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畜牧业中基层兽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对动物养殖状态进行分析,以此诊断动物的各种疾病,控制疫病传播,以此保证动物养殖顺利。为了更好的预防兽医工作问题,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进行加强管理,以此保证畜牧业正常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现重点探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常见问题,以此保证畜牧业养殖的科学性。
1有效开展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事关我国动物和动物产品市场的发展,事关食品安全,关系着畜牧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为此,需要通过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对畜禽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控制。但因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致使现阶段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一些不足,而这不利于保障畜禽健康状况,影响畜禽产品的日常供应。为此,需要有关部门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提高重视,积极构建基层畜牧动物防疫体系,进而对我国的畜牧生产活动进行科学把控,充分发挥基层兽医的有效作用,构建系统化的职能体系,最终更好地保障畜禽产品的使用安全,推动我国畜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常见问题
2.1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畜牧兽医工作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发展要求明确各主体责任,在发展中没有科学落实工作责任体系相关要求,而且相关管理人员自身经验不足,在当前社会变革中没有深刻认识到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改革对当前发展的影响,客观影响了畜牧兽医工作发展。从主观而言,许多管理人员重视力度不足,日常发展中处于观望状态,没有严格落实各项措施,没有深刻认识到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运转机制构建的真正意义所在,社会群众对畜牧业发展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对畜牧兽医工作认识不足。
2.2基层畜牧兽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
在我国当前畜牧兽医行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大部分的从业者都是扎根于基层,相比于专业的技术人才,基层畜牧兽医在专业技术以及文化水平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缺乏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基础上,很多时候工作的开展仅仅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完成的。这本身也为工作的开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对于兽医而言,其工作的主要场所必然不是城区、生活区,往往都是一些相对偏远的养殖区。所以总的来说,畜牧兽医工作也相对辛苦,工作条件以及工作环境也难以得到保障。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得很多有技术、有学历的高级兽医人才不愿意扎根基层,这些问题的存在自然也不利于基层兽医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2.3基础设施不健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之前相比,动物防疫工作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诸多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存在明显的防疫基础设施不健全问题。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条件较差,未充分重视基层防疫工作,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进而致使基层畜牧兽医站存在防疫设备落后、防疫技术不先进以及防疫资源匮乏等问题。而防疫设备、防疫技术、防疫资源是保障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所以,防疫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作环境差等,是致使现阶段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质量无法得到切实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3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
3.1提升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现阶段发展中,我国畜牧行业已经取得一定进步,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同时需要注重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执法力度,在发展中积极做好各项防疫检疫工作,推动畜牧业综合发展,提升生产能力,保证畜牧业发展中动物卫生安全,同时保证相应产品安全水平提升,在发展中必须对畜牧兽医工作有充分认识,深刻认识到畜牧业发展的作用,并且在发展中需要根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专业培训,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积极进行宣传,改变原有的工作理念,与时代发展形势相互适应,促进畜牧业繁荣发展。
3.2加大基层畜牧兽医工作队伍建设力度
首先,对于以上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加强重视,通过扩大基层畜牧兽医工作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兽医工作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以此保证各项畜牧业诊疗、预防、救治等工作可以多方面进行。其次,责任部门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及时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知识,以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畜牧业养殖基地可以引进先进、专业、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以此保证畜牧兽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上升。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兽医工作开展情况的管理,以此确保该工作有序进行。最后,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提高基层兽医的门槛准入标准,改变传统工作人员仅凭借自身经验进行诊治的现象,以此确保诊治方法的科学有效,最终确保诊治结果的精确性。
3.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要想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质量,需要加大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地财政申请资金支持,或者通过向社会进行筹资的方式,来加大对基层防疫站或畜牧站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充足的资金保障,替换老旧落后的设备,并对部分仍可用的设备进行维修。同时,可以采购较为先进的设备,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的技术条件,优化基层畜牧兽医的工作环境,为其日常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最终切实提高疾病的诊断质量以及防疫工作的落实效果。另一方面,基层防疫站或畜牧站应与畜牧行业相关的社会企业建立坚实的融资合作关系,向企业进行融资,之后将这些融资基金作为购进设备的基金,从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需要注意的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期间,必须加强成本控制,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购买当前需要的设备或者重点的动物医疗设备,为建立完善的动物实验室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背景下,畜牧业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我国畜牧业的规模较大,且具有丰富的畜牧资源。如何保障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畜牧兽医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前文所示,在当前畜牧兽医工作的开展中还存在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畜牧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也会间接的影响食品安全。作为有关部门要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方法,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培养更为专业的兽医工作者去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婧陶,贾鹏飞,林美静.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运转机制建立与完善措施研究[J].畜禽业,2021,32(10):87+89.
[2]李慧莲,张桂萍,李秀丽.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运转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策略初探[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08):62-63.
[3]李秀丽,李慧莲,张桂萍.关于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08):102-103.
[4]石国玺.攻克畜牧兽医工作难题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J].吉林农业,2019(6):73.
[5]刘子谊,等.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常见问题探讨[J].新农业,2020,926(17):60-61.
[6]张君伟.浅析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9(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