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观多元化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针对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观形成的评价方法。首先,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必须拥有的职业素质加以说明,之后对主观与客观融合、教学评价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等多种用于评价学生职业素质的原则进行分析,紧接着详述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要点,最后对评价体系具体应用进行深究,从而得出最为正确的结论。希望下述论述能够起到借鉴作用,为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用员工不仅要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更要拥有良好职业素质,而这也是技工院校教育需要实现的目标。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学生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对学生职业素质做出准确评价,一般情况下采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而专业的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实施之后,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更为适宜的方法进行评价。

1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需拥有的职业素质

相比于普通高校,技工院校更注重技能培养。对技工院校学生来说,若想尽快融入社会环境,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必须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学生需具备良好职业素养。

1.1职业道德

伴随科学技术持续创新,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一定影响,而如何保证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针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计算机网络,禁止从事非法盈利活动。正因如此,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而言职业道德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对个人未来发展有积极意义。

1.2职业行为习惯

对技工院校学生来说,良好职业习惯可以帮助自身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得到企业重视赢得更多成长契机,同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进一步实现预定工作目标。可以看出,职业习惯对职业素养培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工作开展之前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梳理具体操作步骤,规范代码编写,这些都是作为计算机从业人员不可缺少的习惯。任何人都有独特的习惯,而这些习惯也会对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良好的习惯可以提高成功概率。

1.3职业技能

技工院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专业技能与知识,学生毕业之后是否可以找到心仪的工作,主要取决于受教育过程中所掌握的技能。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可从事文秘、机房管理等多种工作,学生必须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若想更进一步则要掌握计算机软件应用、网络编程代码等内容,从事网站管理、程序师等工作。

2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评价原则

就业和职业岗位始终是技工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通过就业才能体现出在校培养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职业素质和能力是技工教育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实际的调查研究,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的建设应按照以下原则。

2.1主观和客观相融合的评价原则

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成果,可以通过各方的考察和评价。首先,学生的自荐.学生的简历、自我测评、自我反思等,这是主观的评价。其他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及家长,还有实习单位,用人单位这些都是对学生的客观评价,主观和客观相融合,才能公平公正的把这个学生精确的定位是什么类型的学生,也就找到了其适合的工作类型。从各个角度和维度,确定了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体系的精确和价值。

2.2教学评价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评价体系旨在对技工院校培养能力作出客观评价,故而只有体系公平公正情况下得到的结论才具备参考价值。如果学生能力略有不足,在体系的推动下可弥补缺陷。学生可以明确自身位置,逐步提高职业素养。教师可从全局出发对学生进行分析,要求学生互相评价达到自我反省的效果。通过积极交流沟通,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及不足之处,站在客观角度进行评价,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探明问题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如此方便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3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职业素质评价主要是与其熟悉的有一定交往的人,形成的一种客观素质列表。如果客观地判断能得到学生自身的接收,那么,测评体系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就有共通和互认,再得到各方的认可,这样主客观的评价就有效了,应该适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针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各个要素评价体系,得出的评价的结果要体现客观事实。

3.1评价体系的基础结构

在技工教育已有的职业素质材料中显示,要想将评价机制落实下去,必须要结合企业的评价体系认可度,从企业在市场发展的角度,将评价体系分为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行为素质、社交素质五个大的测评方向。列出这五个大的测评分数的整体结合起来,确定学生在校缺乏的素质,在企业缺乏的素质,定位学生应该是一个什么类型见长的职业素质。这样能知道学生的适合岗位。

3.2评价体系中的评价素质分析

针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推出的素质评价体系可细分为五个方面,包括思想道德、身心、专业、行为以及社交等,由此可以得出综合性结论,归纳总结之后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更为专业教育方案。思想道德主要包括学生个人品行、职业价值观、团结合作精神等,用以规范学生基本行为,进一步杜绝违规操作。身心主要是指学生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以及职业意识形成,是各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条件。专业包括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专业思维逻辑等,是不同素质的支撑。行为包括学生积极主动性以及工作态度。社交则表明了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人事交往能力,具备上述素质的学生才能被社会和企业接纳。

4职业素质评价应用

技工院校职业素质的评价需要综合各评价主体的结果,形成一个最佳的评价结果。如果在评价的过程中,出现某个评价素质要素的偏差,主观臆断出现误评。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已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但是由于各方对职业素质评价的不准确,甚至完全颠覆对整个事情的评价。同时各学科和专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迥异。因此,职业素质的评价更要围绕着各方评价要素的准确性和完全性。

5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内容可以看出,针对学生职业素养得出的评价要基于评价机制提供的数据,经综合分析之后站在客观角度得出评论。这一过程要整合多种评价方式,同时要求第三方单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如此能够确保得到的结论更加公平公正,表述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由此作为切入点确定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夯实职业基础,尽快融入工作环境中,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健.如何提高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J].数码设计.CG WORLD,2021,010(010):P.18-18.

[2]王庆.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状及问题探究[J].文学少年,2021,000(019):P.1-1.

[3]李延峰.1+X证书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数码世界,2021,000(004):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