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排查与防火监督方法研究
DOI: 10.12721/ccn.2025.157005, PDF, 下载: 35  浏览: 350 
作者: 王阳益
作者单位: 厦门市思明区消防救援大队
关键词: 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
摘要: 当今社会,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居住空间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火灾隐患。高层建筑人数多、结构复杂,一旦发生火灾,不仅难以控制,而且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严重影响其日常使用,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因此,高层建筑的管理者必须重视消防安全隐患和消防监督,要综合分析类似建筑火灾的具体原因,做好预防措施。

1高层建筑消防工作特点

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27m的住宅类和高度超过24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就建筑外部看,高层建筑不仅建筑层数多、高度高,且建筑有不同规模和功能的裙房以及附属建筑。就建筑内部看,高层建筑内部拥有诸多的框架、保温材料、竖井管道以及用电设备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功能体现逐渐变得多样化,也就有了人员密集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正常的生产生活中,用电用火不慎、火种遗留、生产作业、电气设备使用不当等皆是引发高层建筑火灾的直接诱因,这无疑增加了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高温状态下热对流所引起的烟气扩散速度最高可达3m/s,其在沿着竖向管道井进行扩散时最高速度可达43m/s,再加上高层建筑会使用大量的外墙保温材料和橡胶材料,这些材料有着较高的燃烧属性,遇到明火引发的“烟囱效应”会导致整个高层建筑在瞬间变成一座“立体火场”。尤其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电梯是主要的运输工具,火灾发生后的电梯紧急制停会引发拥挤碰撞以及踩踏等连锁反应。

2高层建筑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2.1一些业主没有足够地注意防火安全工作

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建筑产权人要对整个建筑的消防规划和施工细节进行关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及时进行检查,这对建设项目的消防安全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产权单位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就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制定出有效的对策。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都是由项目开发商来负责的,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的规定,合理地制定消防管理规范,定期进行消防检查,找出火灾隐患和消防管理的漏洞。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开发商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理解消防安全监督工作的重要性,甚至存在着很大的侥幸心理,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检查及管理等工作,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2.2有些设计者防火常识薄弱

当前,高层建筑在建筑业中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行业。在设计工作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结合高层建筑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新的科技元素融入建筑的设计之中,来提升消防管理的效果和水平。在现阶段,有些设计者还在沿用传统的设计观念和模式,消防规模和设施都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由于设计人员对消防知识了解不够,导致自动喷水和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如果设备设计流于形式,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加大消防救援的难度。

2.3施工管理增加难度

当前,大多数高层建筑功能定位比较复杂,这也为其施工管理增加难度。高层住宅建筑,通常具有较大的人口密度,很多居民在生活工作中难以严格要求自己,楼道杂物堆积、随意丢弃烟头、电源关闭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在高层建筑火灾原因中,这几个原因最直接也最常见。

例如,某电信大厦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未熄灭的烟头引燃电信枢纽楼堆放的朽木、碎木、竹夹板等可燃物。另外,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拥有一套完善且全面的基础设施,如防火分隔设施、安全疏散设施、自动喷淋设施以及防排烟设施等,这就需要定时对相关基础设施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的充足性以及使用性,通过及时维护管理以及老旧设施替换以确保形成基本保障。一旦在管理中有所疏忽便会有巨大的隐患遗留。

2.4消防设施不齐全,不规范,建材和装修材料不符合消防要求

高层建筑本身构成比较复杂,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需结合基本功能定位以及施工质量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但很多开发商或者建筑商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私自更改图纸等情况,导致消防设施不全面和不规范、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未符合消防要求、消防通道不畅通、建筑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出现。一旦这样的建筑投入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3浅谈高层建筑火灾隐患排查和消防监督工作的对策

3.1重视建筑消防工作

为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必须加强消防责任制,从源头做起。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符合消防规范,未达到规定的,不得开工建设。消防部门应加强消防监督和检查,对工程竣工后的消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消防工作落实到位。应加强对建筑设计图纸的分析,按照设计的安全性要求进行具体检查,确保高层建筑符合消防设计的要求。

3.2加强消防宣传,增强全民防火意识

现阶段,高层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建筑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消防安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防部门要经常性地开展消防监督工作,做好细致地监督和监督,确保建筑消防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消防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住宅小区的消防和物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针对高层建筑内部人员,有关部门应对其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召开业主大会、宣传资料和录像等形式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结合高层建筑的火灾特征和常见的火灾隐患点,对高层建筑的安全防火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发生火灾时怎样报警,怎样安全疏散,怎样做好防护,以及灭火器和消火栓等消防设备的使用,使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提高。从而使有关人员对安全问题有更深刻地认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减轻物业员工的管理压力。

3.3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首先,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对高层建筑的产权单位、租赁商业主体、物业管理主体的防火监督职责进行明确,同时结合网格化管理需求对高层建筑的所属社区、消防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确保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排查与防火监督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各责任主体均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及时检查、排查、处理各类消防隐患。

其次,建立完善的监督运行机制。将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标准具体化、严格化、细则化,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高层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监督检查内容、工作流程、检查频次以及隐患处理方式和违规处罚方式。确保工作人员在开展隐患排查以及监督管理中能够有理可依,有章可循。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不仅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而且其多样化的功能设置也为居民生活增添了更多可能。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多,火灾事故频发,防控难度加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同时也给全面开展消防隐患排查和防火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的消防工作已经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完善化方向发展。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应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的设计、使用及管理特征,严格监管,以减少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减少高层建筑火灾危害,减少人员生命财产损失,为现代消防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涛.探讨如何做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J].消防界(电子版),2023,9(22):63-65.

[2]王楠.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建议[J].消防界(电子版),2022,8(21):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