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
DOI: 10.12721/ccn.2025.157018, PDF, 下载: 53  浏览: 518 
作者: 王勃
作者单位: 应急管理部北方航空护林总站
关键词: 气候变化;森林防火;林业;森林资源
摘要: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不同季节下的森林防火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春冬季节由于气候干燥、风力强烈,此时非常容易发生火灾,需要高度重视防火检查工作。面对不同的气候状况,在森林防火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本文就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方法做了分析。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越来越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影响的同时,对我国林业发展形成制约。可以说气候变化与森林管理工作有着密切关系,与森林火灾的发生息息相关,是近些年来森林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所在。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很多,例如植被类型、气象条件、监测技术和扑救方式等,都给林业发展造成影响。因此,林业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重视气候变化这一现状,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规避气候给森林火灾带来的影响,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安防展。

一、气候变化给森林火灾带来的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暖大势下,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火灾隐患,气温升高的同时森林火灾发生率也大幅度提高。具体来说,气候变化给森林火灾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气候条件

目前气全球气候呈现出升温现象,森林中的温度、湿度、降水、风速都随之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森林温度逐渐升高,水分短期内被迅速蒸发,树干、树枝以及林下覆盖物都长期处于干燥状态,再加上降水量的减少使得树木无法吸取过多的水分,此时在风里的辅助下火灾发生率极高。

2、可燃物

长时间的高温作用和太阳照射,使得森林内可燃物数量不断增多,很多物质在太阳暴晒下容易发生自燃。另外,由于气候变暖,森林中植物分布状况会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些植物转移和改变现象如果长期存在,必然引起树木死亡。这些死亡树木在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之后,也容易发生自燃。可以说枯木自燃是森林火灾发生的最大可能性。

二、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现状

1、防火意识低

火灾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过去林业工作者对火灾预防和管理中重点都放在明火的防范方面,而对于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森林自然火灾防范意识较弱。比如在不少森林景区,我们经常会看到禁止携带打火机、禁止吸烟等标志,但是对于一些间接性引火物品缺乏管理意识,比如放大镜、透明水瓶等,这些物件在折射阳光条件下也会造成相邻树叶、花草发生自燃,引起火灾。就这些问题的产生分析,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缺乏其后防火意识造成的,对森林火灾隐患的认识不够全面,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火灾管理体系不科学。

2、基础设施陈旧

国内大部分森林防火设备存在老化、陈旧的现象,无法及时发现森林中存在的可燃物、易燃物和助燃物,给森林火灾的发生埋下先天隐患。当火灾发生之后,由于设备不科学导致很难及时扑灭货源,造成火灾进一步蔓延,最终引起灭火困难。

三、气候变化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发展

1、积极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首先,在工作中强化人民森林防火意识,加大火灾隐患和火灾后果的宣传力度,让森林防火意识深入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心中,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宣传。其次,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森林防火培训,让工作人员充分认识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将火灾的影响性与破坏性深入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心中,提升人民的防火意识。再次,还需要定期对林业管理人员进行林业知识、火灾知识的培训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树立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2、注重防火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在新形式发展下,为提升森林防火工作,需要注重防火设备的建设。林业管理部门需要根据林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用先进的防火设备、消防设备,保证林业基础设施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与完整性,能够及时的发现火源、可燃物,并针对火灾进行及时的扑灭,避免火灾的蔓延。

3、加强防火林带建设、实现“绿色防火”、发挥林火阻隔作用

为了避免林火的进一步蔓延,需要在合理的地方设置“绿色防火带”,以此对林火起到阻隔作用。“绿色防火”又称“生物防火”,是利用绿色植物制作防火带,例如乔木、灌木、草坪等,并运用补植、营林、造林等措施,避免森林中可燃物的堆积,提升森林自身的抗火性与难燃性,对火灾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因此,在林业绿色防火建设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培育具有防火性能的灌木、树种、草本等植物;其二,实施“迹地造林”;其三,将再生林改造成防火林带;其四,提升人工林的防火性能。构建林业防火隔离带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其一,控制防火隔离带的宽度,充分发挥防火带的阻火性能;其二,做好防火道路网的维护与建设工作;其三,构建防火林带,不在生土带上建设防火带,防止水土流失,并做好生物工程防火工作,提升林业资源的永久性。

4、积极贯彻落实行政管理职责

为了落实林业防火工作,需要加强行政部门对林业工作的管理,防止林业工作人员出现负面思想,提升林业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将林业防火放到首位。林业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章,结合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区林业发展的管理制度,落实法律职责,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法可依,将林业管理法律化。切实做好林业管理分配责任制度,将每一个林业管理人员的职责落实到各个管理岗位中,保证林业管理的每一项工作均能有特定的工作人员负责,一旦发生火灾有专门的负责人处理。例如,落实野外用火的审批制度,完善林业火灾的控制制度等。

5、强化责任、从源头上强化防控

落实林业防火管理工作,需要从火灾根源入手,对火灾进行及时的控制与处理。林业火源多是因人们私自携带可燃、易燃、助燃等物品,导致森林火灾的产生,因此对火源进行控制时,首先需要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在重点林区设置防火监测站,对来往车辆与行人实施严格的检查,并定期、定时安排监管人员对林区进行监督与检查。

6、增加科技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

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问题,为了落实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加强国际之间的森林防火合作,加强资金投入,及时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森林碳汇”和“可持续发展”当代社会各个国家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发展性问题,森林发生火灾,增加了碳元素的排放量,加剧了温室效应的产生与演变。因此,为落实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加强国际社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针对碳排放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落实林火监测工作、国际救援工作、数据共享工作,加强地域之间或国家之间在森林防火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四、结语

总之,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日益复杂的森林防火挑战,防火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各种火灾隐患的发生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火灾防范政策,充分利用现有先进技术对森林区域事实进行监控,确保森林产业的安全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军. 有关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及应对措施[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 No.218(01):132-133.

[2]李伟克, 殷继艳, 冯梦,等. 2019国际林火特点及管理经验对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启示[J]. 森林防火, 2020(3).

[3]顾先丽, 吴志伟, 张宇婧, et al. 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西省林火预测研究[J]. 生态学报, 2019,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