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DOI: 10.12721/ccn.2022.157216, PDF, 下载: 216  浏览: 1869 
作者: 张洁
作者单位: 乐山市妇幼保健院 614000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心律失常;强化护理干预
摘要: 探究在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住院治疗过程中强化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对患者心功能的作用,以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选择我院心律失常病区内2021年8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55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符合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的病人随机分为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支持治疗,如:入院宣教、环境介绍、安全宣教。观察组采取强化综合护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法经过不一样的护理后病人的护理满意度都有显著提高。护理前,经统计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强化综合护理干预后疾病康复情况和疾病认知程度均较对照组要高。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缓解病人症状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减轻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病情加重、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提高患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引言

冠心病出现心律失常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冠中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病变,致使病人血管内壁出现了附着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缺乏血流供应,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起心脏灌注不足所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肌病变而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冠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心律失常,而当今社会老年人群体最常见疾病之一是冠心病。同时也是老年人群体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比较高的。更重要的是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群体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此次研究主要是探究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报告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为科室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在巡视时向病人介绍有关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基础知识,以便老年患者能够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改善其在治疗方面的配合情况。共同进行四周干预,然后让患者填写医院的护理满意度问卷,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

2.1.1  研究标准

(1)患者有基础的自理能力;(2)所有患者和其家属已知情;(3)能理解并可以合作此次研究;(4)病人确诊冠心病心律失常为标准患者。

2.1.2  排除标准

(1)有严重其他合并症状;(2)有患者和家属不了解研究内容或不知情情况;(3)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者;(4)有重大手术既往史者。

2.1.3  研究对象配比

对照组老年男性为30人,老年女性20人;观察组老年男性32人,老年女性18人。两组病人的年龄都平均在55周岁~70周岁之间,都有3~10年疾病史。

2.2 方法

予以对照组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向患者介绍本科室的核心人员。本科室的环境介绍;入院所需要准备的东西;病房内配备的柜子、冰箱、呼叫器的使用方法;告知患者的每日医生及护士的查房时间,病区集中治疗及该患者特殊治疗时间,让患者熟知病房的用餐时间和作息时间,对特殊的检查通知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1)呼叫器的使用。(2)服药安全(3)防跌倒、坠床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干预:受病情影响下的病人负担比较沉重,鼓励病人积极主动与病魔做抗争,尽早实施心理干预。(2)行为认知护理:护理人员综合患者理解能力介绍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知识,纠正患者错误行为,规范患者健康行为。(3)用药指导: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多有内分泌紊乱的问题,严格遵循医嘱,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在为患者办理入院时护理人员多于病人沟通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相关病情和注意事项,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患者及家属的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的了解、其理解能力及配合程度,合理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用药知识宣教。(4)饮食护理:科室内可制定《常见食物能量一览表》,如优质蛋白质包含:牛奶、鸡蛋、豆腐;如精制碳水包含:白米饭、馒头、面条;如粗粮包含:糙米、藜麦、燕麦等粗粮等。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喜好情况,再结合患者有无特殊饮食要求,与患者共同制定饮食。(5)生活健康指导:指导患者要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多运动。(6)社区帮助:社会支持也是能够对冠心病发挥效益的因素,工作场所的支持通过降低睡眠、工作和休闲时的心率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社会支持也是对抗工作场所外压力和抑郁情绪的缓冲因素。

3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由患者填写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从四个维度上来评估实验组与观察组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总分为100分,分数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3.2 统计学方法

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用百分数(%)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本研究所得资料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来显示用X²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4章 结果

4.1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经过一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的各个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截图1737347867.png*数据来源:实验来源

4.2分析健康行为

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健康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截图1737347879.png*数据来源:实验数据

结论

在此次研究结果中可以得知,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活动的调查项目都少于观察组。由此可见,常规护理的患者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好。观察组中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健康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而观察组经综合护理方法后,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独立自理能力、自我责任感以及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相关方面成绩都比对照组高。由此可见,实施综合护理方案不仅能够使病人的健康情况有所好转,对患者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而且还能够有更效地改善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素质水平和自身效能感程度,帮组内其尽早日进入康复阶段。

强化护理干预结合此次研究结果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且可提高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自理能力、出院后和自我约束力等,总而言之,要将不同的护理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对于未来继续推动此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也再次验证了这一观点。

参考文献

[1]冯林.对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01):182-183.

[2]孙玉珍,徐世玉,隋悦玲.希望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2017,5(3):183-185.

[3]胡新宇,刘秀红,林梅.跟进式电话随访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1):855-858.

[4]HANNUN A Y,RAJPURKAR P,HAGHPANAHI M,et al.Cardiologist-level arrhythmia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s using a deep neural network[J].Nature medicine,2019,25(1):65-69.

[5]董海红.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1(20):2186-2188.

[6]秦小利,杨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5):2652-2654.

[7]张京.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3):520-522.

[8]洪维艳.多种护理服务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4):235-237.

[9]苏晓玲.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2(05):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