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也在大幅度特色,当前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与生活富裕,通过对农业农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重塑当下的呈现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走乡村绿色发展道路,走乡村文化兴盛道路[1]。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丰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工程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研发推广了大批的农业工程技术与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有效的促进了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农村生产效率的提升
当下我国农业不断的发展,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不断的取得新进展,其中高效、精准、节能型的农业机械装备也不断的研发制造,被投入到农业使用过程中,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生产效率的提升。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持续的提升。根据有关研究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业机械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化水平显著提升,当前我国农村的农作物耕种收普遍采用机械化。
(二)促进旱涝保收与生态环境改善
我国的水土资源不足并且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我国的农业生产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条件趋紧的情况。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农业工程的科技不断创新,农业水土工程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土壤改良以及农业绿色高效节水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有效的保护了部分农业地区的水土资源,提高了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三)促进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
我国人多地少,优质耕地不足[2]。近些年来,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借助科技创新进行土地利用工程的开展,通过耕地保护监控预警技术、区域基本农田保护技术以及其他技术,显著提升了当前农业发展的耕地质量,有效的提升了农业的生产能力。
(四)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在农产品加工与农产品贮藏方面也取得了长效的进步,借助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农产品设备研发技术、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更好的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为农产品的提质增效,提升自身的附加值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农业工程科学技术创新促进了相关领域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延长了当下的农业产业链,提升了农产品的价值链,促进了农业与工业与服务也之间的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有效的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有利的推动了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
(五)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农村的能源工程建设,通过农村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帮助农村生产与生活节能发展。农村的能源工程建设借助生物质发电和热电联产技术、生物质燃气技术、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以及新能源利用技术,促进了农村的资源开发与建设,还能提升农村的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促进当下农村的绿色发展和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
(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鼓励和引导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我国农业的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通过相应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研发,有效的促进了一些列农业种植养殖等等循环模式的研究发展,推动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促进智能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信息化的支持和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空间信息与移动互联网等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不断的提升,有效的促进了当下的智能化农业发展。在农业领域,也开发了农业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智能化农业装备、农机田间作业自主系统等等农业科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当下我国农业农村的信息化科研体系逐步形成,不断的研发推广一批具备核心关键技术的产品,农业的智能化水平不断的提升。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
(一)树立系统思维,强化统筹和集成作用
当下农业农村的乡村振兴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农业的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社会等等方面。农业工程也涉及到生物、机械、信息、经济等等要素,因此农业农村的乡村振兴需要树立系统的思维,基于整体性的基础上,创新农业农村的思维发展模式,坚持科学统筹,促进农业农村的方法、技术、装备的发展,以此来促进当下的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的增产增效。
(二)聚焦提质增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我国的农村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道路和经济政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应该走质量兴农之路,重视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效。农业农村的发展可以由以往的外延式增长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也可以围绕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土地产出效率以及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强化循环发展理念,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
当前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之间还存在着不相协调的方面,这也制约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因此农业工程技术创新,需要全面统筹当下的农业农村空间结构,优化农业的生产布局和空间布局[3]。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建立起项目微循环、村庄小循环、乡镇中循环和县城大循环的农业循环体系,以此来提升农村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建立起生态宜居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数字农业发展
当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的发展应该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数字化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基于。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可以朝着数字农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通过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创造出一批数字农业技术产品,推进数字化农业发展和农业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五)突出融合发展,做好乡村振兴规划
乡村振兴必须重视规划的作用,农业工程的科技创新也应该重视乡村规划的统筹编制,在我国乡村振兴的统筹规划中,应该重视成箱的融合发展,重视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坚持绿色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当前的农业农村还可以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做好地区的乡村振兴规划,注重农业文化旅游相结合,促进产业和农村的融合,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可以有效的推动乡村振兴。对此,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应该把握住当下的机遇,围绕当下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聚焦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关键工程技术和装备的创新,有效的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晓燕.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农机推广[J]. 名城绘, 2020.
[2]朱明, 隋斌, 齐飞,等. 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工程管理创新[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9.
[3]高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J]. 区域治理, 20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