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故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同时还要调整教学内容,将之与学生的职业技能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学生的就业发展为导向,开设丰富的实践活动课程,从而体现出计算机技术教学的趣味性,并实现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计算机技术教学的现状
一线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在进行计算机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学习热情不够持久。虽然在最初接触到这门课程时,很多学生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与向往。但是在正式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热情程度便开始逐渐退散。更有甚者,在课堂上还出现了走神、睡觉乃至逃课等行为,为教师的正常工作开展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之处。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填鸭教学有着直接关系,计算机课程越是到高级阶段涉及的知识便越是复杂,很多内容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演示讲解是不足以被学生所接受的,故此很多学生在于遇到学习障碍时便会产生畏难心理,继而丧失了学习这门课程的欲望与积极性。而想要彻底解决这一现象,最好的方式便是将计算机技术课程与实践活动联系到一起,凸显出课程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够将计算机技术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联系到一起,使其对课程整体产生正确的认知[1]。
二.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趣味性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师生互动环节
知识的传递过程应当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环节,只有在有来有回的交流问答之中,才能够使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并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故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单方面进行知识灌输的局面,为学生设计精彩有趣的互动环节,并在课堂的掌控权上进行适当让步,从而将学生的主体位置凸显出来,引导其自主对学习内容展开探索与研究。但在是实施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把握好教学的进程,确保互动环节的开展不会偏离学习主题;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特点进行充分了解,以保障活动设计能够与其认知水平相契合,如此才能够确保学生在感受学习乐趣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对知识展开探索。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适用范围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以小组模式进行合作,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计算机技术在我国通信、教育、金融、医疗行业中分别具有哪些实际用途,并通过这些内容引发学生联想到自身所就读的专业,思考计算机技术会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互换位置,请每一个小组派出代表到讲台上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同时还可以将小组自身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向教师或是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请教。而教师则可以站在专业角度来为学生解答这些问题,学生问题当中涉及到的计算机技术包括哪些内容,在实践中分别应当如何应用等等,如此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交流,并帮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
(二).趣味实践任务驱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不应当将目光局限在教材范围之内,而是要为学生设计丰富的实践操作环节,从而更新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使其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2]。
例如,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要接触到一些双绞线知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是引导学生通过记忆的方式去掌握双绞线的链接方式以及作用特点。但这样的方式往往并不牢固,许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便会对知识产生记忆模糊的现象。为了减少此类想象的发生,教师可以开展竞赛的形式,来考验学生的接线速度与准确率。并对竞赛中的前几名予以一定的学分奖励。如此一来,学生在课余时间势必会主动进行练习,不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在此类竞赛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三).将技能教学与岗位技能要求相结合
在以往开展的课程模式中,教师没有注重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作岗位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学到的技术与实际相脱节,虽然教师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但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如此一来便间接的削弱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此,教师不应当长期固守于校园之内来开展课程建设,而是应当积极了解当前行业前沿的最新技术,从而开发出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并结合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将其体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3]。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办模拟实训室,在实训室中将围绕学生专业方向不同而切换各类场景,学生则可以在高度拟真的环境下将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未来的工作场景相结合,在实践演练中分析技能的使用方法与实际价值,以此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融入趣味性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此,中职院校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结合真实的场景演练,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黄均峰.“互联网+”视角下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生态课堂构建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03):238-240.
[2].熊细炎.巧用微课释疑解惑 助力高效课堂教学——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探微[J].中学理科园地,2019,15(05):29-30.
[3].陈颖.信息化技术背景下中职计算机网络搭建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大众科技,2020,22(09):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