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干预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50例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进行心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心理普遍存在问题,给予心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降低明显,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扩散迅速、传染率高等特点,同时疑似病例多,所有人群均易感,目前尚没有特效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时很容易出现恐慌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是工作在防疫的第一线,尤其是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他们一方面要全身心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另一方面要面临病毒感染的风险,承受着重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1],因此,保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应对疫情的挑战。基于此,文章分析研究了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0例2020年2月13日~2020年3月29日期间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4人和36人,年龄25~36岁,医生6人、护士44人,初级职称33人、中级职称15人、副高及以上2人,工作年限1~5年10人、5~10年34人、10年以上6人,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纳入标准:所有医护人员均通过临床一线注册、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休假者、自行隔离者、中途退出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本研究已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医务人员资料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设计,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岗位、职称、工作年限、学历;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条目10个维度(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抑郁、偏执、恐怖、精神病性、敌对、其他),评定从“无”到“严重”依次计1~5分,总分450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2.2 研究方法

利用网络问卷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束后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并再次利用网络问卷对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3 心理干预方法

定期由专人向医疗队队员讲解新冠肺炎的防护指南,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知识;及时向医务人员公布疫情最新信息;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讲座,内容主要涉及不良心理反应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如何调整心理状态等;对心理反应强烈者进行放松训练和认知调整,教会大家主动向同事和领导寻求帮助,心理症状严重者可以辅以短程的抗焦虑剂药物;保证医疗物资充足并改善消毒隔离设施;排班实行弹性制,保证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例会,可以通过网络发布重要通知;为大家提供人文关怀。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资料均选用SPSS18.0系统软件分析;(截图1741673711.png)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并用χ2检验;P <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前所有医护人员的症状自评量表总评分为(352.23±13.67)分,高于全国常模的160分;心理干预后总评分[(307.41±4.75)分]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5),且10个维度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表1 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截图1741673711.png,分)

截图1741760095.png3 讨论

新冠肺炎疫情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普通人群均为易感,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尤其是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产生巨大威胁[2]。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对抗疫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指出,在应对疫情挑战期间,大多数被调查者都会存在心理问题,有很强的心理护理需求,尤其是隔离者、感染者和医务人员[3-4]。因此,对临床一线的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尤为重要。

本研究表明,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普遍存在紧张、抑郁 、恐惧等心理问题。由于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睡眠时间少、自由度小,加上具有被感染的高风险,以上因素会加重医护人员的心理负荷。给予心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降低明显,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新冠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 范婧慧,蔡忠香,杨欣,等.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0,19(2):134-136.

[2] 修晓萍,杨旭,张菊,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诊科护士压力调查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5):10-13.

[3]张颖,程红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理人员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20,34(1):11-13.

[4]杨春,云洁,袁佳丽,等.浅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原因及防护与疏导[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0,3(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