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林业树木管护工作的探讨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但是由于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并将其作为第一目标,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工作,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地破坏,而林业树木的管护工作已经逐渐成为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与手段。本文围绕林业管护中对树木的养护管理展开了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具体如下:

一、林业管护中对树木的养护管理

(一)树木的水分管理

众所周知,水作为万物之源,任何生物的成长都离不开水分的支撑,当然树木也亦是如此,其各环节的生长对水分的要求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管护部门根据树木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为其茁壮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以往经验,树木一般会在冬季以及早春季节处于休眠状态,而该阶段天气相对较为干燥、降水量较少,若未能及时进行灌溉的话,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其各项机能,导致其越冬能力逐渐被削弱,最终致使在早春时期常会因干旱缺失生长机会[1]。同时,树木在发芽阶段、开枝散叶时期对水分也有较大的需求,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季节分化有一定的区别,实际降水量也不尽相同,养护人员应当根据树木各阶段的实际降水量适当调整灌溉方案,避免因水量超出需求后出现烂根、死亡等现象,给树木的生长发育及林业部门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二)树木的土壤管理

因树木的种类有着多样化的差别,其对土壤及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因此若想保证树木茁壮生长,首先就需要根据其特性为其选择相应的种植环境,以此来提高其生长速度。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与农村土壤条件相比,城市的土壤相对较硬,且有着内部养分不足的特点,在此为了能够使其更加的肥沃,种植人员首先在种植前进行深耕处理,该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条件,增加其内部的孔隙及含氧量,还可以将杂草等病虫害有效的翻出,降低其对树木所造成的影响[2]。与此同时,还需要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检测土壤中的肥沃值提前施入肥料,作为底肥来为树木的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还需要根据树木根系的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土壤的厚度,以此来保证其根部有足够的发育空间,确保其能够及时地汲取到土壤中的养分,为其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养分支持。在此需注意的是,因不同地区的气候温度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此还需要做好保温工作,采取培土的方式可起到有效的保温工作,让树木不再受严寒的困扰[3]

(三)树木的施肥管理

在林业树木管护过程中,不仅需做好灌溉及土壤管理工作,还应当在合适的时机为其补充相应的营养,而这就是所谓的施肥。但是因肥料种类的不同,其所适用的环境及阶段也有所区别,因此养护人员就需要根据树木各阶段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并且控制好施入量,肥料过多过少所起到的效果也有所差异,而且可能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在以往树木种植与养护过程中,春季以及夏季时期会对肥料有一定的需求,因该阶段各微生物还处于越冬阶段,其分解能力会逐渐下降,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也会随之减少,这就需要采取人为干预的方式,施入相应的肥料,一般情况下该阶段建议施入速效肥,以便于其能够快速的吸收,但在此需注意的是,因该肥料有着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应当避开幼苗时期,以免引发烧苗现象[4]。而冬季的话建议将有机肥作为首选,为其根部发育提供足够的养分供给。在此需注意的合适,养护人员不仅需要根据季节选择相应的肥料,还可根据各阶段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如枝叶生长时选择氮肥,以此来加快枝叶的生长速度,而在突显花芽时就可以选择磷肥。

二、林业树木管护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遵从林业经济发展规律

林业发展其实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而在另一层面上也与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联,因此相关部门需认识到林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发展规划的制定还是各环节管护工作都需要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执行,确保林业的树木管护工作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树木的生长趋势及成活率体现林业发展形势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切实提高其成活率,才能使其发挥出最大经济及社会效益。在此相关人员还需要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林业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通过数据解读林业当前的发展情况,以便于做好相应的控制工作[5]

(二)强化种苗基地建设

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在前期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才能推动事物朝向既定轨道稳定前行。因各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水文情况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在选择树种时需对其适应能力进行充分的分析,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并提前进行移栽,查看其实际生长状态,以此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林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此过程中,林业还需要适当的增加树木种类,来提高林区的多样性,实现大规模种植的根本目的[6]。而为了在保证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还需要控制好苗木的成本,并不断研究新型的培育方式,以此来减少培育周期,提高林业培育及种植效率。树木在一定生长周期后,其会逐渐出现生长缓慢的现象,而这些树木也就是所谓的母树,林业人员在发现其出现老龄化现象时,还需要及时调整母树结构,利用与其相符条件的树木对其进行取而代之,而且还需要做好树苗的培育工作,以此来达到优化木结构、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相应目标。

(三)加强林业营林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林业部门对营林缺乏正确的认识,并未将其列入到林业发展规划中来,而这一理念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发展。在此为了起到有效地推动作用,相关管理人员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营林的重要性,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责任范围,并落实到个人,以此来提升其责任意识,规范其个人行为,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展开操作,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人为因素给林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为林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工作人员作为林业管护工作的参与者与实施者,其专业技能水平及综合素养与管护工作的整体质量有着密切关联,再加上在林业树木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前对种植区域的环境、气候、土壤等进行充分考察,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树种,而且还需对树木生长各监督进行跟踪管理,因所涉及的环节及内容有着繁杂性特点,这就要求林业人员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可满足每个环节对技术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林业部门应当定期展开培训,以此来提升林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还需适当提高招聘门槛,引进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综合性人才,从而提升林业树木管护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也给各行各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契机,但随之也给我国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生态环境逐渐发生变化,当前相关部门已经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采取加强林业系统养护管理的方式,来推动我国林业已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 为了山林间的那一抹绿——“最美生态护林员”用真情守护绿水青山[J]. 绿色中国,2021(08):16-19.

[2]张宏胜,杨尚钊. 退耕还林工程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以贵州省为例[J]. 中国林业经济,2021(01):91-94.

[3]唐先雷. 描绘以“绿水青山”为主调的潇湘画卷——永州市冷水滩区城乡生态建设纪实[J]. 林业与生态,2021(03):21-22.

[4]拓飞,刘生权,谢鹏,鲁强. 关于实施中德财政林业国际合作项目对推进榆林林业建设的探讨[J]. 国土绿化,2020(05):55-57.

[5]张发游,雷先珠. 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定株经营技术探讨——以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为例[J]. 绿色科技,2020(13):98-100+109.

[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制定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标准的指导意见[J]. 中国林业产业,2020(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