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仓储物流系统的挑战
1.1传统系统的局限性
传统的仓储和物流系统受到固有局限的制约,阻碍了它们适应现代商业动态的能力。这些系统主要基于规则,往往是独立的,缺乏适应供应链运营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灵活性。手工流程和过时技术阻碍了实时响应能力,使组织容易受到中断和延误的影响。此外,对传统系统的依赖抑制了在供应链上实现无缝通信和整合的能力。
1.2成本上升和效率低下
传统的仓储和物流模型面临着操作成本上升和固有效率低下的挑战,这源于过时的实践。库存的手工处理、依赖纸质文档和不够优化的路线规划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整体效率的降低。此外,缺乏实时数据可见性加剧了这些挑战,导致资源分配的不足和仓储空间利用的低效。随着市场动态的变化,传统系统无法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加剧了这些低效问题。长的交货周期、过量库存持有和不够优化的订单处理导致了成本上升,侵蚀了在传统框架内运营的组织的竞争力。
1.3技术介入的必要性
传统仓储和物流系统所面临的挑战突显了技术介入的必要性,以解决系统性的缺陷。拥抱智能技术为克服传统模型的局限提供了一条路径。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分析成为优化流程、提高实时可见性和优化资源利用的关键推动因素。技术介入不仅解决当前的低效问题,还使运营能够在行业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具备未来发展的能力。智能技术的整合赋予组织实现运营卓越、缓解成本上升并培育响应迅速的供应链生态系统的能力,以适应当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智慧物联网新技术在智慧仓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2.1物联网技术在仓储智能搬运中的应用
传统的仓储物料搬运方式多以人工辅助机械的方式进行物料的出入库及码垛。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自动化的码垛机及输送线将传统的方式提升到了高度自动化的水平。依托于物联网的信息识别及无线信息传输的技术,智能化的码垛机器人及AMR在智能仓储中的物料分拣,搬运及码垛环节中取代了传统的人员搬运工作,将传统的人员密集型工作变成了技术密集型的工作,有效的提升了物料出入库环节的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工作负荷。这一点在大型的电商类仓储中尤为显著。仓储管理人员在收到出入库物品信息后,通过仓库的WMS系统生成相应的工单信息,并通过无线传感网将出入库信息传送给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通过无线传感器获取信息后运行到相应的目标点分拣,抓取及搬运物料,并将其送往仓储的指定位置,完成整个物品的出入库存取环节,实现出入库环节的高度自动化。
2.2物联网技术在仓储出入库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的物品出入库信息记录环节多以人员手工记录或手持读码器读码录入信息为主。随着物联网技术中的无线传感技术的应用,出入库物品可以张贴相应的RFID标签,在出入库位置安装RFID自动读取装置,在物品出入库环节自动识别物品信息,并将信息传送给WMS系统中进行自动化管理记录。这一应用可以有效管理物品出入库数量,批次,时间等信息,大大节省人工工作量。
2.3物联网技术在货物出库运输环节的应用
伴随着国民经济及电商物流的发展,许多企业都拥有了自身的物流平台,并且这些平台对终端客户开放。客户可以按照物流公司给出的订单号实时跟踪自己的商品的发货情况,配送信息,位置状态等等信息。进而对对自己购买的商品进行全流程的跟踪。
2.4设备维护与故障预警
智慧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仓库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通过传感器采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结合数据分析,监测到诸如加热、振动、噪声等参数,可以实现对设备的故障预测和预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状态监测: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在设备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震动、温度、湿度等参数,以及设备的电流、电压等能源参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从而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故障预警和预测: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建立设备的故障预警和预测模型。当设备的运行数据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或报警通知,以短信、电话、邮件等方式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维护与保养提醒:智慧仓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为每台设备制订维护和保养计划。当设备需要维护或保养时,系统会自动提醒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历史数据,自动调整维护和保养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远程监控和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管理人员可以远程访问智慧仓的监控系统,实时了解仓库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等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页端等方式,远程控制仓库内的设备和其他智能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和管理。
维护记录和数据分析:智慧仓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设备的维护记录和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对设备的历史维护记录进行分析和学习,可以发现设备的常见故障和维护问题,为未来的维护和保养提供参考和指导。
2.5环境监测与控制
智慧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仓库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环境参数监测:在智慧仓中,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部署空气质量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粉尘传感器等感知设备,实时采集仓库内的温度、湿度、氮气等参数,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监控平台进行分析和控制。
空气质量调控:智慧仓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根据采集到的环境参数信息,自动调控仓库内的环境条件。例如,当湿度过低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加湿设备进行加湿;当温度过高时,系统会自动启动空调设备进行降温。
光照和照明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仓库内的光照和照明设备的自动控制。例如,当仓库内光线不足时,系统会自动启动照明设备进行补光;当光线充足时,系统会自动关闭照明设备以节约能源。
货品储存状态监测: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货品的储存状态。例如,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和RFID标签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货品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以确保货品的安全储存。
预警和报警管理:当环境参数偏离安全标准或达到报警阈值时,系统可以自动触发报警通知,以短信、电话、邮件等方式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支持本地声光报警方式,与声光报警器等报警设备联用。
结束语
智慧仓储不仅具有仓储功能,还具备集散功能,其中储存主要是对货物提供储存的环境及相关的过程服务,包括出入库、检验以及装卸、运输等诸多环节,集散是指物流的分发收集服务。在传统仓储工作中,手工操作是主要工作模式,但这一方法无法及时更新货物信息,致使无法批量化、自动化地采集仓储,整体管理效率较低。而智慧仓储系统应用技术,在“互联网+”的发展思路下,应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确保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诗雨.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应用与展望[J].中国储运,2023(9):121-122.
[2]吴伟杰.浅析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储运,2022(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