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思政的意义
课程思政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综合性的教育观念,它将各种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深度的整合和整合,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全方位的育人模式。这是贯彻立德树人的重大措施,是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位一体教育,更是推进全员、全过程、全过程“三全育人”的有效手段。
二、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中国传统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结晶,反映出现当代医学教育的时代感与实践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把中国传统的生物、病理和药理学三种课程的课程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因而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临床课程模式和各个领域的彼此独立的状况[1]。在它的实践教学中,具体涵盖了经典实践、创意性实践、综合性试验、虚拟仿真试验、全开放试验等教学内容。最后,它是集理论、临床、技术为三个部分的单一系统、相互独立考评发展的新课程体系。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除了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的分析该课题内容之外,也能够强化对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思维和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训练,进而实现了与医疗相关的各个学科领域间的知识交流整合。此外,也因为医学机能学实验科目中的大部分课程参与者都是本科三年级的毕业生,所以尽管学员们也已掌握了部分医疗知识,不过对整个医疗的知识领域却并不能产生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所以对医疗的职业归属感、职业成就感和职业责任心等层面上的认知都还相对单薄。在这样的常规模式下,对专业学生的教育中,只注重了对专业课程基础知识的了解,而忽略了对中国大学生生涯规划和科研能力的培养[2]。在医学机能试验课程中,把政治理论认同,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历史文化,医学人文,职业素养,健康中国,新时代的精神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医学专业的学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从而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批为国家医学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医生。
三、医学机能学实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
为了更好的达到学院对医护工作者的专门培养的目的,在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中,首先考虑将在临床和实际个案中的优秀医护的事迹作为内容,以便在专门班集体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然后,通过把个人思想道德教育转变成培养学生自身的专业思维,对各专业班级学生的思维理念内核进行提升,最后,通过将其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相结合,以便于在当前学生和未来的医学专业教育中,对学生其理想信念、主体意志、政治信仰、社会实践、职业理想、职业品德等方面进行培训,以便于充分提升学生分清是非、明辨事理的水平,使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复合型人才。这对培养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素质,从而促进医学专业成长有着十分关键的政治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提升教师政治教育意识
在课堂上,培育学员的知识灵魂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和中心目标,而教师知识是培育知识的基础,而教师的政治观念则决定了他们知识的层次。所以,为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上的综合素质,专业课老师们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努力培养学生以身作则的好榜样,用自身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修养经验,为学生发挥了积极正面的引领和感召的功能。所以,在医学机能学实验的实施过程中,所有任课教师都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全面的了解,并把不同的基础知识运用到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技能等方面,从而达到科学合理、不留遗憾的把思政教育的要求,同时加强了在基础知识与课程线之间的联系。所以,成为学生任课教师后,就应该培养好自己的思维政治理论素质,积极地去挖掘本堂课程中所包含的新思维理论信息,通过学习强国和人民日报的网站,在校内或者校外开展学习,以及邀请相近学科和相似专长的老师们共同交流学习等。同时,要主动地、积极地掌握新的思维思想理论信息,要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有必要的掌握,对和学生有密切联系的职业情况、职业前景、企业现状和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等有足够的了解,以一门学生都可以爱说和听得懂的教育方式,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同时老师还能够在实践中挖掘出思想政治教学的新素材,同时针对教育实验的新特点,给学生传授新知识,在提高自己的思政素质的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理解,从而培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问题判断与处理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政治综合素质[3]。
(二)融入思政元素
为可以有效的和教学思政的要求相结合,课程团队先后从人才培养要求、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课程的设计考核和整体评估等多方面入手,最后逐步建立起本机能的课程思政的教学系统架构,并力求“堂堂有声音”。与此同时,还通过利用医学虚拟仿真系统、学习通平台的教学录像、配套的实验资料、基础知识点总结表等资料,进行了实验课前预习、课后操、课后章节等,并对其加以完整的整理,力求把医学机能学实验的整个过程都融入到医学机能学实验的项目之中。
(三)支持课程思政
在当前新型媒介使用广泛的大背景下,以及中小学面对交互式课堂教学的巨大需要的情况下,老师们必须将新型媒介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以便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系统,让医学知识资源库能够进行共享,并由此激发起小朋友们学习的主动性。与此同时,该校还在学习通的全媒体基础上,打造了一套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基础知识的课程系统,通过图文结合、微视频教学的方式,将历史事件、时事新闻、医学事件、医学人文、科技人物等知识点进行了上传,同时又将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三课堂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领教学的根本原则,将中华传统文化、民主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政府行政机关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融合在了课堂之中,并以此引领孩子为对生命的热爱和崇敬,从而孕育出了保护和捍卫生命的为人主义精神。与此同时,该校在教育上更要将学生爱国、社会主义的热情培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思想责任感,培养民主人文能力,把他们培养成自强不息、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结】概括而言,新时代的中国医学生不但要掌握世界最先进的医学技能,还要成为一名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老师们也要清楚地意识到,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项漫长的工作,要不断地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发掘思政要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医学运动科学》这门课程的思政案例库,从而培养出一批素质更高、更全面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兰兰. 高校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的探讨和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2019,(32):282-283.
[2]张大威,刘芬,吕文伟. 基础医学机能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07):1281-1282.
[3]孟娜娜,何雨惠,卢长柱,肖薇,沈云虹,张宁宁,朱坤杰. 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