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参与度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牢牢地把握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思考,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和成功。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刺激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欲,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活跃度,就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了如何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参与度。

众所周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主角。就一切教学活动而言,都应以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就学生在课堂参与率的高低而言,我们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不仅关乎到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还直接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这就意味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提升学生课堂主动参与度。

一、培育学生积极情感,使学生自愿参与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教育观念,积极树立新型教育观念,注意紧紧围绕学生,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注意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理解学生困难。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让学生不再那么惧怕老师,多对学生微笑,多对学生敞开心扉,耐心引导学生错误。不管是在讲授知识时,还是在与学生交谈时,都应充分尊重学生,力求使每位学生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及老师原来是这么和蔼可亲。在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怎能不踊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怎能不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充分表现自我、充分展示自我、充分表达自我,并不用老师督促,就自主揭示问题、主动探究新知、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呢。

(二)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就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一般都是老师一味地灌输,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越来越注重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提升。因此,这就需要这样做,即开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设愉悦宽松课堂教学氛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切忌一直端着架子,而是应深入学生中去,学会换位思考,敞开心扉,与学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老师呢,在课堂中,还应善于有效借助饱满的热情、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手势,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真正实现情知交流,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了。

(三)善于抓住学生“闪光点”及时表扬

就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而言,善于抓住学生身上闪光点、优势及时表扬鼓励,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至关重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认真倾听、仔细分析、科学判断学生的每个想法。对于学生一些错的想法,切忌直接翻篇,直接就不管了,而是应认真分析,看看里面有哪些成分是对的,同时该加强引导就加强引導,使学生快速步入正确的想法。另外,该加强鼓励就加强鼓励,特别是对于一些学困生,老师切忌直接就对他们“定性”,而是应及时鼓励他们一些微小的成功,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成就感,以促使他们继续努力,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创设适当情景,激发学生参与

具体我们从以下方面来说:其一是有效借助这些引入新课,即游戏、动画故事、猜谜语、设置悬念、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等;其二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形象学具的操作,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其三是有效借助各种各样、灵活趣味的形式开展练习,如竞赛形式、板演形式等等。同时注意的是,必要的话,还应懂得运用各种灵活生动的电教手段(如多媒体等)不断拓展练习的面、不断丰富练习的形式,以真正赋予练习很强趣味性,从而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三、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

(一)巧设问题,激发学生主动质疑、思考

众所周知,学习、思考、质疑之间息息相关。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是能及时抓住时机,作为巧妙设问,那么就非常容易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考欲、探索欲、质疑欲,在无形中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思维真正“活”起来,主动转动大脑,积极思考,进而课堂主动参与度切实增强。

(二) 将学习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多给予学生一些时间、活动空间,反映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老师应适当放手,善于加强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揭示问题,探究知识,发现规律,创造学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就可以完全放手不管了,而是应适时发挥自己的辅助作用,如精心设计一些情景,有序组织学生自己参与研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再及时点拨、及时帮助学生,予以学生一定启发,助推学生有效总结、归纳。如:给学生精心创设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图表等,细心发现;给学生一些实践机会,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自己探究其中规律;给学生一定的交流和展示机会,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以各种形式(如小组形式等)互评互议,大胆发表自己内心真实想法,以在无形中不断完善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素质。

(三) 因人而异,尽量让学生参与

我们都知道,由于学生深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导致学生存在这种问题,即学生之间发展不平衡。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就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最好是将问题与学生对应,适时放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己探究、发表意见,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获得发展,并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爱上数学。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参与的最小单位已不再是“学生”这一个体,而是“小组”,这个小型群体,课堂教学的改革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生生互助、生生互补,进而实现共同进步,给拓宽教学注入了无限活力,有利于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高效参与意识,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而言,意义重大,将对于教学效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课堂参与度有效提升,还要想方设法不懈探索学生课堂参与度有效提升的策略,深入发掘学生潜能,以力求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

作者简介:许辉(1979—),女,汉族,福建闽清人,学历:本科,单位:闽清县塔庄镇溪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