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空中交通枢纽的民航事业,最显著的贡献就是有效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机场航站楼是飞机和乘客连接的有效载体,直接涉及到机场各项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而弱电智能化系统以其特殊的功能优势,在机场航站楼建设和运行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弱电智能系统能否运行正常,直接关系到机场运营的有序性和科学性。弱电智能系统一般包括网络系统、信息系统集成系统、离港系统、航班信息显示系统、时钟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内部通讯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
一、机场航站楼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一)先进性
针对机场航站楼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中,必须重视设备、技术、概念以及工作方式的先进性,以满足现代机场智能化的发展需求,确保整体的设施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服务性
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的功能设计要以满足运营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为旅客提供周全而及时的服务,同时确保运营成本的合理性。
(三)开放性
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软硬件的建设,要严格遵循系统规范的标准,最大限度地支持不同种类的国际标准协议,同时应该将标准的接口提供给第三方应用商,以备后续升级系统。
(四) 可靠性
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要确保24小时连续工作,每年365天从不间断,因此,对可靠性的设计要求极高。
(五)及时性
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必须确保在任何时间里都是正常运行状态,给机场的所有业务提供及时的服务,确保系统的无障碍运行。
(六)安全性
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保证安全性和保密性是首要的任务,可以利用分级保护和限制数据存储权限,杜绝外部人员非法侵入系统。
(七)扩充性
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的扩展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系统应能根据运行需求调整进行硬件和软件的扩展。
(八)可维护性
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不仅要实现管理对系统定期维护的方便性,更要保证在维护系统期间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1]。
(九)可操作性
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设计,必须具备友好的中文操作界面,方便与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及时的交互。
二、机场航站楼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一)网络系统
机场航站楼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网络系统优劣程度是整体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保障。在进行设计机场航站楼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的时候,应用的网络技术为二、三层混合的星形网络框架,选用的是极其高端的设施,包括千兆主干核心交换机和万兆接口级联等,而且,综合机场网络安全方面的要求,特殊设置了安全防范系统、离港系统等系统的独立子网,形成了运行管理的高效率网络。
(二)信息系统集成
该系统是机场航站楼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对集成系统的统一整合,以此实现该项目各个信息网络间的物理连接。该系统的核心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应用系统,该系统的作用是指挥调度集中控制、有效管理航班信息、管理和维护系统等;第二方面是最基础的系统链路;第三方面是中央数据库,具体包括指挥调度、旅客信息服务、接收处理航班信息报文、整体机场资源管理系统等;第四方面是计算机网络平台;第五方面是系统接口,涵盖信息发布和信息交换的接口等。详情见图1所示。
图1 AODB信息系统集成示意图
(三)离港系统
在机场运行信息系统中,离港系统是其中核心部分,也是机场航站楼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的主体。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例,该机场的离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拥有国际化的中枢功能,具备超强的先进性、可靠性、开放性、服务性和可扩展性。因此,该机场设计了国内首家统一平台和统一界面的乘客离港系统,打造全球一体化共用的离港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应用特点是在统一的平台上,对诸多后台离港主机运行进行全面支持,同时可以共享全部前台离港工作站和相关外围设施,彻底实现了离港系统的环境共用[2]。
