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DOI: 10.12721/ccn.2025.159930, PDF, 下载: 71  浏览: 1093 
作者: 富永文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新材料;建筑给排水;工程应用
摘要: 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追求建筑功能完善、质量可靠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当下,新材料的出现为建筑给排水工程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正逐渐改变着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面貌。它们不仅能提升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还在保障用水安全、降低能耗、减少环境影响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分析了新材料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运用价值,并就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新材料的运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从新型管材到先进的密封材料,从环保的水处理材料到高效的节能设备,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技术格局。深入研究和探讨新材料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工程质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新材料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运用价值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建设中,运用新型先进材料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整体性能和质量,由于新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压性,与传统材料相比,更能长久的保证给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并降低可能出现渗透和损坏情况的风险,研究表明,运用优质的新型材料能够有效减少给排水管道连接处和管材本身的渗漏可能,防止出现此类问题对给排水设施带来的影响,并且相较于传统材料,新型材料更为耐用,降低了后续使用过程中对管材更换和维修的概率。虽然运用新材料在前期资金投入上相对较高,但是基于此类材料的坚固性和耐用性,在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了后续维修和更换的成本,放眼于长远具有较强经济价值,并且多数新材料能够进行回收再利用,在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具有较强的环保价值,降低厎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契合当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在给排水设施中运用新型材料,能够更好的保证水质,防止对水质造成的污染,提升用户的饮用水安全,进一步推动建筑施工行业不断的推进和创新,使新的技术和工艺得以落到实处,促进建筑给排水施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2.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各类新材料的具体运用

2.1PSP材料的运用

PSP管材又被称之为塑钢复合压力管,主要由新型金属材料、复合塑料材料组成,在实际应用期间的抗冲击能力强、防腐蚀性显著、污染性小、不易结垢或者滋生细菌。同时,PSP管材还具备结构稳固性强、阻隔效果良好、施工便捷等特征。PSP管材主要由聚乙烯、焊接钢管、聚乙烯塑料组成。其中,钢管与聚乙烯塑料需使用挤压方式与热熔胶方式粘贴。

2.2PAP材料的运用

PAP铝塑复合管也是一种新型环保型管道材料,耐腐蚀性强、水力性强、安装更为便捷。铝塑复合管道主要由塑料及铝管组成,铝管被塑料内外包裹。铝管及塑料主要使用高温加热的方式连接起来,但与其他管道材料相比,PAP铝塑复合管耐热性及抗紫外线能力较差,主要被应用在室内给水排水工程中。

2.3PEX材料的运用

PEX交联聚乙烯管道主要使用了交联改性聚乙烯材料,管道整体的耐高温性强、抗蠕变能力显著,力学性能优越,使用寿命长。管道能够承受温度为45℃以上的介质。如水温低于70℃的情况下,管道的整体工作压力值为0.8MPA以下。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期间使用交联聚乙烯管,管道的整体使用寿命为50年,在在交联聚乙烯管道安装环节也节省了焊接、套管等环节的人力成本,整体经济效益更强。

3.加强新材料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运用的有效措施

3.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进行之时,管理部门需着重对施工图纸以及新材料应用技术文件的内容予以审查,依照建筑结构形式、管道内部的数量以及建筑整体的吊顶高度值等,来明确新材料的安装位置、地点坐标,进而确定工程整体的施工要求,并持续对施工图纸的内容进行优化。于管道材料管理的环节,应当明晰厂家的基本信息,对材料的出厂合格证、使用年限以及出厂说明书进行检查,以保证材料的外观质量、管件配合的公差值能够符合施工的要求。

3.2促进施工流程和环节的标准化进行

在进行给水排水地下管道的开挖工作时,如果出现超挖的问题,首先应当在开挖槽底进行天然级配砂石的换填并加以夯实。管槽开挖完成后的底部还需设置砂垫层,要对砂垫层的宽度、深度以及基础表面高度值进行严格测量,防止底部存在杂物。在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期间,管道末端处还应考虑工程装修、用水器具安装的情况,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图纸,优化施工技术参数。要在钢制部件与管道周边安装横管与立管结构。在管道的固定支撑点部位还需要安装伸缩节,并且要求直线管道以及压力管道的压力值相同。当管道需要通过公路等障碍物时,还应当设置钢筋或者铸铁材料的保护套层。

施工基面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需遵循国家以及有关部门针对建筑排水管道、专项管件施工所颁布的技术规范,强化施工全过程的管控力度,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冲撞、环境污染等问题。要做好管道施工后的成品保护工作,增强新材料的应用效果。当管道穿越到建筑屋顶的混凝土墙板、楼板以及水池池壁时,施工人员需要依据具体的建设情况,事先预留套管、管件的安装位置。结合建筑工程给水排水管道施工的要求,在管道施工环节还需做好防水工作,使用喷射法喷涂柔性防水材料,在局部位置填充软性填料。防水施工完成后应当检查基层面涂料喷射的情况,及时处理漏喷的部位。及时对喷涂完毕后的部位进行养护,要求喷涂面始终保持平整状态。在给水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施工技术人员还需按照管道整体的压力承载要求,选择具有较强耐压性的材料,对缝隙处进行封堵处理。管道整体封堵完成后,可以使用约为管道工作压力1.5倍的上升压力进行试验,只有试验通过后的管道才可以继续覆盖保温层。

结语:建筑给水排水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是重点,也是难点,对给水排水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根据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分布不够均匀、周边环境高度复杂的特点,施工人员应从建筑给排水条件着手,全面、科学分析,落实新材料施工控制标准,确保新材料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的高质高效应用,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效益的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青,汤明雷,刘康康.我国建筑给排水新技术及新材料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2018(06):621-622.

[2]庄小虎.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管道的选用与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2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