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患者是临床上一个数量较大的基本群体、该类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侵扰,柱往会合并出现多种不良心理情靖。对于明外科患者来说,其不良心理情结不仅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手术治效果造成不利影响【1】。因此对于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顶、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情绪,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以下就对心理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白内障手术患者患者62例,入组标准: ①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入组同意书; ②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自主表达能力、并能配合完成临床护理的患者。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31例。观察组31例患者,男17例,女14例,患者年为75--86岁。对照组31例患者,男19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70-80岁。两组患者组间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临床方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于常规眼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在手术前,会对即将到来的手术治疗产生恐惧、紧张情绪,同时由于担心手术治疗效果,因此患者术前会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1天要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方法、麻醉方法、主治医师以及相关的手术治疗配合事项和注意事项,让患者对这个手术治疗过程有一个科学、客观的了解,从而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3】②术后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一方面会担心手术治疗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导致患者术后会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向患者明确解释术后出现各种不适的原因,并且指导患者采取深呼吸、放松疗法等方式缓解其术后不适,从而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同时要向患者耐心地讲解疾病知识,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有客观的认识,促使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度过术后康复期。
1.3统计学方法
本试验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果取“x=±S”表示,用“t”于检验,检验水平为0.05。
2结果
2.1两短患者临床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情结变化情况分析【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相当,以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平分降低程度明显较大,P<O.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如下:
表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情绪变化情况分析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析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程度明显较大,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如下:
表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析
3讨论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干预融入到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葛晓励,戈艳蕾,郭继芳,等.RICU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心理干预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1,51(32):22
[2]王秀坤,心理干预对不同特征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的影响[J].现代护理,2011,13(2):3541
[3]杨丽,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2016,1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