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有机融入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DOI: 10.12721/ccn.2023.157358, PDF, 下载: 271  浏览: 1699 
作者: ​王莉
作者单位: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300451
关键词: 课标;高职英语;专业融合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生产制造和科技等方面交流日益增加,各行业对技术人才需求也随之增长,培养具有综合素养技术人员的高等职业院校作用更加突出。2035中长期目标和2050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出发,积极探索适应高职学生职业需要的英语课程教学方法,传统基础英语教学中融入专业英语,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职场涉外沟通能力的技术人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科技发展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对于职业教育教学创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提出“落实好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工作目标,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 [1]。 这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学必须服务职业活动、培养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服务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各类高新技术研发推广、国内外企业技术交流活动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具备良好职业英语沟通交流技能。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育教学也需随之改变,探索适应高职学生职业需要的英语课程教学,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出发,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突出其职业特点,依据高等职业专科英语课程目标(2021年版),实施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高职英语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具备必要的英语听、说、读、看、写、译技能,有效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沟通任务是高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之一。但由于目前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很多院校重专业轻基础故而减少英语课时、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课程与专业脱节、英语教师专业技术相关知识不足、不了解专业课程学习目标及学生未来从事行业要求等等,这些问题致使学生不重视英语学习,认为英语对未来职业发展无用、在未来岗位实用性差,故而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降低了学习热情,又因为提高学生英语基础耗时长、效果差,影响基础教学的其他技能训练,不能为后面拓展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最终英语课程教学结果不尽人意。

高职院校学生未来从事技术行业较多,除了掌握岗位需求的行业及专业知识外,良好的语言技能及文化素养必将为其职业生涯锦上添花。职业英语技能能够提升学生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拓宽就业范围、增强择业自信心。所以,把高职英语教学和学生所学专业有机地融合起来,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融入专业基础知识,如词汇、术语和篇章,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强调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专业性和职业性,把英语学习与学业、就业、职业等联系在一起,这与高职院校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职场涉外沟通目标保持一致。这就要求英语课程不能只是照搬教材为学生传输通用语言技能,而需要结合行业岗位需求,在课堂为学生渗透、融入行业相关英语知识,提升学生语言学习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行业密切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后期从事相关工作做好铺垫。高职英语课程中基础模块内容为职场通用英语,含有与职业相关的主题和职业英语技能训练。但这些职业相关主题内容是通用性的,若基础模块学习之初就针对学生专业加入一些专业词汇或者接近学生未来岗位,设置情境进行教学与训练活动,能够解决基础英语课程课时少、效率低、实用性差等问题,为拓展模块的专业英语学习与技能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机电等专业学生在职场英语基础模块学习时, 除学习、训练职场通用性语言知识和技能外,补充一些关于机器设备的部件名称及基本操作指南的主要词汇,教学训练中反复使用、不断强化这些专业词汇,为学生后面的情境训练中口头交流沟通做好充足词汇准备。教师在组织英语技能训练活动时,在通用职场英语基础上,补充一些现场工作情境,如,国内某公司出口设备,需要派技术人员到海外进行安装、调试、保养与维护等工作,中国技术人员与海外技术人员就这些工作内容进行现场交流,让学生就以这样的场景进行训练。这样的学习训练活动,除了运用通用职场英语语言技能外,还需要专业技术术语表达。 同样,我们许多企业正在引进越来越多的进口设备,技术人员了解使用说明并合理地使用相应的设备,就需具备看懂英文设备手册能力。因此根据行业岗位要求,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融入专业术语、专业词汇英文简称是必要的。

目前有些涉外岗位的技术人员要么只看懂专业术语词汇,英语表达能力差,要么就是通用英语交际没问题,但专业术语和词汇储备不足,入职后临时学习,甚至影响入职。高职英语课程从最初阶段的语言文化知识学习、英语技能训练融合专业技术词汇学习与行业职场交际训练,英语课程教学会取得实用、有效效果。

影响英语教学与专业融合的另一个问题是教材内容单一,与学生所学专业毫无关联,有些材料和语言点重复,教材中专业英语的词汇出现不多,致使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特别是拓展模块学习阶段,行业英语教材编写不系统、缺乏实用性[2]

为此,英语教师自身也需要加大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英语教师大多数是英语语言文化专业毕业生,不接触专业技术,不了解专业课程学习目标,教师凭教科书或者凭经验教学,专业英语教学能力不足,致使学生被动、机械地学教材。英语教师要与专业教师共同教研,向专业教师学习,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技术人员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自觉地在课前、课中、课后不断对照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内容,与专业教师、企业技术指导人员合力开发编撰更实用、更系统的教材。

综上所述,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通过英语与专业有机融合学习、教材的更新、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手段,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每个阶段都渗入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英语课程对自身的重要性、职业发展的必要性,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要求、具有一定专业英语水平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EB/OL]. [2019-01-2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4/t20190404_376701.html.

[2] 史洁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探索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7):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