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频率也越来越高。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来记录和整理信息,学生可以在阅读时更有目的性,直接寻找关键信息,有选择性地关注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忽略那些不重要的或者重复的信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灵活应用思维导图,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在以往的英语阅读课堂中,面对大量的阅读材料,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这对于部分记忆能力或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提取和整理文章的关键信息,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同时,思维导图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回顾和复习已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理清阅读思路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传统的线性阅读方式往往使学生陷入文本之中,无法抓住文章的核心思想和结构。而使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文章的主题、要点、细节、例证等关键信息清晰地呈现出来,形成一幅整体的信息图谱。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快速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厘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以“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明确主题——“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并将此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节点。随后,围绕这一主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并列出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如“不同的学生到校时间”、“影响到校时间的因素”、“到校后的活动安排”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接着,针对每个一级分支,学生可以继续细化,添加二级、三级乃至更多层级的分支。比如,在“不同的学生到校时间”这一分支下,可以列出“早到校的学生”、“准时到校的学生”以及“偶尔迟到的学生”等子类别;而“影响到校时间的因素”分支下,则可以包括“家庭距离”、“交通方式”、“起床时间”等具体因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全面了解与“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相关的各种信息,还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思维导图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一主题的内容。
(二)利用思维导图归纳重要信息
思维导图是可视化的工具,在归纳和总结重要信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总结信息。例如,在阅读探究完“Changing Leisure Activities”(不断变化的休闲活动)这一文本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Changing Leisure Activities”为核心,构建起整个思维导图的框架,并围绕这一中心主题,展开对文本内容的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将“原因”、“变化的内容”和“影响”设定为主要的子主题,从而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去探究休闲活动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广泛影响。在“原因”的子主题下,学生需要深入挖掘文本中提到的各种因素,如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何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社会的进步如何促进了休闲活动的多样化,以及个人喜好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又是如何推动休闲活动不断演变的。这一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对信息的敏锐捕捉能力,还要求他们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整合。而在“变化的内容”和“影响”的子主题下,学生则需要进一步细化分支,将文本中提到的具体休闲活动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一一列出。这样的操作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文本内容,还能促使他们深入思考这些变化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不仅能够将原本散乱的信息点串联成一条清晰的知识链,还能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种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利用思维导图拓宽阅读深度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进行信息的接收和理解,缺乏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思维导图的非线性结构和灵活的思维展示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让他们的思考更有深度和广度。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见解,进行思维的跳跃和联想,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An old man tried to moved the mountains”教学为例,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并提炼出故事的关键信息,同时运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力,将这些信息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符号、颜色和线条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使思维导图成为他们个人思考和理解的独特展现。此外,思维导图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和分享的平台。在完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后,学生可以相互展示和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和发现。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丰富认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听取他人观点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反思和审视自己的理解,从而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三、结语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阅读技巧,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为此,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并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有效的思维可视化工具,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文章的精髓,形成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参考文献:
[1]王丽凡.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24,(07):109-111.
[2]杨慧心.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海外英语,2024,(14):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