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体育理念下,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贯彻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实施启发性的过程中,强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同时为学生营造快乐愉悦的学习氛围。
一、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不同于常规的体育课,快乐体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运动,它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别性,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进行了个性化的分级教育,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促进了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同时,各体育课老师也将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在运动学习中获得进步,同时也能体会到放松、愉悦的感觉
(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缺少表现自我的机会,久而久之会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虽然体育学科与其他文化类学科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会进行一定的互动,但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还是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为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通常只是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课堂通常以学生的自由活动为主,学生很难提起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原本应该充满快乐的体育课堂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单一的体育锻炼,无法达到体育锻炼应有的效果。而快乐教学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便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教师会尊重和采取学生的意见,与他们共同决定体育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快乐。
(三)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在教学模式及方法上均会逐渐固定化,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采取固定的教学方式,并未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来设计更符合他们个性的教学方法,只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学生很少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而快乐体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给予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和空间,并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便可以放松身心参与体育活动。
二、快乐体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趣味性教学导入,贯彻快乐体育理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快乐体育”概念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内容,它将直接关系到体育教育的最终结果。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要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硬塞进去;其次,要将学生所感兴趣的东西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并与导入环节有机地融合,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最后,教师要调整好趣味导入的程度,使学生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地陷入趣味性内容中,而忽视了教学的内容。
例如,在体育课堂引导学生学习“足球”时,教师可以运用深受学生喜爱的足球运动员来进行教学导入。教师应在课前调查学生喜爱的足球运动员,如C罗、贝利、马拉多纳、张稀哲等,在教学导入环节让学生观看他们参加足球比赛的视频,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同学们想不想像这些足球运动员一样踢足球?”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踢足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趣味性教学导入理念,便是对快乐体育理念的落实,学生会对足球教学充满期待。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情境教学法是很多教师都常用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就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中寻找、探索和解决问题。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十分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注意,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情境,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真正将快乐体育理念贯彻到教学中。
例如,在体育课堂引导学生学习“前滚翻”时,教师可以先为每个学生分别发放一个圆球和一个方形木块,并让学生动手使这两个物体滚动起来,让学生观察是圆球还是方形木块更容易滚动。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对“前翻滚”的动作进行学习,让学生模仿圆形物体,将身体蜷缩进行翻滚,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容易学会这个动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教学其他技能动作时,若因天气原因而无法开展室外体育活动,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室内进行丢沙包的活动,进而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开展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天性便是爱玩好动,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一些游戏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老鹰捉小鸡、两人三足、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等都是小学生经常在课余时间或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游戏,教师可以将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融入体育课堂,增加体育知识的趣味性。这些游戏是学生平日经常玩的游戏,既贴合他们的喜好,其中又涉及很多体育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快乐游戏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有效落实快乐体育理念。另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共同设计趣味性的游戏,进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得到锻炼。
例如,在体育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田径”接力跑时,教师便可以开展游戏教学,跑步是体育学科最为基本的知识内容,也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体育活动,很多学生对跑步不感兴趣。根据学生对跑步的看法,在体育课上教师便可以设计相应的游戏。如设置接力跑闯关游戏,每一个接力的学生都掌握着一个通关信息,在接力过程中进行信息传递,才能完成最终的闯关。学生对这个游戏充满好奇和期待,在接力跑时也十分投入和卖力,跑步为他们带来了乐趣,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被激发出来。
(四)体育教学生活化,加强体育教学有效性
体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联,教师若想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并在教学中全面贯彻快乐体育理念,便一定要着重于将体育教学生活化,将实际生活与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养成主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在体育课堂上会积极锻炼,在生活中也能够主动锻炼身体,久而久之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等活动,指导学生以标准的动作参加演练,以锻炼学生在面对危险时的随机应变能力。在演练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若发生了火灾,应立刻向外跑,并且需要注意秩序,不能互相推搡,同时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烟雾已经弥漫时用湿纸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进。展开生活化体育教学让学生明确体育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进而在生活中注重开展体育锻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把“快乐体育”理念有效地贯彻到小学体育课中,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体育运动教学,帮助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从而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吴兴海.让体育课快乐起来[J].新课程(小学),2021(04).
[2]杨忠.向快乐进发——浅谈快乐体育[J].学子(教育新理念),20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