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摘要: 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逐年提升,也相应带动了社会不同领域生产力的提升。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PLC技术,可以为行业生产力提升做出贡献,也可以有效便利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将首先明确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作用,总结技术应用策略,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PLC技术也得到了一定发展,直接提升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在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革后,PLC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所承担的生产任务也越发艰巨。融合应用PLC技术有助于提升控制技术水平,提升行业整体生产质量。因此,本文将全面分析PLC技术的作用,为PLC技术指明应用方向,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1 PLC 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作用

1.1 提升技术准确性

应用传统机械设备实现数据传输,在这个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也很难得到保证。在PLC技术支持下,数据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可以降低人工操作的难度,有效规避了人为失误风险,保障了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效率。此外,将PLC技术融入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实践,有助于凸显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可以让系统运转免受周围作业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升行业整体生产效率[1]

1.2 提升操作稳定性

传统电气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均十分复杂,导致设备人工操作压力大幅提升,引进PLC技术则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PLC技术注重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指令传达,以简化设备操作。其本质为独立生产技术,可以满足并适应电气设备行业的发展需求,但是,由于在生产实际中会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且操作人员相关知识经验有所缺失,直接影响了电气设备的整体应用效果,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提升设备操作的稳定性,以优化设备控制效果。

1.3 保障设备多功能运用

在传统控制模式下,多种电气设备往往难以同时维持高速运转状态。技术人员需以确保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为前提,适当融入强调技术多功能特性的PLC技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为人们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种电气设备。工程方需做好系统优化,不断完善集散型控制系统的技术操作性,规避各类设备生产问题,进而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将PLC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实践,可以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以实现对生产作业流程的严格管控,进而保障企业的自动化生产效率,推动国家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2]

2 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策略

2.1 顺序控制

随着PLC技术运行整体性和稳定性的提升,企业对该项技术优越性的了解越发深入,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PLC技术融入了日常管理环节。分析现有资料可以发现,PLC技术最早应用于生产顺序控制环节,强调利用PLC技术保障各项生产工序的正常开展,确保可以坚持执行固定的设计环节指令,让设备操作人员可以顺利完成各项指令操作,以确保设备整体操作效率,进而凸显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优势。

将PLC技术应用于生产顺序控制环节,实现对生产流程的顺序控制,可以提升技术操作效果,以保障后续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操作人员需结合工程实际调整顺序控制程序,优化系统操作方案,以提升技术控制效率。设备操作人员需协调控制顺序控制流程,高质量开展设备启动、停止及运行等操作程序,实现对设备的精确控制,确保设备可以按照既定顺序运行。最后,应用PLC技术实现对设备故障的自动化诊断,确保可以在发生设备故障的第一时间实现自动检测,并及时报警,让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精准定位设备,以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同时提升设备的综合性能,为后续生产活动奠定基础[3]

2.2 开关量控制

为维持电力系统内电流的正常流转,施工企业往往会以铜质或铝质导线为材料进行连接,由于此类导线材料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可能导致导线发生氧化,使得电气设备自身遭受严重腐蚀。PLC技术主要通过输入采样获取设备状态信息,读取设备开关的开启或关闭状态信息,并就读取信息内容做出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实现对设备开关量的初步控制。技术人员可借助PLC技术实现对程序开关量的逻辑控制,并在输入采样信息后进行程序编写,以优化整体开关量控制效果。同时,可以结合程序执行情况输出相应指令,驱动电气设备执行开启或关闭等作业,以确保电气设备控制效果。

为确保技术控制效果,专业技术人员需在发生电子设备结构故障的第一时间做出全面检修,以免引起设备自燃。因此,技术人员需充分挖掘PLC技术优势,并将其融入总线结构,确保系统连接的紧密度,避免造成设备氧化。

2.3 电气调试设备安装

为确保电气设备运行和材料电流传输的稳定性,施工企业通常会以铜质或铝质为主材料开展施工作业。如果将此类导线材料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会引起设备氧化,长此以往,会增加电气设备的腐蚀风险。为此,企业需要委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检修工作,以免因设备安装或运转过程中的故障问题而引起设备自燃。利用PLC技术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可以快速定位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而技术人员则需在设备安装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设备调试,针对设备输入输出模块和各个接口性能进行测试调整,维持系统运行稳定性。同时,技术人员需检查调整设备的接线接口性能,确保设备连接紧密性。

2.4 变频控制

电气设备操作者需要结合实际能耗做出调整,利用PLC技术制定系统完善的规则,利用规则实现对变频器工作状态的灵活调整,进而提升变频器的全损耗节能控制效果。应用PLC技术连接变频器设备和技术系统,利用自动化的设备控制加速数据共享,可以有效提升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转速有助于节约设备流量,是降低轴功率,实现节能减耗目标的有效手段。但是,相比于传统转速控制调节方式,变频调节则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方式,操作人员需结合冷冻系统设备和降低设备的实际荷载情况展开分析,利用分析结果调整设备转速,同时,以维持中央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转为前提,对设备实施降温处理,利用设备操作结果做出及时有效的功率调整,以助力节能减排,进而降低设备电能损耗。当设备处于启动状态时,运行所产生的机械冲击力相比于停止工作状态下的损耗会明显下降,技术人员需利用PLC技术进行设备管控,确保设备在启动和运转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多的冲击电流,同时,可以有效规避过度的能源损耗,有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4]

结束语:综上所述,应用PLC技术可以提升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效率,有助于简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流程。同时,以PLC技术为支撑,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PLC技术必将在电气设备自动化领域得到更为广泛且深入的运用,这一技术也将迎来创新突破,以带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丽阳. PLC技术原理及其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实践 [J]. 自动化应用, 2022, 64 (21): 43-46.

[2]仲军. 基于PLC技术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应用分析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2, (20): 233-235.

[3]马吉祥.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2, 36 (05): 125-127.

[4]李建平.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 [J].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2, (06): 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