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
摘要: 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力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电力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又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发展,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力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增加企业效益,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将对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 进行分析。

1建设电力信息数据智能运维体系的意义

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建设对于我国居民生活质量与经济实力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在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建设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减少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故障发生几率,提高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运行质量,电力信息数据智能运维体系的建立是十分有必要的。电力信息数据智能运维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例行维护、工程配合、故障处理、运维管理、安全管理以及优化管理。从中可以看出,电力信息数据智能运维体系的建设对提高电力信息通信数据的使用效率以及电力信息通信的服务质量具有非常大的意义,需要引起重点关注。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攻克,下面,本文将对我国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2电力通信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1不科学的设计方案

当前在实际进行设计时,设计方案存在着不足。一是不规范的设计。为了节约成本,忽略了设计深度,而是对方案盲目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细节设计,降低了设计的合理性。二是不翔实的查勘。工程前期查勘不仔细,没有对现场进行全面查勘,没有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三是不完善的数据。在设计过程中,数据是基础,由于数据的不准确性,造成设计方案缺乏准确性。

2.2设备与材料问题

任何一项工程,设备与材料都是影响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现代电力通信数据来说,随着建设规模的加大以及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大量先进设备应用到运行维护过程中,材料质量标准也得到很大提升。设备性能、质量不合要求等,都会影响到建设质量。

2.3人员问题

在电力通信数据实际进行建设过程中,对建设质量影响的又一重要问题便是工作人员。对整个运行维护来说,会涉及大量工作人员,如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安全(质量)管理人员等。无论任何人员出错,都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施工人员专业人员水平不高,监理人员没有做好有效的监管等,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3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 

3.1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信息模式来提高运维模型的应用水平

相关人员在建立资源信息的时候,应当对以下几点予以高度重视:在对相关资源信息模型进行建立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在充分结合电力系信息通信系统具体状况的基础上来深度剖析其业务内容以及外在环境条件,这样可以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数据信息模型,促使相关信息数据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为日后开战类似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与此同时,还应当在充分结合企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相关资源信息做好优化与升级工作,倘若在对模型进行处理期间发现某些不妥之处,那么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深度剖析电力信息通信资源的过程中,还应当借助于各种手段进行妥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其各方面应用水平的全面提升。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当结合其自身发展趋势对若干个设计模型进行详细比较,以此来促进其运维模型应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3.2处理好电力设备方面的各种问题

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是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应用质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想要保证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就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是处理好开关跳闸问题。开关跳闸事故是导致电力信息系统在后期运维技术上显得不够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的跳闸问题有两个:一是电路开关跳闸。关于这类跳闸问题的处理,主要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电路开关跳闸。第二,做好相关的故障监测记录,交由专业人士进行核对后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第三,对电路跳闸处进行修理工作。二是因为保护工作没有做好而导致的跳闸问题,油箱的松动以及二次回路故障都是导致这一类跳闸问题发生的原因,所以,如果确定是第二类跳闸问题,那故障检查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油箱以及回路上,确定导致跳闸问题出现的准确原因并及时报修。第二是做好电力设备的日查检修工作并及时更换和升级老旧的电力设备,性能先进良好的电力设备才能为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运行提供好的环境。

3.3全过程管控

施工开始前,要结合当前电网的运行方式,编制通信工程施工方案,仔细复核设计方案,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技术交底以后,则要结合现场环境实际,对图纸进行复核,以确保图纸的科学性。施工人员要充分了解工程实际,对设备、材料、工艺全面进行监管,以确保各施工流程满足相关标准。施工完成以后,还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达标以后再进行验收。

3.4加强数据分析之间的工作力度

电力企业在建立相关运维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信息和检测数据实用性的研究当中,为它们的数据交互可以达到预期效果而提供应有的便利。在对相关体系进行建立的时候,相关人员应当在充分借助于传感器相关功能的基础上,对数据监测结构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通过系统存在的分布性功能特征,对所有运维系统在具体工作期间的具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传感器的数量与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而丧失了相应的信息流动状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数据类型以及系统模式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而这时就要求相关人员在充分利用相关数据优点的基础上,对电力企业生产的活动做好实时跟踪与分析工作,同时还要对所有监测数据之间形成的作用效果进行深度剖析,为电力信息运维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提供应有的保障,以便实现电力信息通信数据可以实时反馈的具体目标。

3.5完善管理规划

想要更好的对电力运行维护质量进行管理与控制,就要以系统规划作为指导,从而避免管理工作出现混乱,使质量得不到保障。另外,必须对管理规范与制度进行明确,并以运行维护作为参照,促进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避免与工程实际出现脱节,从而更好的提升建设质量。而在对管理规范与制度确定的过程中,要结合项目管理目标、规划综合进行考虑,最终制定切实可行的满足工程实际需求的管理规划。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确保现阶段电力信息通信环境能够具备与之相匹配的适应能力,电力企业就要在充分结合当前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结合电力信息运维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做好相应的总结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手段,同时还要积极使用某些新型技术手段来构建科学合理的运维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向阳,胡新文.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分析研究[J].信息技术,2021(03):136-142.DOI:10.13274/j.cnki.hdzj.2021.03.025.

[2]周永刚.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21(08):94-95.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108046.

[3]张靖,路宇,吴尚,徐道磊,鲍怀志.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分析[J].电子世界,2020(05):159-160.DOI:10.19353/j.cnki.dzsj.2020.05.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