(四)航班信息显示系统
航班信息显示系统是由大型液晶显示屏、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大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等组成。由多台显示器组成的机场航班信息显示系统,所有显示设施大多分布在大厅、候机室、走廊、登机口、行李提取转盘、值机柜台等场所和出发点,这些显示设备的具体的设计位置如下:将PDP多屏显示器设置在出入境大厅等处;将单个或者双屏的显示器设置在办票柜台上方和登机门处;在连楼的入口与离港大厅的上方设置大型液晶显示屏;在每一个登机门处都设置登机门显示屏,多为两行的LCD显示屏,显示内容包括到达的城市、航班号、登机门、航空公司名称等,该显示屏可以在廊内任何地方看见;在所有行李转盘处设置双面的LCD显示屏,行李信息通过两或者三行字幕显示,同时将LED显示屏设置在行李运输区。
(五)时钟系统设计
航站楼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的时钟系统主要包括:外部时间源、信号分录输出接口设备、NTP服务器、监控系统、中心一级母钟、子钟、传输线路等。其中母钟和子钟具备校时的同步性,NTP服务器可以有效校正不同局域网计算机准点信号。
图2 为时钟系统图
图 2 时钟系统结构示意图
(六)公共广播系统
在机场航站楼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中,广播系统是中专用的综合性系统,包括自动语音、半自动、人工、背景音乐广播等,其功能又分为消防紧急、内通广播等。完全可以完成航站楼内特定区域、整个航班动态的广播功能,将需要的航班信息提供给旅客,也可以发布机场相关业务信息,方便航站楼的生产调度工作的开展;在发生火灾报警信号时,能够自动切换到消防广播功能,进行火灾消息的发布,有助于消防工作。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利用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得到有用的航班信息、基础信息以及动态的航班信息等,以动态更新数据库。
(七)有线电视系统
在机场航站楼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中, 有线电视系统的功能是利用信息技术将航班信息、气候信息等调节转化为 TV 信号源(涵盖国内进出港和国际进出港),同时与自办节目实施重新组合、调制放大后发挥功能。该系统通常会采用同轴+光纤的混合网络模式,电视终端盒对电平的有效输出为 60~80dBmV。
(八)内部通讯系统
机场航站楼弱电工程智能化系统的内部通讯系统包括内话业务和调度业务。内话业务的功能是提供楼内的业务柜台、运营部门间、柜台与各航空公司现场办公室之间的联络。内话业务也可以发挥一定本地广播的功能,比如利用话机上的单触功能按键经过能够合成语言数字的设备以内的“登机广播”、“最后登机广播”等信息进行播放,同时也具备人工广播的功能。调度业务负责的是对机场各个机构的工作进行统一协调指挥。内部通讯系统将一套内通交换机设置在旅客航站楼内,完全可以实现紧急电话功能、内部工作电话功能、简报电话功能、热线电话功能和电话广播功能等。某些国际机场航站楼将几百部各种用户终端设备配置在内部通讯系统,主要涵盖依托调度台的主操作终端机、用户终端机(噪声补偿类的用户终端机、台式广播终端机、台式用户终端机、壁式用户终端机)。另外,该系统还将有效的接口设置在与机场程序控制交换机上,真正完成了本平台与公网系统电话用户良好的通信[3]。
(九)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围界报警系统等。视频监控系统覆盖的范围包括公安值班室、安检监控室、消防控制、安防监控中心,这四个部门之间的监控信息具备共享和统一性;门禁系统也叫出入口控制子系统,包括识别卡、制卡设备、传输设备、相关软件、管理服务器等,其中前端设备包括电动门锁、读卡器以及区域控制器等,制卡设备包括制卡机、制卡计算机以及制卡数码照相机等:围界报警系统主要包括报警探测器、相关软件、报警控制主机、广播喇叭、传输设备、报警管理计算机、照明灯驱动装置,广播驱动装置、照明灯具等。同时有效管控飞行区围界的非法进入,让飞行安全得以保障。一般情况下,围界报警系统根据机场所在地雷暴情况、地理环境等因素考虑,主要技术有振动光缆、振动电缆、微波、热成像等技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航站楼弱电智能化系统在机场的整体运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对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要高度重视传统的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运行功能的不同需要进行针对性地设计,在设计中力求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持久性。其次,弱电智能系统的质量不是个别因素可以保证的,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控都会对整个系统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务必针对该系统的不建设阶段进行合理的设计,达到最佳的实现和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聂振敏.弱电系统设计在机场新航站楼工程的运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7.
[2] 张超.机场新航站楼弱电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1):147-148.
[3] 李元建,杨清林.弱电技术与智能建筑[J].济南职业学院报,2008(02):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