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及策略
DOI: 10.12721/ccn.2023.157721, PDF, 下载: 149  浏览: 1462 
作者: 王强
作者单位: 山东省邹平市好生街道办事处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业经济;机遇;挑战
摘要: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许多农业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可是现在,农村的发展却陷入了瓶颈,许多农机还在使用传统技术,农村的现代化程度并不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农村的许多产业结构都出现了问题,但由于不能及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0 引言

农村今后数十年的发展,必须从乡村振兴的视角进行,这对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农村进一步发展,提高农村生活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农乡村振兴的视角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正处于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当前必须紧紧抓住农村的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农村的现代化。本文从农村发展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及策略,试图从理论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发展。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

1.1转型和提升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提出了以劳动力、土地、资本为基础的供给结构调整,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等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农村可以利用这一机会,重新调整劳动力、土地等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乡村振兴。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进程中,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再次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能够把农民的资本、土地等资源整合到一起,快速发展壮大,并以劳力、红利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

1.2发展特色农业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还没有被乡村振兴战略所阻挡,而乡村振兴则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来实现,从而实现两个现代化。比如,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建设自己的优势产业,发展自己的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拥有独特资源的乡村,要发展小而精、小而特的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美丽的乡村旅游,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1.3推广农业技术和技术

农村劳动力资源匮乏,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这都是目前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地区要发展特色工业,就需要有专门的技术和手段支撑,没有专业的技术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例如在园林行业,农民对果树、乔木、灌木的需求,如果让农民自己去学,很可能会赔钱,不仅无法实现乡村振兴,还会造成农民的返贫。通过田间课堂、网络课堂、农民夜校,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工艺的保证。农业技术和信息推广的目标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需要对其进行技术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其整体素质。

1.4发展农业机械现代化

在农村,农机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现代的农业机械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可以用来发展其它行业,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在我国农业发展中,还必须运用现代农业机械。农作物生产基地可以采取集体经营的方式,由村党支部牵头,由村民共同经营,使大家都能获得一定红利。

1.5城乡资源的互惠分享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步伐越来越慢,其发展受到的因素已不再是建筑材料、资金、人才等因素,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乡村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筑材料、资金和专业人才的缺乏,所以有关人士提出了一种城乡资源共享的思路,即通过充分利用农村和城镇的剩余资源,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资源的共享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城市的资源供给过多,造成了大量的资源闲置。这样,就能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供给和需求问题。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加强机构的管理功能

加强组织管理功能,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农村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持续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服务系统,提升农村经济经营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农村经济运行管理体制,使农村经济的运行更加有效。第二,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它是一种以农民为中心的农业经济管理机构,可以让农民接受群众的意见,深入农村地区调查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农业经济管理组织职能,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在建立健全农业经营机构的过程中,要把农村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作为支撑,不断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要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信息障碍,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2依托目前农村的现实状况

在目前的农业经营中,不能脱离乡村的现实,而要实现经济发展,就会对农业经营的成效产生很大的影响。农业经营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能与农村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就会损害农民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制定农业经营政策时,要充分利用优势农业的发展模式,使其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2.3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优化政府对资源的分配和市场的配置,以行政的方式推动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存在着资源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强化市场机制的构建,并使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要控制好政府的资源,防止农村经济发展丧失活力,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发展。

2.4加强对农业经济的经营认识

有关农业经济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经营的了解,充分认识到农业经营的重要性,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农业经营中来。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意识,促进农村发展,确保农村经济管理科学化。

3 结语

农村经济管理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发展问题,它与三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乡村是一块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土地。40年前,中国人民以“小岗村大包干”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先声,正式拉开了改革的序幕。40年过去了,我们更应该以振兴农村为契机,推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推动乡村繁荣发展,必将在新时期谱写出全面振兴乡村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王云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2(14):72-74.

[2]李爱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路径探索[J].山西农经,2022(13):151-153.

[3]隋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探究[J].河南农业,2022(20):22-24.

[4]孙红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信息化问题及发展策略探析[J].商业观察,2022(17):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