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探究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
摘要: 随着气候的极端变化,水旱灾害频发,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活动。因此,为有效实现防洪减灾,相关水利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开展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以充分通过水文水资源监测,来准确预测未来趋势,及时通过水旱灾害的识别,来制定有效的防洪减灾措施,以保持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和生产秩序,避免洪灾损失。在人们对水资源重视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也提出了很多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强化对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力度、有效采用防洪减灾措施就属于其中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在中国水利事业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技术也逐步提升,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成效,在防洪减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但是,由于中国国土范围辽阔,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在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防洪减灾的工作方面,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性,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管理水平低下,防洪减灾能力较差,难以预防洪水灾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我国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水文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的落后

水文的数据信息是水文环境管理的重要前提,其往往是通过监测系统来获取的,但我国的水文监测系统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对的监测设备也比较落后,部分水文要素还在使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监测。在现代化高度发展的社会,高科技、高效率的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应当得到大力的推广,而不是增加水文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2水资源利用率比较低

从中国水资源分布的总体情况来看,水资源分布在各个地区,处于相对分散的分布状态下,再加上水资源利用水平不一,使得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非常低。虽然我国的污水回用、雨水回用技术日渐发展,但是,很多城市并未完全实现雨水利用,以该省区为例,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浪费严重。

1.3水文监测设备数量不足

且性能滞后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工作中,水文监测是一个关键的工作,而监测工作必须要借助于先进的监测设备来实现,水文监测方面,对于监测设备有着较高的标准[1]。但是,该省区的水文监测设备呈现出数量不足、性能滞后的情况,影响了水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相关部门在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工作中,难以直接利用水文监测结果来开展。

2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的应用建议

2.1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从近年来中国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防洪减灾的现状来看,中国的这些管理方面依旧存在着工作漏洞与不足,根据统计资料,我国的水旱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其他自然灾害损失的80%以上,经济社会损失非常大。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防洪减灾工作需由专业的管理机构来开展,如果要保障这些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使得管理机构、部门的全部人员,都能够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了防灾减灾、水资源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2利用制度增强工作的规范性

建议工作部门在日常工作领域中健全相关的制度,利用制度规范人员行为,确保水文水资源的环境管理工作效果,增强防洪减灾措施的应用水平。首先,工作部门应完善防洪抗旱制度内容,提出上报的标准、制定解决方案的规范要求,在制度中还需要求工作人员规范性地开展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结合制度内容执行检测任务和工作,增强水文水资源的管控效果。其次,在制度中提出防洪减灾措施的应用要求,每位人员都必须结合制度的要求在区域中因地制宜的落实和应用防洪减灾措施。同时在制度中还需要求工作部门借鉴其他区域的成功经验,根据当地的水文水资源数据信息预测分析可能会发生的洪涝灾害事件,在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争取通过防控的有效对策降低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最后,还应根据环境管理的内容、防洪减灾措施的情况等,健全各个地区的责任制度体系,明确各地区部门、人员的日常工作责任标准,要求负责人根据工作的标准内容来落实环境管理的方式、防洪减灾的措施,一旦在负责的区域之内发生了灾害防控问题、水环境管理问题,就要惩罚负责人,增强其在工作中的积极度,从根源层面入手规避因为人员失误、工作不专业而引发的问题[2]

2.3建设防洪预警系统

随着技术的进步,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防洪减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同样需要加大防洪预警系统的建设,一旦发现存在洪水威胁,相关部门就需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针对洪水预警的相关信息,来保障防洪工作的有效性,在洪水到来之前就开展防洪工作。防洪预警系统内的信息源主要以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为主,在防洪预警系统中的相关模块,需要自动进行水情、雨情的信息采集,由系统内的信息采集设备来自动完成相应的信息采集,并保障系统内通信的便捷性,使得系统相关设备所采集的信息可以被及时传输,进而指导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3]。防洪预警系统中所实时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必须要及时整合和处理,通过中间件技术,将全部的异构数据全面集成,形成专门的综合数据库,在该数据库内,要包含云图库、气象信息库、水雨情信息库、工情信息库、历史洪水库等多种信息,有关部门在开展防洪预警和减灾实践的过程中,要积极应用这些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全面分析。防洪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同样是防洪预警系统中的重要构成,这一子系统的存在是为了使得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基础信息和综合信息资源,进而为实际的防洪减灾工作提供有效服务,为防洪减灾工作的决策提供切实依据。保障防洪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程度上通过前期的预警和应急工作来减小洪水来临时的危害性。

2.4提升数据信息采集的全面性

对于水文水资源数据信息来讲,是相关环境管理工作、防洪减灾措施落实的主要基础,各种数据信息的采集都是重要的部分,主要涉及地质构造信息、地表径流分布信息数据、地下水深度数据信息等,在信息采集的过程中都应该保证全面性、准确性,通过全天候的监测方式和手段,在针对性执行监测工作的同时,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系统等,不再受到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问题,合理预防发生数据信息采集问题,尤其要规避数据重复的现象、缺失的现象。同时还可以通过推导的形式、计算的形式进行部分数据补偿处理,而且在空白时间超出20小时的情况下也不能随意补偿数据,以免埋下安全隐患或是其他的风险。在保证数据良好采集、系统高效化运作的同时,还应该创建有关防洪减灾措施的应用机制,增强环境管理有效性、保证防洪减灾水平[4]

3结束语

近年来,水患灾害会对国家造成非常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各行各业对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因为其不仅能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还能够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并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所以在进行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水文水资源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赵军,陈同磊.浅谈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7):2216.

[2]周海东.大兴安岭地区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9(5):93.

[3]苏文涛.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28):210~225.

[4]关红玉.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研究[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2):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