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
DOI: 10.12721/ccn.2023.159745, PDF, 下载: 136  浏览: 1957 
作者: 陈旭
作者单位: 山东临沂,276000
关键词: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措施
摘要: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各个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对电能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社会各界对配网电力工程的关注度逐渐提升。配网电力工程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相关单位需要重视配网电力工程在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其施工安全制定有效的措施。论文首先分析了配网电力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策略,最后结合配网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具体的施工安全措施,以供参考。

引言

电力工程建设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性支持。现阶段,我国在开展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工作以及安装工作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电网运行方面的不良问题,电力单位需要对此加强重视。在实际开展配网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点针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并立足于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施科学的管理工作,有效促进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有序运行,实现电力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配网电力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1电源配置不当

针对配电网技术来说,对电源的合理配置,能够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基础支持,如果在电源配置方面出现不恰当的问题,则会为电力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以及效率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源配置异常的状况。如果产生了电源配置方面的故障,施工队伍需要明确变电站的实际方位、运行过程中的功率等,如果配电线路在工作的过程中遭受一些因素的干扰,致使其本身的系统出现混乱,导致电压强度失去稳定性时,便会对相关设备的应用效果造成较大影响,最终导致配电网络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受到严重损伤与破坏。现阶段,无论是居民生活用电,还是企业运转用电,都与电力的实际应用有着密切的关联,整个社会对电能有着源源不断的需求,对于电力行业的实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行业需要在其内部着重优化设备设计方案,逐步提升企业在各个工作环节的效率,为电力设备的平稳运转提供保障。电力单位工作人员需要着重关注电源配置工作,如果电源配置产生不良问题,则会导致整体电力系统无法顺利运转。

1.2配网运行不合理

长久以来,我国属于农业大国。现阶段,我国农业用地面积较大,如何针对农村地区的用电需求问题进行迅速、有效的处理与解决,已成为我国电力单位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想要有效提升我国电力单位在电力供给方面的服务水准,我国需要不断研究并颁布对应的处理办法,从而更加有效地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电能供给问题进行解决。针对农村地区的供电系统实际运行状况来说,其中广泛存在电路荷载量较低、传输效率不足等问题,只有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妥善解决,方可从真正意义上对农村电路存在的电力传输问题进行解决。现阶段,我国已经重点针对光纤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并且此种新型传输技术已经在农村地区获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能够对农村配电网的应用状况进行有效改善,同时,促进我国配电系统的高效化运行。即便光纤通信技术可以针对农村用电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然而,此项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较多的限制因素。我国各个地区在应用此项技术时往往会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基于此,我国依然需要针对农村地区的用电问题进行密切关注,电力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只有逐步提升我国的电力技术应用水准,方能增强农村地区用电的有效性,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

2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改善与优化配电网结构

针对配网电力工程结构进行不断改善,在我国电网优化工作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供电电压级别进行简化处理以及合理选取配变容载比。在传输电力时,经常会应用逐级降压的方法开展工作,然而,在此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电能损耗量增加,对电网的实际运转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并且在远距离输送电力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资金成本,因此,实施简化电压等级的手段,除了可以有效降低变电站的建设数量,还可以减少在电能降压过程中所造成的能源以及资金浪费情况。想要针对配电网结构进行完善,不仅要应用简化电压等级的方法,还需要依照电网用户的现实状况对电量进行配置,选取适宜的变压器对配变容载比进行管理与控制。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原本的电力架空线路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对供电系统的安全性构成了威胁,因此,要合理应用新型电缆供电方法输送与供应电能,确保电力输送过程中能够具备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并且需要应用合理的方式对配电线路进行设计与规划,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

2.2科学配置电源

第一,在进行电站选址时,应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及建设要求进行科学选择,而且在建设过程中,要将变电站与电源之间的距离尽量缩短,确保与电源中心位置接近,这样既能降低线路损耗,也能为之后配电网的规划扩建提供较大的便利;第二,对于相关区域内的线路予以细致梳理,对于配电网中的不同线路位置予以科学规划,使得电源分布点能够与管线集中的位置相互错开,以防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出现线路杂乱的情况;第三,针对配电系统中重要的电源设备,要采用合适的措施对其进行改进,增强其电能供应能力,促使配电系统保持稳定、充足的电能供应。

2.3加大对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管控力度

在开展配网电力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其中涉及诸多施工建设环节,所有施工环节本身所具备的安全性都会对配网电力工程的最终建设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施工队伍需要重点针对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性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例如,在选取工程设备的施工环节当中,施工队伍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明确电力输送的环境,并以此为依据选取合适的用电设备种类,精准地计算出需要应用的设备数量,从而为后续阶段的各个施工环节落实具体工作提供良好保障。在设备安装完成后,施工队伍需要定期针对设备质量状况进行检查与测评,应用修理、维护以及更换安装设备的方法提升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2.4建立健全标准化流程管理系统

在完成配网电力工程项目立项工作之后,要重点针对准备工作当中的施工框架方案内容进行细致的考察与优化,设计与建立指导意义明确、内容详细的施工整体标准化流程管理系统,其中需要涵盖由项目招标开始直至施工工作结束期间的全部资料内容,不仅要针对施工细节问题进行详细规划,还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施工环节当中存在的联系,从而有效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各项成本。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配网电力工程需要重点针对已经出现的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应用具备实效性的应对手段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妥善解决,以此实现我国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正常、平稳运转。除此以外,配网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可以利用科学规划施工建设环境、提高施工环节安全程度的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提升,达到提升施工效率、提升工程系统性能的目标,为我国配网电力工程施工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郝慧洋.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1):51-52.

[2]纪磊.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70-71.

[3]肖丽春.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