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患者住院期间跌倒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探究内科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9月—2018年4月接收的内科住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统计跌倒情况,分析跌倒原因及防护对策。结果110例患者中出现26例跌倒情况,发生率为23.63%,41~80岁患者跌倒率高;51例脑梗死患者中有10例跌倒,占19.61%;32例脑出血患者中有10例跌倒,占31.25%;27例其他病症患者中有6例跌倒,占22.22%。所有跌倒患者中,头晕5例(19.23%),头痛8例(30.76%),无力10例(38.46%),偏瘫3例(11.53%)。结论分析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引言

内科属于医院中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其主要收治一些存在内科系统病变的患者,由于此类患者一般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因此在治疗期间极易发生跌倒事件,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还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6年9月—2018年4月接收的内科住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8例,女42例;年龄30~87岁,平均年龄(71.52±6.69)岁;住院时间12~30d,平均(18.78±5.21)d;疾病类型:高血压20例,癫痫7例,脑梗死32例,脑出血51例。排除标准:①重症期患者;②合并内科病或其他急性疾病患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并记录患者原发病与症状、跌倒时间等。根据调查情况分析跌倒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护理对策具体如下:①针对年龄问题:护理人员向患者与家属采用视频、宣传手册以及口头表述等形式进行教育宣传,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加强陪护,嘱咐患者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活动,在如厕或沐浴时,切勿反锁卫生间门,如有需要帮助的情况可求助陪护人员或其他护理人员。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所在病区进行详细讲解,因危险或人群密集的区域为容易发生跌倒的地点,所以尽量避免靠近与行走,以提高患者对跌倒的警惕性。在厕所中安置防滑垫、扶手,清洁人员应将地板上的水渍及时拖干,以避免患者在如厕时发生意外滑倒。②针对时间问题:针对跌倒发生的高峰时间段,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与家属减少外出次数,家属应加强陪护工作,若患者需外出病房进行相关检查,家属应加强防护跌倒,尽量不让患者单独行动。另外,患者在早起或午睡起床后容易出现低血糖,从而出现头晕或精神不佳的情况,对此须告知家属切勿远离病房,注意患者的动向。针对22:00~08:30时间段,对患者夜间活动的监督力度较弱,需要设置病床护栏,竖起护栏可有效避免患者夜间发生坠床。在病房外走廊以及厕所中安装明亮的电灯以及双侧扶手,在楼梯口与走廊装置紧急呼叫器,可避免患者突发跌倒,还可提高急救效率;走道上切勿摆放障碍物,预防患者出现绊倒情况。同时还要加强该时间段的巡视与查房力度,若发现患者外出,应立即通知巡视人员,及时寻找。③针对原发病问题:护理人员需要每天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临床症状,若出现头痛、肌无力以及头晕症状的患者,禁止下床活动,并告知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用药治疗后需静卧2h,同时对周围的工作人员说明该病床患者为跌倒高风险患者,以提高其重视度,对患者给予警告与帮助。通过给予有效的治疗与康复,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功能与大脑意识,提高依从性,规范自身行为,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是预防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基础措施。

2结果

2.1年龄与跌倒之间的联系

110例患者中有26例发生跌倒,发生率为23.63%,在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年龄段中患者跌倒发生率较高。

2.2时间段与跌倒之间的联系

患者发生跌倒的时间段:08:30~12:00出现5例(4.54%);13:00~17:00发生7例(6.36%);18:30~21:00发生4例(3.63%);22:00~08:30发生10例(9.09%)。

3护理管理措施

3.1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技能

内科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和护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技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医院可以把跌倒等不良事件纳入临床考核,并且和护理人员的绩效挂钩,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而且医院应该定期地开展相关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学习到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到医院内部的安全管理条例,并且对一些以往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教训和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于一些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预防性的措施,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落实到位,真正的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

3.2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除了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也要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后,患者自身的因素是比较明确的。所以患者在住院的时候,护理人员就可以及时的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并且提前地向家属以及陪护人员讲解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以老年患者为例,当患者睡醒之后,应该在30秒之后再起身,起身要停30秒之后再站起来,避免出现跌倒的情况。因为患者自身的病情特殊性,在进行任何活动的时候都需要有人陪同,避免在出现跌倒坠床等意外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救助。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让患者知道一些可能导致跌倒或者坠床的原因,并且及时地排除这些不良因素。

3.3跌倒状态、跌倒地点

影响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的因素,跌倒多数发生在排泄相关活动中。这可能因高龄患者夜间排尿频繁,且视力低下容易造成跌倒伤害。此外与患者尤其是手术后和长期卧床的患者如厕后站立过程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产生黑朦、眩晕有关,这提示医务人员重视高危跌倒患者排泄行为的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知、信、行预防跌倒执行力,夜间尽可能进行床上接尿或床边使用坐便器,减少跌倒的发生。同时,做好环境的宣教及改造,如夜间陪护床放置位置不影响患者下床如厕活动、清除病房及卫生间易滑易绊倒物品,卫生间有大小便标本架、扶手、呼叫铃、声控灯光线明亮等设施,并教会患者和家属使用。

结语

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通过加强夜间查房工作力度,完善医院安全设施与环境管理,提高患者的认知度,从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约束自身危险行为,以有效避免内科患者意外跌倒的情况。综上所述,内科患者发生跌倒与其年龄、时间以及疾病症状密切相关,前瞻性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有效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跌倒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卫梅,李华娟.基于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对内科患者安全管理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0):89-91.

[2]宗艳红,岳婧茹,任美丽.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对降低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的作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147.

[3]毛晓琴.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对内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311+315.

[4]王丽华,刘振宇.细节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19,14(21):145.

[5]白风霞.评价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35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