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
DOI: 10.12721/ccn.2022.157222, PDF, 下载: 309  浏览: 3657 
作者: 赵娟
作者单位: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技术;测绘工程;测量
摘要: 在各项新型技术的支持下,我国测绘工程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發展,不仅提高了测绘效率,还确保了测绘结果的精确性。尤其是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其实现了定位技术与通讯技术的有效融合,可以完成制定空间各类信息的精准、全面测量,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优势显著。为确保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得以有效发挥,首先需要掌握其特点,然后根据测绘工程测量工作实际需求,确定应用方向与方法,通过对各个节点的控制,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测绘工程测量工作已经实现了信息化测绘,测绘精度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在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更大程度上做到区域内全方位测绘测量,获取更加全面、详细的数据信息。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优势越来越明显,但是在技术上依然存在部分缺陷,包括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测量数据处理功能不足等,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争取可以为测试工程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满足社会发展基本需求。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特点

1、监测范围广

作为测绘工程测量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满足工程建设对测绘测量数据的要求,无人机遥感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比较明显的就是监测的范围更加广泛,并且在持续不断的扩大。对于小范围的物体检测来讲,无人机遥感技术已经足以满足测绘测量要求,可获得比较优化的监测结果,并且测量范围具有非常高的可伸缩性与可控性。在测绘工程测量中,可通过三维的形式来展现被测区域,为测绘测量工作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监测方法,提高检监测综合效果。

2、检测率高效

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测绘工程测量,可以有效保障较高的检测率,尤其是针对部分紧急的测量内容,相比传统测量模式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效率更高,各种不良连锁反应的发生率更低,保证整个测绘测量过程的规范性与高效性,提高测量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满足紧急事件应对要求。另外,在遇到狭小、不方便进去区域的测绘测量,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广阔地理空间的监测,提高测绘测量的适应性,确保监测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更加符合。并且,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三维仿真模拟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监测画面的直观效果。

3、数据处理快

无人机遥感技术配备了架高分辨率的数码转换器以及数据处理器,这样就确保测绘工程测量到的数据信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目前无人机拍摄的影片分辨率可以达到0.1~0.5m范围。并且在数据处理器的支持下,可以对无人机拍摄采集到的图片转换成人们所需的数据,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控制端。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对目标区域测绘测量时,除了信息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分辨能力突出外,还可以更大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为测绘工程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二、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无人机技术日益成熟,各个国家对其的重视度在不断的提高,现在该项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多个领域中,且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各项性能越来越完善的无人飞行器逐渐向国外高端市场出口,对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其中,低空遥感技术是一种相对新型的遥感技术,对无人机装配航空摄影机,实现区域内现场实际情况的勘测,并通过IMU/GPS自动导航,可以满足1000m内低空遥感测量,在实际应用中突出了其所具有的高效率、高灵活性、高准确率以及低成本等多个方面的优势,确保全面准确的获取地理信息数据。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作业中的应用优势明显,足以应对应急救灾、市政建设、突发事件处理、地质勘查、国土资源勘测、矿山监测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等多方面的应用需求。

但是从专业角度分析,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实际测绘中的应用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鉴于无人机体型以及重量较小的特点,除了必备的系统之外,基本上不会安装配置其他的物品。重量小、体型轻便可以说是无人机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在高空开展区域监测时,高空气流将会对无人机的运行产生一定影响,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无人机的损坏。无人机受气流影响运行不稳定,所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准确度以及清晰度无法保证。第二,受技术限制普通的无人机所安装的传感器精度并不高,这就导致测量采集的图像或影像信息精度不够,无法作为高精度测绘工程项目的数据支持,只会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第三,基于无人机的测绘测量,需要通过专业人员的操控,控制无人机的运行状态。这不仅对无人机计算机技术和GPS定位系统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操控人员技能水平的影响。

三、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要点

1、科学设置测量网

科学设置测量网,保证测量网具有较高精度,目前所应用的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将测量精度控制到毫米,测绘信息精确度更高。无人机遥感测绘系统配置的GPS技术分为静态差分技术与动态差分技术两种,对于静态差分技术的应用,可以建立基站对测绘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确保定位的准确性;动态差分技术属于载波相位差技术,可以完成坐标的准确定位。另外,如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地基开裂或梁体结构变形等问题,通过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来设置测量网,通过对工程结果实际状态的全方位监测,可以更加及时的发现问题,且无人机系统配置的GPS技术可及时将相关问题上报给控制中心,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并且,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应用时,系统内配置的GPS技术可以实现与测绘工程实体的有机连接,以此来完成工程施工现场的全面监测,当工程出现施工变更情况后,可以基于GPS技术的监测信息为施工方案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持。通过GPS技术的支持,可以对工程当地地质、温度以及湿度等条件进行有效监测,然后将其用作为施工方案编制的指导依据,尤其是某一方面或多方面条件发生变动后,可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提高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测绘工程测量时,工作人员需要合理利用GPS技术对工程当地气象信息进行收集,并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确认此方面因素是否会对工程建设产生干扰,及时对施工方案做出调整。

2、GPS测绘技术应用

在外业测绘中GPS技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其可以对工程施工现场各施工点进行准确定位,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工程正式测量前,需要对现场做系统的勘察,合理确定关键测量点位置,并做好标记,为后续的测绘测量工作做好准备。另外,需要按照要求将无线GPS设备安装就位,提高天线基座的稳定性,保证信号接收无异常,对工程施工现场做全方位监测。

3、各项技术有效融合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应用,可以得到精确度和清晰度较高的测量信息,切实满足测绘需求。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可有效确定施工基础点,且各点进行交会,形成一种网状的测绘结果,确保每个网格内的数据均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四、结语

为进一步提高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效率,首先需要确定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要点要求,且要注意对各干扰因素的有效控制,通过对各注意事项的有效控制,来保证测绘测量数据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家琳,宝鑫.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基层建设,2020,(35).

[2]陈洪涛,刘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3).

作者简介:

赵娟,1985年10月出生,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测绘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