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H患者脑组织可因局部直接压迫或继发性脑损害而造成局灶性神经损伤,同时患者存在颅内压增高现象,颅内压增高严重可造成脑疝,颅内压急剧增高则可导致高颅压危象,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而大量出血者则可因脑干直接受压或脑疝迅速死亡,从而引起偏瘫、失语、吞咽障碍[1]。为减轻神经及脑组织损伤,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语言、吞咽功能,康复护理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HCH康复护理的操作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随意性,因此本文结合多个文献对HCH康复护理进行综述,旨在降低HCH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1 康复护理的意义
高血压性脑出血这种疾病病例在医学领域并不少见,并且其因病情复杂多变的缘故而被一些人称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具有几大显著特点:(1)患有此病的患者在发病之前并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发病预兆,经常发生在病人难以提前防备的时间段。(2)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其身体状况会处于极度危险的边缘,需谨慎对待。(3)由于这种疾病本身所具有的威胁较大,因此为之丧命的几率居高不下。经过医学专家对大量患者的病情研究,我们发现造成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中枢神经功能异常。除了这一主因之外,壳核区域、丘脑区域、小脑区域等出现病变也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出现的原因之一。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一般为脑出血。医学专家通常在接诊这类患者之后给出的治疗方案均为手术治疗结合日常药物调养。这种治疗方式虽然不能保证病人能够完全恢复健康,但对于抑制病情的恶化还是很有效的。目前这种治疗方案对于病人来说是最为合适的了,不仅对病人的二次伤害性小,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而且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案来说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配合治疗方案一同实施的还有护理服务,护理服务在康复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HCH的治疗,常规的脱水、降颅压、止血等综合措施可帮助有效止血,控制病情进展,预防水肿加重;但HCH后因出血部位的血肿扩大,导致颅内存在占位性效应,局部脑水肿,神经压迫症状,这也是引起病人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出血后继发性的水肿、周围组织缺氧、缺血等会引起一系列的炎性反应,此时脑内血管阻力增加,血液循环较差,这些病理变化对脑出血的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因此,有必要针对HCH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以促进康复,改善预后。康复护理通过制定HCH急性期、稳定期和康复期不同阶段的针对性康复护理措施,实现系统性、全面性护理,促使各项系统得到锻炼、神经功能恢复,从而预防多种并发症,有助于患者各项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争取达到独立或基本独立的生活[3]。据WHO数据显示,康复护理能够改善HCH后多功能受损情况,提升其生活能力,而国外发达地区对于HCH病人的康复护理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对康复护理的理论、实践都还不成熟,多数HCH康复护理操作还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随意性。
2 肢体运动康复护理的内容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针对HCH患者可在患者病情不同阶段实施针对性的措施,更有利于HCH肢体功能的康复,而HCH的康复分期划分为3期,包括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
2.1急性期 HCH急性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便于动态了解病人情况,急性期患者往往需要卧床休息,但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压疮、DVT、感染等并发症,因此还要注意预防多种并发症。张雁霞,郭建华[4]指出,针对HCH急性期病人要关注到口腔、大小便、发热、心理护理及多种并发症的防治,同时配合进行关节被动活动,保持良好的肢体功能位,定时协助翻身;训练时先按摩患肢再嘱患者实施循序渐进的上下肢功能锻炼,刺激神经中枢的同时,预防多种卧床并发症。
2.2稳定期 稳定期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此时康复护理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对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史风霞,陶瑾[5]根据患者肢体偏瘫情况实施四级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患者ADL评分、FMA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一般偏瘫较轻的患者尚能下床行走,护理人员要定时对患者偏瘫侧关节、肢体进行按摩,协助患者慢走,按摩和行走交替进行,完成康复训练。对于卧床不起的重度偏瘫者,要协助其以健侧、患侧及仰卧位三个卧姿,定期翻身;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创伤躯干活动训练、四肢关节训练,患者能够下床后再按照轻者训练方式实施康复训练。
