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运行值长能力模型及培养策略探讨
DOI: 10.12721/ccn.2021.157114, PDF, 下载: 250  浏览: 2526 
作者: 高建春 张荣
作者单位: 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
关键词: 核电厂;能力模型;培养策略
摘要: 核电厂安全稳定的运行,离不开合格的运行队伍。值长作为运行值的负责人,是团队最核心的人。本文结合上游文件及电厂工作经验,分析值长能力维度,探讨其培养策略,以有效提升值长能力。

1. 背景介绍

核电厂运行人员工作在第一线,直接决定电厂安全和经济运行。运行值长作为运行团队的领导者和核心,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全面的管理能力,以及深厚的核安全文化素养。WANO(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INPO(美国核电运行研究所)以及相关国内组织,对值长能力都提出了要求。

2. 值长能力分析

分析值长能力要全面的分析值长岗位,识别值长在各种工作情况下的职责和任务。我们从上游规章制度、最终安全分析报告、INPO与WANO文献、核电厂岗位大纲等四个方面,收集相关要求。

2.1 上游规章制度

核电行业有其特殊性,国家也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这些规定对运行组织也有相应的描述,其中也包括值长需要承担的责任。

《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与执照考核管理办法》主要要求为:除I类研究堆外,其他核设施正、副值长应由高级操纵员担任。核动力厂正、副值长应具备1500小时作为核动力厂高级操纵员的运行经历。

《民用核设施操作人员资格管理规定》主要要求为:核设施运行值班负责人应当由具备相关工作经历、成绩优秀的操作人员担任。核动力厂、I类和Ⅱ类研究堆、后处理设施的运行值班负责人应当具有两个以上操作人员岗位工作的经历,且持有《高级操作员执照》。

《核动力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 和应急响应》主要要求为:运行控制组发布通知和报警、初步评价应急状态、执行应急规程并控制机组在安全状态、向应急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等。

《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和再培训大纲编制规范》主要要求为:全面掌握运行值执行工作任务所需的技术知识,并具备良好的领导和管理技能、合理的判断力及安全保守的运行理念等。

2.2 最终安全分析报告

《最终安全分析报告》作为核电厂向国家核安全局提交装料申请的文件,对运行值长有相应要求。其内容概括为:

在运行部经理的授权下,直接承担电厂的核安全责任并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值长担负电厂全部设备的安全运行。其主要职责为:指挥机组的运行,管理值班组成员,遵守安全规章,进行事故控制,决定设备运行,沟通电网等。

2.3 核电厂管理程序

以某个核电厂为例,值长岗位的职责通过各种程序进行了明确,规范和指导值长执行工作。例如:应急程序、事故处理程序、决策程序、岗位职责、大修程序、经验反馈程序等。

2.4 WANO与INPO文献

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在《操纵人员基础培训方面的不足》(SER 2005-02)中对运行团队成员的能力进行了描述,其中包括:密切监视、精确控制、保守运行、团队协作、知识。同时,美国运行研究所(INPO)在其报告中有相同的结论,并在报告《IER L4-13-49》中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扩展。

3. 值长能力总结

值长岗位兼具管理和技术的特征,通常会把其分为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一个合格的值长,一定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值长的能力可以分解为以下五个方面:全面的技术知识,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判断力,良好的价值观。

3.1 全面的技术知识

值长必须要具备全面的技术能力,才能在异常情况时了解机组状态,并正确决策。值长需实时监督机组安全,必须充分理解电厂设计和安全规定。

值长必须持有《高级操纵员执照》,具备足够时间的倒班经历,以保证其具备知识和经验。值长还需要通过培训具备以下技术知识:对机组核安全状态进行分析,电网调度相关知识,事故情况下控制机组,使用应急规程并评价应急状态。

3.2 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值长作为团队的管理者,需要具备领导力和管理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指挥控制室行动,确保遵守安全规章;

管理值内行政事务;

负责值内人员培训、考核和授权管理;

具有主动性和激励技能;

能够承担责任,合理分工。

3.3 团队合作能力

值长团队合作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出现异常向主管部门汇报;

协同多方面资源解决问题;

完成公司交代的任务;

与电网调度进行沟通,完成工作;

负责对值内工作进行支持和监督。

3.4 良好的判断力

值长是一名决策者,需要有良好的判断力,概括为:

了解程序和政策限制;

保守决策,控制风险;

事故时独立评估核安全状态;

决定系统和设备投退;

具备质疑的态度;

执着谨慎。

3.5 良好的价值观

值长承担核安全责任,必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其价值观概括为:

正确的政治意识;

符合组织目标的价值观;

正确的职业道德;

高质量完成工作,表现出高水平绩效;

灌输追求卓越的承诺;

态度积极。

4. 培养方案探讨

从核电行业的经验看,值长需要十余年的培养。值长是公司宝贵的人力资源,应该识别优秀的人员,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培养。

4.1 培训领域分类

我们运用系统化培训方法(SAT),并结合INPO对值长初始培训领域划分原则,将值长的能力领域划分如下:核安全管理、团队建设、事故处理和评价、应急计划、机组状态控制、日常和大修工作管理、运行经验、分析过程、消防行动、三废管理等。

培训领域的划分可以根据电厂的需求进行设计,必须要符合本公司的要求,强化公司的愿景和期望。

4.2 培养方案探讨

在前面我们分析了值长应该具备的能力,结合相关工作对其培训领域进行了分类。基于以上内容,可以对值长培训的流程和策略进行确认。

4.2.1 培养阶段的划分

培训阶段可以分为三类:初始培训、继续培训、职业发展培训。。

初始培训:与高级操纵员相比,值长需要更高级的技术分析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在值长正式获得授权前,必须要通过系列的岗前培训,来提高其能力。

继续培训:在值长经获得授权后需要进行持续的培训,为值长提供巩固其执照职责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机会。这些培训可以是技术性的,也可以是非技术性的。

职业发展培训:值长属于电厂管理体系中的一员,相应的培训能够帮助其更加清楚的了解管理层期望并达到这些期望,支持其后续职业发展。

4.2.2 培养策略的选择 

由于值长的能力是综合性的,培训策略也有不同的形式,通用的培训策略如下:

理论培训:理论培训适合在一定时间内灌输较多的知识,但缺乏应用,例如反应堆物理、热工水力、事故导则等课程。这种方式适合针对性的提高某一维度的理论和技术能力。

模拟机培训:模拟机可以真实的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可以有效评估值长的技术、管理、决策、沟通等能力,并针对性提高。

在岗培训:学习值长通过在岗培训的方式,了解公司政策、值长职责、程序要求等。在岗培训适合难度不大,范围扩散的知识和技能。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与理论或模拟机课程结合使用。案例可以是技术、决策、管理等方面,通过案例引发学习值长思考和学习。

领导座谈:领导座谈能够很好的贯彻公司的期望和目标,一般安排在学习值长早期。这种方式使值长更加充分的理解自身的职责及公司的目标,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

研讨班:在INPO,会通过研讨班的方式组织不同电厂值长交流和学习,相互借鉴优秀的工作经验。

岗位持续培训:通过值长会议、经验反馈培训、内部专项学习会议等,对已经授权的值长帮助其持续了解最新的行业、公司事件和政策。

评估和改进:针对运行值长和所在运行团队,开展定期评估,寻找其优点和不足,制定专项的培训和改进措施,帮助提高。

外部培训和交流:组织值长参与外部门、外公司、外行业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有利于提升视野,吸收外部良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