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摘要: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最佳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随机我院收治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案中抽取40例,在隔离管理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干预后,疑似患者SAS、SDS评分有所缓解,积极配合临床工作。结论:对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干预尤为关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新冠状病毒病是一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为了控制病情、预防大面积扩散、避免医院感染,我国政府要求全部疑似病例必须入院接受检查与隔离。截止2020年2月6日,我国疑似病例高达26359例,其中60.21%的医学观察隔离人员产生了不良情绪,严重者产生了悲观、抑郁、自伤等意念,疑似病人心理干预需求十分强烈[1]。对此,本研究作者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选取特定对象实施了针对性心理干预,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为18:22,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44.4±3.8)岁。纳入标准:①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2]中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②具有沟通能力;③于本次研究,患者完全知情,并自愿签订了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②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等较为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的患者;③精神异常,无法配合医护干预;④存在检查禁忌症的患者;正接受其他研究项目。

1.2方法

1.2.1营造温馨、和谐、有序的接诊氛围及隔离环境

热情地接待疑似患者,详细介绍隔离病区环境、设备及具体功能,并着重讲解设备使用方法,促使疑似患者尽快适应环境,消除其陌生感、紧张情绪。隔离房间应安装播放器,播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识及舒缓音乐。同时,隔离房间还应安装手持呼叫机,便于疑似患者及时同工作人员沟通。另外,勤换床单、物品,提供丰富、营养的三餐。

1.2.2传递期望及内化期望

在心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应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理念,强化疑似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消除其不良情绪,并主动调解情绪[3]:①憧憬、期待。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新冠肺炎诱发因素、临床症状、最新疫情、治疗方法及预后注意事项;重点讲解隔离的必要性,引导患者加强自我防护,如戴口罩、洗手正确方法等。②行动与感触。护理人员应积极同疑似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内心感想,为其提供不良情绪宣泄的空间,并采取肢体或眼神等语言,如握手、轻拍肩膀等,缓解其无助感。同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开展想象放松训练,轻轻地闭上双眼,以轻松、自信的信念想象将来幸福生活,并分享出内心情绪。分享时,护理人员应用心鼓励与肯定。③接受及内化。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激励,实施“自我对话”,自己鼓励自己,自己认可自己;读一读书、看一看电视、听一听音乐,使得灾难远离心灵。

1.2.3情感支持

隔离期间,严厉禁止家属的陪护与探视。为避免疑似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同家属联系,鼓励其参与到护理管理中,给予患者关心、鼓励与支持。家属可采取语音、视频等方式及时同疑似患者进行联系与沟通,这样不仅可避免家属被感染的风险,而且还可消除疑似患者恐惧、孤独的心理。对于疑似患者合理的需求,护理人员应想方设法予以满足。

1.3观察指标

针对疑似患者不良情绪而言,本研究选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DS)[4]进行全面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行数据的分析处理,SAS、SDS评分以(截图1741673711.png)表示,以t值检验,若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据统计,干预前疑似患者心理状态均不佳(P>0.05)。通过不同干预后,疑似患者心理状态有所缓解(P<0.05),详见表1。

表1:疑似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对比(分,x̄±s)

截图1741743661.png

3讨论

对于突发性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大众基于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尤其是爆发期间,极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尤其是疑似患者,在隔离期间情绪十分不稳定,心理干预尤为必要。护理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心理护理,注意沟通的技巧,不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同时,耐心倾听疑似患者的心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使得疑似患者不会感到被歧视。另外,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从行动、心理方面影响疑似患者,缓解其紧张感。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疑似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这再一次证实了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扬,韦伟,黄文贞,吕英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心理体验及护理需求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0,18(11):1336—1338.

[2]袁静,杜云海,徐巍,陈亚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隔离留观期间焦虑、抑郁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1—10

[3]章思思,谢文瑶.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护理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1—3

[4]岳计辉,王宏,温盛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干预[J].新医学,2020,51(04):2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