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农村土地审批测绘工作中,常常存在数据处理流程缓慢、数据应用范围狭窄、档案管理复杂等诸多问题,这使得数据难以有效地应用于其他领域,不仅给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也有可能对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我们需要对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进行深度研究,以此进一步提升数据的流动性,为其他职能部门提供更为充分的支持。
1 自然资源管理需求分析
当前,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高,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资源和环境进行评估时,要严格遵循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我们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来管理生态环境,建立起完善的闭环管理体系,从而解决数据利用率低和数据繁杂的问题。我们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监测和调查力度,建立健全的监测制度和各类评价指标。其次,我们要积极推进信息登记、数据整合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数据管理制度。再次,我们要建立并实施空间规划制度,对自然资源进行准确评估,并对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进行预警。最后,我们要加强环境修复工作,出台相关政策,建立补偿机制,促进生态恢复。
2 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共享发布与服务
2.1 数据共享发布
借助于自然资源测绘专用数据库的强大功能,我们可以构建一套集创建业务、数据下载、数据上传、数据更新、数据审核、数据同步、成果共享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共享发布全过程的一站式管理。
借助于ArcGISServer的技术优势,我们可以开发和创建WebService应用服务,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广泛共享,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当面临不同格式和类型的数据时,我们可以运用聚合技术和信息映射技术对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提取其中的核心信息,并进行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符合标准化要求的数据成果。然后,我们可以设计出合适的数据库管理模板,利用这些数据成果在模板中发布建库管理和共享服务任务,最终发布出包含多种要素的地图服务,实现共享模式的构建。
2.2 基于BI的智能化服务技术
在信息流程集成技术的帮助下,可以构建出生产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流程,从而打通业务服务。随后,将自然资源测绘业务节点作为标志节点,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以测绘业务为标志节点的成果数据链。紧密衔接国土空间优化管控功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功能、生态保护修复功能,并在BI技术的基础上整合业务数据、空间数据、监管数据,构建专项数据仓库,从而为辅助决策提供多维度统计分析帮助,并提供动态监管服务。
此外,得益于BI技术中的信息抽取技术以及信息集成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合理利用BI技术构建出动态统计分析模式,并保证动态统计分析模式涵盖空间、时间、类型等多项内容。随后,在对自办资料进行分析时,应当合理运用固定化表达形式,并根据时段统计报表内容,为管理层提供辅助决策方面的帮助。
3 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的实现与应用
3.1 多级动态一体化同步更新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地籍管理专题数据库需要每天与核心结果数据库进行对接,并将数据信息进行同步,根据日常变动数据的领域,对自身数据库进行增量更新工作。而自动存取服务,则是对当前数据进行归档工作,并在Oracle数据库中自动生成有关结构化的数据结果,最后对数据内容展开维护和管理工作。在对新增数据进行监测时,需要对新增数据进行定点储存和定时储存。管理人员在登录后需要对入库数据进行抽取、解析,从而方便后续应用数据结果。
3.2 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共享服务的应用
第一,为自然资源调查进行服务。借助地理信息数据,可以对我国山峰、湖泊、森林的基本情况进行探究,并了解地区内蕴含的资源和环境,进而为提升国家实力做准备。长久以来,基本测绘工作积累了大量数据、信息、资料,不仅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使用,同时还能帮助国家推进重大战略发展。在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帮助下,我国环境普查工作以及基础测绘工作的展开十分顺利,为工作人员积累宝贵经验的同时也为后续展开其他测绘工作提供了基础。
第二,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进行服务。由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需要政策配套,并且具备覆盖面广、难度高、精准度要求高等特点,需要工作人员利用安全可靠的测量技术以及当前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地理空间技术手段,才能确保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效率进一步提升,进而通过方法和技术对各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保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和谐的生活环境。
第三,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进行服务。在我国自然资源行政工作当中,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包含统一规划体系、功能分区、使用控制体系等。在对空间计划系统进行统一构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依靠测绘地理数据展开空间分析工作,在数据的帮助下对空间规划底图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对空间规划进行进一步优化,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帮助。
第四,为自然资源评价分析进行服务。资源评估分析是科学使用资源的重要前提,也是可持续化利用资源的必然要求之一。当下,展开自然资源评估过程时,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构建出综合资源评估指标,指标内需要包含自然资源、社会资料、经济资料等内容。同时,还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手段以及空间解析模式,对资源进行评估、预报、使用、保护,开发出不同资源的潜力,为后续展开科学规划工作、宏观调控工作、开发保护工作等决策提供有力帮助。
第五,为自然资源保护监测进行服务。为自然资源保护监测进行服务时,主要是对我国地表覆盖、地形地貌、地表水系等方面展开监测,以及城市道路运输进行动态监控。专业人员通过地理数据对我国地理环境国情进行深入调查,随后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可以合理利用调查结果进行决策。为了进一步守护好我国的绿水青山,工作人员还需要利用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对地区内资源进行监测,掌握好地区内资源保护情况以及修复情况,最终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4 结束语
当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数据的优势,进而满足发展需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当前自然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为了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工作人员在展开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原则和规范原则作为指导,深入探究地理信息勘察情况,从而开展科学、准确、有效、高标准的自然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何冰,李旺民,丁建勋.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21,19(06):29-31+4.
·[2]刘亚楠.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的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45(05):57-59.
·[3]林洁.测绘地理信息助力自然资源管理[J].中国信息界,2022(0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