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电动阀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电动阀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展开研究,先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然后对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进行阐述,最后对系统抗干扰设计进行相应的介绍,主要包括电路板的抗干扰措施、接地技术、采用光电隔离技术,以此来不断提升智能控制器的设计效果,给予电动阀门的有效利用强有力的扶持。

对于调节阀来说,在现代工业自动控制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大执行器件,深刻影响着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发展。但是相比于国外,我国电动调节阀技术与其之间的差距较大,通过分析国内电动调节阀,其结构的合理性难以保证,控制精度也比较欠缺,再加上缺少良好的安全性能,很难助力于人机通话、现场标定等方面。当前,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发展速度迅猛,国内阀门厂家积极研究电动调节阀,各项指标和性能的提升迅速,但是相应的成本也比较高。因此,在电动调节阀的研究方面,既要保证价格的合理性,结构与功能的简单和齐全,也要为现场操作和集中控制提供极大的便捷性。

一、总体设计方案

智能电动执行机构,可以使机、电、仪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作为重要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之一,其典型性特点显著。该设备系统的复杂程度较高,在具体设计方面,必须要对系统的特点要求进行深入分析,为总体设计提供正确的指导,即满足简单实用、操作便捷等内在需求。与此同时,智能电动执行机构,其应用价值显著,分析其功能,在控制、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1】。而在详细划分中,对于执行部分,其组成离不开电动机和传感器等。智能阀门控制,与闭环控制的性质相同,借助反馈信号和设置信号执行,以此来助力于控制电机的运作。

二、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

(一)硬件总体结构

对系统的硬件电路组成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阀门的位置反馈信号检测、伺服电机驱动及减速运行的输出电路等。借助TL2543,可以使控制中心信号、现场实际开度的反馈信号等通过A/D转换,实现向AT89C2051微控制器的顺利传输,微控制器在运算处理过程中,主要结合这些信号来进行,以此来对电动阀门执行机构的正反运转等进行控制,确保阀门与设定开度相符。通过对LED的应用,可以使阀门实际开度值得到实时化展示,借助RS一485通讯,向监控中心的上位机直接传输阀门现场反馈信号,然后显示在上位机的组态界面上,将阀门开度的调节情况进行全面地记录。同时对于中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在组态监控的作用下,可以合理设定现场阀门实际开度,信号在RS一485的支持下,可以为控制器操作提供极大的便捷。面对电动阀门故障的产生,现场报警比较及时,同时报警声音也会产生于控制中心组态监控,以便于保护措施的合理制定。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片1.png

图1     系统结构图

(二)系统软件设计

开机初始化,其执行主体主要是上电复位后的主程序,以此来为初始化系统的硬件、软件资源助益。在开机电信号故障检测方面,面对电信号故障的出现,会显示红灯,而在无故障的情况下,需要开展键盘扫描,为是否存在强制执行设置提供一定的判断依据【2】,如果有,应将相应的动作执行到位,反之,应对检测的位置信号进行相应的采集,仔细对比分析设定值与控制中心命令值,以此来进行参数的调整。

三、系统抗干扰设计

(一)电路板的抗干扰措施

基于实际应用的角度,如果电路板设计的合理性难以保证,极容易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比如在PCB接地阻抗较高的情况下,会产生于组件之间,如果两线与PCB相互平行,信号的延迟问题难以避免,从而会使反射噪声产生于输电线路终端,所以在电路板的设计方面,应有效规避一些影响因素。对于智能电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抗干扰措施主要包括:首先,对功耗低、电流小的组件进行优先选择,从而使板线的电磁干扰和热量得到有效控制;其次,在焊接元件方面,应保证相关专家的参与,切实维护好元器件的完整性。

(二)接地技术

接地问题,为智能电动执行控制系统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想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必须要有效规避地线问题。主要包括:首先,接地位置,形成对部分串扰控制系统的有效预防【3】;其次,地面刚性,给予接地点的接地一定的保证,将接地线的下降控制在萌芽状态之内。

(三)采用光电隔离技术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可以紧密连接控制单元和输入输出通道,干扰信号的管理难度性较低。借助隔离,可以使干扰得到有效消除,光电耦合器可以使脉冲噪声和干扰得到有效预防,但是电接触尚未出现,主要以接触系统信号测量和控制系统为主,从而显著增强输入和输出通道的信噪比。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一,在分布电容和绝缘电阻较大的影响下,明显加剧了输入电路的干扰通过光电耦合器的难度性。所以允许通过有价值性的信息,同时抑制干扰信号;其二,如果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密封性质,光电耦合器可以发挥出对外界干扰的屏蔽性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动阀门控制器中,通过对单片微机控制器的设计,可以实现控制中心命令信号的及时接收,与阀门实际反馈信号相结合,给予正转、反转等闭环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结合,确保判断的准确无误,促进故障报告和应急处理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完成。以上仅是笔者的个人意见,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何季平,邹明雷,张诚,尹凯. 电动阀门控制器基于参数可调的数字PID算法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19,(10):148-149.

[2]刘东旭,周伟,陈虹宇,杨杰,王自强,郑雪松. 基于LoRa通信的棉花智能水肥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 中国棉花,2021,48(01):5-8.

[3]吴志勇,余琼,王成鹏. 智能行车电气室空调冷凝水自动排放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冶金动力,2021,(06):92-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