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且多发的慢性疾病为COPD,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等[1]。COPD是一种中老年群体多发疾病,随着我国进入严重老龄化,生活方式变化较大,环境污染加剧等影响,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2]。患者一旦发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式不科学,极易严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等,严重为学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临床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为雾化吸入治疗,但该病是慢性疾病,治疗时间较长,导致部分患者依从性降低,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中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患者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4]。本文则探究了临床上COPD患者治疗中雾化吸入配合护理干预的疗效,现做以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试验病例共100例,疾病均为COPD,就诊于2018.01~2020.11内,按就诊排号均分为50例/组,乙组-双号,甲组-单号,展开2组对照。年龄项目:52~81岁内;均龄项目:乙组(66.76±9.42)岁,甲组(67.65±9.73)岁。性别(男/女)项目:甲组为24/26,乙组为27/23。病程信息:1~8年;均值项目:乙组(6.21±1.43)年,甲组(6.54±1.22)年。入组时2组同类对照P>0.05。伦理要求:已通过或已审核;参与要求:自愿为前提。
1.2方法
2组均治疗时均行雾化吸入,用药为:特布他林、布地奈德等。
乙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1)疾病知识普及:当患者确诊后,积极与患者交流,全面收集患者信息,建立健康档案;组织患者参加健康讲座,或通过PPT、宣传册等一对一讲解疾病知识,详细讲解发病机制,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等,以提升患者疾病认知,纠正错误观念,树立治疗信心。(2)心理疏导:由于该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接受雾化治疗,部分患者极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士积极与患者沟通,动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倾诉,采取针对性个性化措施疏导其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也可采用讲案例,听音乐等转移其注意力,从而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从而提升依从性。(3)雾化前护理:给患者讲解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流程等,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确保雾化药物顺利进入治疗部位;若患者病情较重,可让患者侧卧,使用面罩吸入药物,并抬高床头。(4)雾化中护理:控制吸入药物的量,做好体征监测,并保证患者呼吸畅通,预防感染;给患者拍背,促进定时排痰。(5)雾化后护理:指导患者饮食原则,不食用产气食物,如萝卜等;少食用或尽量不食用奶制品,预防增加痰液黏度;可多食用碱性食物,如黄瓜等,利于排气化痰。
甲组配合常规护理,协助患者全面检查,口头疾病知识普及,注意事项讲解,用药指导等。
1.3观察项目
对照香3个项目:(1)血气指标:入组时、干预后测定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2)肺部功能:入组时、干预后测定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3)恢复用时:记录住院、消除肺啰音、缓解咳嗽等用时。
1.4分析数据
本次试验前后,需对1.3中项目予以严格记录,选择T值处理计量类对象,选用X2处理计数类对象,所用软件为SPSS,安排专人处理数据,确认2组p值、结果关系,若P<0.05提示试验有意义。
1. 结果
2.1对照血气指标
对照干预后PaCO2、PaO2等水平,乙组显示的结论中各数值均优于甲组(P<0.05);但入组时2组测定水平较为接近(P>0.05)。见表1。
表1:比较血气指标( x̄±s,mmHg)
2.2对照肺部功能
对照干预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等水平,乙组显示的结论中各数值均优于甲组(P<0.05);但入组时2组测定水平较为接近(P>0.05)。见表2。
表2:比较肺部功能(x̄±s )
2.3对照恢复用时
对照干预后住院、消除肺啰音、缓解咳嗽等用时,乙组显示的结论中各数值均短于甲组(P<0.05)。见表3。
表3:比较恢复用时(x̄±s ,d)
1. 讨论
COPD是呼吸系统多发及高发疾病之一,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缺氧等情况,甚至引发呼吸衰竭,给患者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5]。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临床常使用的治疗方法是雾化吸入治疗,但长时间治疗,极易造成患者依从性下降,甚至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6]。因此在治疗中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心理状态,提升依从性。传统常规护理仅给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往往忽略了患者实际需求,且护理缺乏规范性和针对性,导致效果不佳。而综合护理干预是从患者实际出发,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患者提供全方位全面性的护理措施,包括疾病知识普及、心理疏导、雾化前、中、后护理,满足了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同时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7]。本文结果中,对照干预后PaCO2、PaO2等水平,乙组显示的结论中各数值均优于甲组(P<0.05)。对照干预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等水平,乙组显示的结论中各数值均优于甲组(P<0.05)。对照干预后住院、消除肺啰音、缓解咳嗽等用时,乙组显示的结论中各数值均短于甲组(P<0.05)。
综上,临床上COPD患者治疗中雾化吸入配合护理干预的疗效突出,既能对患者血气指标和肺部功能予以显著改善,还可快速缓解各症状,且利于病情快速康复,可加强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邵薇. 综合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J]. 农垦医学,2020,42(2):157-159.
[2] 荆娟. 雾化吸入对治疗慢阻肺患者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观察[J]. 健康之友,2020,04(2):233-234.
[3] 王娟娟. 雾化吸入对治疗慢阻肺患者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评价[J]. 健康必读,2020,16(14):54.
[4] 冯香珍.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9):59-60.
[5] 蒋富玲. 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保健文汇,2017,09(9):267.
[6] 李玲. 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气分析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1):214.
[7] 王爱.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8):1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