中职机械专业实训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在机械专业课程中应用数字化资源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感觉器官,使学生对该门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升教学质效。数字化资源背景下,中职机械专业需借助此“东风”,积极开拓全新的教学道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前言:近些年,随着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我国各大中小学中得到运用,此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中职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众多技术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制造业在其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为一个国家迈入富强的重要基础,其发展和国家教育发展间存在密切联系。当前,信息技术逐渐被用于各行各业中,并对各行各业发展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数字化资源大环境下,中职院校机械专业实训教学应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予以重视,从而实现学生们实操能力的有效训练,为学生未来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应用数字化资源的必要性

当今随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数字服务已在各行各业得到很好的运用,并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当下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得公众生产、生活均发生极大变化,数字化社会环境已然形成。从中职院校机械专业实训教学层面来看,其需注重数字化资源的创建与运用,利用数字化方式对教学内容予以呈现,使学生可从线上获取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因相关平台的搭建,可为师生间沟通提供极大便利,从而为以后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实训教学中,需注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应用[1]

二、数字化资源下中职机械专业实训教学实践策略

(一)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明确教学目标

在中职院校教育工作,要以学生具体需求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具备与工作相匹配的职业技能,从而达到企业的工作要求。所以,学生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下,随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社会需要逐渐会转化为个人需要。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存在社会需求、个人利益、专业、职业理想间的矛盾。许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兴趣不高,一些学生甚至对自身所学知识缺乏足够的认知,其存在“学这个专业将来可能做些什么?”“学这些知识在未来能找到工作吗?”等困惑,无法对自身学业进行规划,所以很多人均抱有消极的学习动机,所以,要将自身自己的专业和爱好放在第一位。对于初学者而言,在第一堂课,教师就要让其了解该门课程的目标,换而言之,即要使其了解未来可以做些什么,其会遭遇哪些问题等。在《机械制造基础》前言中,作者曾以学生在金属工人实习中所制作的一个零件为例,问:“该零件如果制作的?”,利用此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了解该门课程主要是学什么的,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利用实习及实践的形式,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践中,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确保符合现实的社会发展需求[2]

(二)创建数字化教育平台

1.创建创业指导平台

创业指导平台的创建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存在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师资的利用率。在此期间,中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优秀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并展开线上“问诊”,帮助学生解答创业方面的疑问。其次,学校还需对教师值班制度进行优化,由企业和学校教师轮流值班,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为获取真实、可靠的反馈,学校还可于创业平台中引入“服务评分卡”系统,每次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结束后为教师进行打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将一些企业家成功经验导入平台中,激励学生步入创业道路,组建创业团队,分享创业成果。与此同时,学校还可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为学生做创业辅导,还可布设一些专门针对学生的法律辅导专栏,以减少经济纠纷、劳资纠纷等问题的发生。

2.创建能力测试平台

中职院校存在较为明显的职业化特征,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构建能力测试平台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可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测试,同时也可对自身能力展开客观评价,帮助学生改变自身学习观念,确立更为科学的学习目标。首先,中职院校需借助大数据的力量,对学生展开全面的评价,并对其潜力进行预测。其次,将能力测验的内容进行细化,教师可对结合学生的心理测试,如抗压能力、自信心、心理素质、社会实践经验等,对学生展开针对性辅导,以增强其在工作中的适应性;第三,在教学中要引进与行业有关的考试,如学生专业水平测试等;此外,教师也要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CAD绘图能力、数控机床操作能力等,经由上述测试,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未来发展方向,从而针对性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三)革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过去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被称为“转移”。随学习者对新环境、问题的适应,教师教育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当其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其思维中有无与新知识有关的原则和概念,将会对其迁移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中职学生大部分均为中考落榜生,其学业表现均较差,且性格相对好动、浮躁,自控能力较差,另外,多数学生数学、物理基础较差,更没有学习过机械相关知识。因此,难以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对其展开教学工作,鉴于此,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的差异,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

1.启发式教学:

提问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式,在上课之初,教师可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激起学生好奇心,引起其疑问。如在《公差与协作》一章教学中,教师可使用一对轴与轴套,向他们展示两部分的装配过程,并提出“如何保证成数千根轴与轴套能够很好地连接起来?”

2.引导式学习

选取学生较为熟知的章节要求其自行学习,教师从旁答疑解惑,并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充当“老师”授课,教师在学生所讲内容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归纳。如在“车削加工”一课教学中,因学生曾参与过多次金工实习,对车床存在一定了解,并经历过实践,所以安排一次学导式授课,效果较为理想。

3.假设情境教学

在课上对一个特定环境进行描述,指导学生经由自身的想象、分析、观察,对教学内容予以学习、掌握,如在“Fe-Fe3C 平衡图”教学中,一般状况下,图的点、线、区域平衡理解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其想象自身正身处于实验室,每组负责一个延展性的合金样品的碳含量,对样品与加热熔化进行想象,随后逐渐冷却,并对其形式、结构进行观察,记录温度以及形态、结构变化状况,最后根据实验结果绘制Fe-Fe3C 平衡图。经由此虚构场景的想象,有助于学生对平衡图上的点、线、区域含义与功能的理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3]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教育资源在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具备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中职院校相关部门需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以及相关创业、评价平台等予以创建,以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率,提升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质效。

【参考文献】

[1] 王烁. 数字化资源背景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实践研究[J]. 教育艺术,2022(11):67.

[2] 岑清. 中职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构建[J]. 职业,2019(4):100-101.

[3] 郝芳. 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研究 ——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21(1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