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电力工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而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从输电线路到用户终端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在实际的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和质量隐患,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将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用户的用电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1电力工程配电线路项目的特点
1.1施工地点多
电力工程配电线路项目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施工地点的多样性,其不仅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广泛性特征,而且在地形和环境条件上也极为复杂。施工地点包括繁忙的城市街区、偏远的乡村地区甚至是地形崎岖的山区,每个地点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例如,在城市地区,施工团队需要与密集的基础设施和严格的城市规划法规相协调,同时将其对公共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相比之下,乡村和山区施工则面临着物资运输和人员调度的难题,以及需要解决的特定地形问题,如不稳定的土壤和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此外,跨越不同地区的线路设计和施工还需要考虑地区间的电气连通性和系统兼容性,以确保整个配电网络的稳定和可靠性。
1.2施工环境复杂
配电线路施工的环境复杂性是电力工程面临的一项关键挑战,涉及多种变量和不确定因素。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方面,如地形起伏、气候条件变化及地质特征的不同。例如,在山区或丘陵地带施工,团队需要应对陡峭地形和滑坡风险,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铺设线路。又如,在沿海或河流地区,必须考虑潮汐、水流和水土流失对施工安全和线路稳定性的影响。除自然环境外,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也体现在社会环境方面,如施工区域内的人口密度、交通流量以及地方政策和法规。
1.3线路交叉
线路交叉是配电线路施工中的一个技术难点,其涉及电力线路与其他设施(如道路、铁路、河流、甚至是其他电力线路)的交汇问题。在处理线路交叉时,必须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免造成供电中断或安全事故。一方面,线路交叉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确保足够的安全距离和隔离措施,避免电气干扰和物理碰撞。例如,当配电线路与铁路或公路交叉时,必须确保有足够的垂直和水平距离来保障交通工具安全通过。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对于高压电线的操作要格外小心,以防止电弧或电气事故发生。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有高度的专业技能和严格的操作规范。
2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技术
2.1角钢塔施工技术
角钢塔施工技术是电力工程配电线路中常用的重要施工技术,在角钢塔施工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降液管板式塔的支持才能使用,它具有气象通量大、解耦简单的优点,应用时需要关注鼓泡区。鼓泡区是由许多角钢并列组成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使角钢的排列和液流的流向始终保持平行,并且角钢应尖角向下,呈现“V”的形态,相邻2个角钢之间的距离应保证能合理设置栅缝,且塔板和降液管要相同。
2.2钢管杆施工技术
钢管杆施工技术是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中的常见技术,一般钢管杆的类型包括圆形和多边形2种。施工时,常用的钢管杆是十六边形钢管杆和正十二边形钢管杆。电力工程进行架设工作时,制管后多边形的边长会影响钢管杆的截面和美观程度。连接钢管杆的方式有许多,其中,焊接式、套接式、法兰连接式均可进行连接,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选择焊接式进行连接,在焊接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控制和掌握施工质量;在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若采取套接式的连接法,线路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发生变形,无法控制线路质量;若使用法兰式连接法进行连接,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专业技术人员在使用法兰士连接法的过程中,应计算法兰的净重,保证连接时的精度和准度,减少杆塔的使用量,有效减轻施工的成本压力,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钢管连接阶段,许多施工团队均会选择使用法兰士连接法进行工作。
2.3挂胶放线滑车绽放导线
在电力工程配电线路的施工中,施工团队对高压电力工程的施工通常会使用挂胶放线滑车的方法进行工作,在挂胶放线的过程中,滑车可能会磨损或损坏线路。因此,放线和滑车的操作应管理好挂胶放线的距离,并了解和掌握方向滑车的数量。在放线滑车的车轮处,应使用能满足标准的橡胶进行吊挂,尽量减少滑车与线路导线之间发生的摩擦力,以及对各方面造成的损害。若在工作过程中,线路的垂直荷载远大于额定值或持续管保护套超出了滑车时的荷载,且各线路的角度均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额定值,则需要挂放双放线的滑车在电力线路的支撑杆处。
3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1)技术准备。做好技术准备是保证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也能为后续施工推进奠定良好基础。在技术准备中需要确定施工图纸、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建设组织管理机构、施工地区的经济环境、施工条件等各项影响因素,做好预防措施,避免不良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遵循施工图纸、工程设计说明规范进行,要依照技术性文件有序开展,并且对设计过程实施质量跟踪、设计审核。施工企业在接收电力工程配电线路项目之后,相关利益方要共同进行审计文件技术交底、制定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准备技术资料等,共同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利于施工建设的改进方案,确保设计质量,为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质量奠定基础。(2)施工现场准备。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现场准备需要做好组织、材料、机械设备等的陆续进场工作,做好施工准备,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同时要编制与电力工程配电线路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施工工艺、相关实验规划等,并结合工程现场施工风险制定应对措施,为工程施工提供保障。
3.2验收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1)设置竣工验收质量评判标准。施工验收是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配电线路施工验收之前需要制定验收质量控制标准,制定验收工艺标准、施工工艺技术、各项功能要求等。同时还要明确工程建设配电线路施工各方的责任与义务,确定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中各个环节的验收标准,保证整个工程建设配电线路项目验收的规范,保证验收评价精细、全面。(2)成品保护制度。电力工程配电线路项目设置成品保护制度的目的是防止某个工序或者某个分项工程完成的部分成品因为后续施工遭到破坏,有利于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与义务,保证移交工作合规。实施成品保护制度要对工程各个工序环节进行总体把控,需要综合分析、合理安排各个施工工序和施工进度,防止电力工程配电线路项目施工不到位影响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配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确保电网稳定和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从精确的施工测量到基础施工的技术细节,再到架线施工的高效实施,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对技术精湛和细节严谨的追求。同时,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涵盖了从项目起始阶段的规划和材料选择到施工过程中的监控,以及最终的验收测试和客户反馈,有利于保障项目的整体质量和长期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吕林刚.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9):164-165.
[2]李志民.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8(24):86-87.
[3]程亮,高文翔.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电子技术,2022,51(12):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