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治疗中康复科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更高,这对医务人员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精细的管理。因此本文将精细化管理法作为主要分析内容,对精细化管理法在介入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于限定2018~2019期限内本院工作的120位康复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专科及以上临床护士有51例,中专学历的临床护士有69例。护理人员的年龄在(21.47~32.45)岁,其中初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有48位,中级职称45位,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有27位。
1.2管理方式
在2018年康复科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在2019年使用精细化管理,具体的管理内容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
①开展责任制,首先护理人员需要采取负责制度,每级医务人员负责下一级护理人员的监督工作,护理组长作为领导者,对整个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负责,责任组长负责对领导以及组内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责任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做好本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督指导,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负责,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进行干预,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排解。助理护理人员主要负责病房环境的清扫以及患者检查工作。
②精细化业务培训,其次为提高护理质量需要对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医务人员的基础护理能力,了解康妇科的相关护理制度,使医务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护理行为标准。
③精细化护理风险管理,定期每周五进行护理工作总结,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本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找到影响护理质量的问题,对问题进行讨论,总结解决方案,然后将方案应用于后续的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
④实行精细化绩效考核,护理组长负责每周的绩效考核工作,主要考核每周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工作实行情况,患者是否发生压疮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了解,对护理工作不合格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业务培训合格后才可以继续临床护理工作。
⑤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组长需要主动与护理人员进行交谈,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掌握,了解患者的家庭问题使医务人员感受到人文关怀,当医务人员近期存在家庭问题时,可以调整医务人员的上班时间,并且做好备岗准备,避免请假影响科室的正常工作。在发生医患纠纷时间后,应当先了解纠纷原因,再解决问题,不应以处罚护理人员的方式获得患者谅解。
1.3评价方式
两组护理人员在经历不同管理后,对比两组康复科护理人员的管理效果以及管理质量。对比实施管理前后患者的病案书写情况、护理情况以及护理工作评分等。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护理满意度分成五个部分进行调查,分别是护理操作、住院情况、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服务。每项满分为25分,满分125分。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康复科护理人员的具体数据,通过对两组康复科护理人员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康复科护理人员接受不同管理方式后取得的效果。
2. 结果
将不同管理方式的护理数据进行对比,精细化管理优势明显,对比项以及数据内容如下表:
表格1不同管理模式对管理的影响
表格2不同管理模式护理评分的影响
3. 讨论
精细化管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应用优势,对康复科护理人员采取精细化管理后,可以使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素质提高,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能够主动配合护理工作。与常规管理模式相比,精细化管理从多个方面加强护理管理质量,护理管理效果较为优异。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以对照组为比较组别,对比两组康复科护理人员情况,观察组护理服务总评分、护理操作评分、服务态度评分、住院环境评分数据为91.48±1.23、92.01±1.35、93.74±1.33、94.72±2.13,与对照组的80.29±2.04、83.29±2.21、84.32±1.24、80.24±2.37相比,观察组的管理效果明显提高,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支持。
综上,根据本次数据对比结果,采取针对性更强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使康复科的管理效率提高,提高医务人员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霞, 施龙永. 对康复科护理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8卷18期, 253-254页, 2020.
[2] 李晴. 精细化管理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健康之友, 2020, 000(003):41.
[3] 黄艳秋, 褚兆珍, 韩丽. 探讨康复科护理管理采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J]. 医学研究, 2019, 001(007):P.86-86.
[4] 闫慧敏. 精细化管理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的满意度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016(022):110-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