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方式
DOI: 10.12721/ccn.2023.157082, PDF, 下载: 145  浏览: 1253 
作者: 莫珍珍
作者单位: 逊克县人才服务中心
关键词: 人才服务中心;档案资料;社会化管理
摘要: 各地的人才服务中心在进行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时,会考虑优先使用社会化的管理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降低管理难度。基于此,本文就围绕着如何推广社会化管理方案展开简要的分析,介绍有效优化管理方案、落实管理任务的对策,以便于全面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能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当今市场上的竞争主要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为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各地通常会专门成立服务中心来管理人才的个人档案,包括学习过程、家庭情况、工作经历等,方便为事企业单位筛选符合岗位用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而这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人才服务中心引起重视。

1.在人才服务中心开展档案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根本原因

1.1是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经济管理机制、人才扶持政策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不重视人才在各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就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基于此,为了提升市场竞争水平、带动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真正依托人才的力量来促进生产力、生产质量的稳步提升,必须要从细节处出发,学会使用社会化的管理方式,及时与基层人才相贴近,提高人们对待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1.2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人才的户籍所在地、户口类型都不应当成为人才求职的门槛。因此,国内各个城市之间开始考虑共享人才资源的可行性,而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中心,优化服务方案和管理策略,全面开展社会化的管理工作,由此来顺利解决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让管理工作成效得到显著的提升。但这项工作有一定的开展难度,需要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要完善基础设施、更新配套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为工作提供基础支持与必要保障。据了解,目前国家已经更新了人事档案的管理新策略,给出了标准管理规定,要求各个地区的人才服务中心依法依规落实管理任务,推动社会化发展进程。

2.针对人才服务中心档案全面开展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思路

2.1优化档案收集和整理方案

由于人才服务中心是社会服务类的部门,负责管理所有人才的个人档案信息,除非有人才的档案被法律允许的机关调用,否则要按照规定集中存储在档案室,实行社会化管理措施。由于社会化管理工作内容多、任务量大,为避免工作效果不符合管理规定,应尝试融入先进的管理思维,创新管理思路,优化工作流程。比如,档案的基础管理工作以信息收集和分类整理为核心,需要保证工作的及时性、规范性。应优先完善内部组织结构体系,为管理人员分配不同的工作职务,让员工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共同参与到信息收集、整理、归档等环节中。注意提前给出规章制度,确定信息的分类方式、排序及装订思路。最终通过完善档案资料库,为实现人才资源与企业、单位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确保人力资源真正实现配置的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

2.2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信息化时代下,人才服务中心在面向社会提供档案资料的管理服务和查询服务时,要尝试借助现代化技术来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的便利性。比如,在传统采用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工作平台,将纸质资料转换为电子版的资料,集中保存在云端系统中,这样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子设备来调用档案,降低了档案开发利用难度。但线上和线下的管理流程不同、需要使用的管理方案有较大差异,要求人才服务中心及时引进高水平的档案管理人才,确保人才能够适应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档案社会化管理模式。

2.3科学完善社会化管理制度体系

要推广社会化管理方案,解决人才服务中心现阶段的档案管理难题,必须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给出周密的管理策略,合理扩大管理制度的覆盖范围,保证一切有关档案的工作任务都在制度的约束范围内展开。目前,为了体现管理工作的社会化属性,人才服务中心会选择面向社会公布管理制度、过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会让员工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管理,共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注意要按照岗位职能采取权责分明的管理措施,保证权责统一,避免在管理工作中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2.4突出体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属性

实际落实社会化管理工作方案时,要结合人才档案的特殊性质,考虑如何提升工作的服务属性。这需要遵循适应性原则、遵守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了解受众对档案资料的存储、使用需求,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给出个性化服务方案。一方面,要收集以往的工作资料,分析现有管理方案、服务策略的优缺点,找到创新发展的着力点,给出相应的工作计划。另一方面,要从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角度出发,丰富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最终显著提升社会群众对人才服务中心各项工作的满意度。

2.5主动延伸社会化管理工作内涵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的管理推行社会化,可从社会化的角度有效地延伸人才档案的内涵,在社会化范畴内将档案管理纳入其中,以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给档案管理赋予服务职能。之前的档案管理模式下主要特点是管档管人,之后档案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人才、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将人才交流中心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出来。要确保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保持一致,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可基于社会管理的角度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期间就绩效考核机制方面进行不断地完善,旨在对人才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结语:由于人才服务中心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属性,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在参与管理工作时,都会选择采用社会化的管理方案。这项工作有不小的开展难度,需要从基础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等多个环节出发,规范工作流程,引进新的管理方法。可以尝试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引进信息化技术,要注意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还应着重研究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延伸工作内涵,高效解决工作难题。

参考文献:

[1]张忠鹏.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社会化管理探究[J].黑龙江档案,2021,(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