2.3恢复期 恢复期的康复护理重点应在帮助病人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孙秀玲[6]针对60例恢复期HCH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结果得到,实施护理后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都有明显提高。实际上,恢复期的康复护理除指导病人翻身、坐起、站立和行走外,可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指导患者进行穿衣、吃饭、阅读、协作、洗漱等内容,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由护理人员陪同或家属监督下进行,以及时处理患者异常情况。嘱患者训练时要尽量保持身体平衡,晨起不要立即下床,穿鞋宜以棉布鞋为主,行走不稳时不要着拖鞋,衣服宜以宽松、舒适的为主;提醒病人每2~3h如厕一次,即使无尿意也应定时如厕,以帮助训练膀胱,避免因长期卧床或长期置尿管导致膀胱功能减退引起尿潴留;康复训练的同时应配合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其他护理措施,共同发挥作用,提高康复护理效果。
3 吞咽功能康复护理内容
对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需应尽早开展积极有效功能锻炼,多项临床研究证实,接受早期、有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后,85%以上的患者吞咽功能可得到改善甚至恢复。茅俊华[7]对30例脑出血病人早期吞咽锻炼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舌肌、咀嚼肌的训练,对于无沟通障碍的,嘱患者紧闭双唇,无法紧闭的护理人员要用手对其进行辅助,顺利完成后嘱患者以舌体舔唇部各部位,最后做咀嚼动作;可用冷冻过的棉签置于患者舌后部,以刺激患者吞咽反射,这套动作每日可反复进行3~5次。存在意识障碍无法沟通者可以直接吞咽训练法,抬高患者床头,保持头部稍前屈的动作,由护理人员喂食,喂食要遵循由少至多,放慢喂食速度,待患者适应后才能增加食量,进食后要保持原位置30min。训练的同时应控制训练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精神状况来调整方案,避免过度训练引起再出血。
4 语言功能康复护理内容
语言训练的目的是帮助提高患者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促进语言功能恢复。张晶[8]对52例HCH术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语言训练,结果获得满意的语言功能康复效果。同时,张晶也认为,针对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要与病人建立起非语言的沟通信息,利用笔、纸、手势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使用手势或笔、纸向医护人员提问和表达;同时,配合早期口腔训练、发声训练和咽腭闭合训练可帮助改善失语情况。待患者适应后,在意咽部训练为主,包括冷刺激、吸吮、喉上抬训练、闭锁声门练习或声门上吞咽练习;失语或语言不利者,每日上下午都要进行训练;运动型失语者应以字-词-短语的方式循序渐进训练;干矩形失语者宜配合手势、表情表达意思。另外,可为患者录制标准语,让患者跟随录音逐字逐句练习。
5 结语
随着医疗形势的转变,人们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医疗配合、健康教育等,更多的是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需求,这就要求护理模式必须转变以适应当前形势。康复护理是HCH整个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其作用在于帮助消除和减轻患者多种功能残损,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HCH康复护理情况还存在许多问题,而相关临床统计也指出,经抢救存活的HCH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没有受到正确的康复护理而影响预后的。偏瘫、吞咽障碍、失语是HCH最常见的几种后遗症,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因此,康复护理的重点是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吞咽功能和语言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总而言之,针对HCH患者开展全方位、系统性的康复护理,能够帮助重建患者大脑组织侧循环系统,预防和减少多种并发症,帮助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吞咽、语言等功能,从而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李秋梅.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的研究进展[J].延边医学,2015,22(3):150-152.
[2]赵桂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3,11(4):252.
[3]李卉.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81-82.
[4]张雁霞,郭建华.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的护理与康复[J].护理研究,2015,23(21):2679-2680.
[5]史风霞,陶瑾.四级康复锻炼疗法在脑出血稳定期康复锻炼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1):203+205.
[6]孙秀玲.脑出血偏瘫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219+224.
[7]茅俊华.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60例康复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202-203.
[8]张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言语及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