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可持续发展
1.1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作为一个微观的经济发展主体,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当前国企正处在碳排放改革的紧要关头,是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对整个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要求企业在完成现有经营目标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学习、改革与创新,使企业的利润和经营效率得到持续稳定的提升。经营环境与企业协调发展的观点认为,企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发展形式,在重视生产与建设的同时,还应兼顾保护环境和资源[1]。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涵盖资源、社会、自然、技术、人力、环境等诸多方面,同时还涉及到政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1.2 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
从石油企业的角度出发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包括提升企业价值、实现社会责任、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2]。石油企业作为能源型企业,它的发展和竞争力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我国部分油田已出现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以及经济减速等现象,同时伴随“双碳”政策的推行,使得石油企业面临巨大的发展制约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石油消费量迅速增加,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72%。通过对石油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可以更高程度延长其消耗期,确保其可持续开发。
2石油企业现状分析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3],强调要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实现能源消费革命,构建绿色、安全、高效的能源系统。近年来,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天然气以及新兴清洁能源很有可能会逐步动摇传统石油能源的稳固地位。为此,要推动石油行业的发展,我国石油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局限,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入到自身的发展计划之中,寻求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2.1缺乏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开采技术落后
石油储备对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处于初级相对于世界上其它国家来说,中国的石油开发技术尚不存在一定能够差距,必然会遇到各种难题。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中,中国的低储备体系已经让中国过去两年的经济遭受了世界能源价格的高油价冲击[4]。长久以来,作为石油进口大国,原油受全球经济、政治的影响,近年来进口成本持续上升,迫使我国支付高昂的费用来进口原油。
2.2生产污染严重
石油行业属于重污染工业,石油产业链从上游的油气勘探开采到中游的石油炼制加工,大量消耗资源、排放污染废弃物,对环境破坏严重。大型企业本身具备资本优势以及技术实力,尽可能将生产污染控制在要求范围内。而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研发资金不足、技术支持欠缺,生产污染无法控制。长期在高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会对人体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同时,环境污染的蝴蝶效应也会造成一系列生态问题。
3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
3.1产业结构单一
我国能源发展规划中指出,可再生新能源会在未来能源结构中作为主导,虽然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符合环保标准,但它们都属于非再生资源,只能够维持现有的状况[5]。石油企业要具备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的能力,不能只局限于传统化石能源。面对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加快,石油企业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的优化,坚持走规模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化的集约化发展之路。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改变生产方式,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和清洁燃料,以增加石油产品的产品价值。
3.2 企业管理体制滞后
石油企业在劳动用工通常是只进不出,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科学,收益分配激励作用不明显,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薄弱,人均劳效对标国际先进石油企业差距明显。资历较老企业仍然单一靠油生存,缺乏明确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油气业务与非油业务用工比例较大。人力资源优化盘活缺乏突破,基层人才匮乏,职工要面对野外工作的恶劣条件,而薪资福利与工作强度并不相符,人才吸引力不足[6]。该现象在民营中更为突出,但国企也存在着内在的体制弊端。同时,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监督不力和腐败现象,这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4推动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创新开发技术
对石油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增加可开采的原油,探勘更多可供开采的油田,二是提高现有原油产量的转化效率。因此,无论是国营石油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手段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运用更先进更优化的技术不断地提高石油生产效率。首先,企业企业领导者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企业经营过程中不能只看产量、看工期,还要从技术、设备等多方面加强投入,共同推动高效生产。其次,各个石油公司应加强与高校的学术以及技术合作,提高自身的研发科研水平。最后是积极借鉴以及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高端装备,加快油田开发利用效率。
4.2引进优秀人才,激活管理机制
石油企业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人才管理培养。提高对优秀人才的薪酬、福利和保障,吸纳更多有些的人才让企业更高质量发展。加大与优质高效的人才合作,共同参与高效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不仅要吸收新鲜血液,也要加大对企业内的老员工的培养,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的状态,并持续地激励、激励他们的创造和学习能力。石油企业要不断推进管理制度的改革,避免企业的管理和人力资源的僵硬,在薪酬和福利方面,要建立更加完善、更加灵活的奖惩制度,激发每个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从而使企业的气氛得到改善,促进企业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4.3积极履行环境责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能力对于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制约石油公司发展的“瓶颈”因素。在当前对于环境责任高度重视的情况下,不仅要认识环境责任,重视环境责任,更应该积极承担环境责任,确保环境责任的履行。企业要转变经营观念,以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点,在企业生产、运营、销售和管理等环节都秉持环保原则,坚持清洁生产,努力开发绿色产品品,积极主动承担环境责任。为落实“双碳”政策,我国石油企业应着力发展技术创新,走低能耗、低环境污染的绿色工业化之路。同时,扩大环保投入,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
参考文献
[1] 潘新明. 循环经济与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商展经济,2022(10):21-23.
[2] 余岭,李春烁,唐旭伟,黄映嘉,夏初阳.国外石油公司能源转型的主要特点及其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22,30(03):44-51.
[3] 杨华森.新时期石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J].化工管理,2020,(23):5-6.
[4] 冯保国.石油企业转型发展的基本问题[J].国际石油经济,2021,29(01):15-27.
[5] 陈玉民.转型升级助力传统企业可持续发展[J].企业管理,2021(01):15.
[6] 于胜男,初凤荣.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9,32(04):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