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究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所接收的3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结果:对30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后,诊治成功的有27例,护理有效率为90.0%。结论: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0引言

现阶段,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昏迷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血液在人体中是不断循环的,需要经过的相对重要的部位就是心脑血管。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心脑血管对于人体的所有肌体系统都有着整体性的调控作用。为了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需要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急诊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所接收的3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6名女性患者和14名男性患者,年龄区间为40岁到78岁,平均年龄是55.1岁。其中有16名脑出血患者和14名脑梗死患者;有5名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情况,有15名患者出现明显的发热情况,有9名患者呕吐情况较为严重。

1.2临床诊断标准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因为患者病灶存在多类化使得体温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病情严重的患者处于一直高烧状态。从患者的偏瘫状况来看,部分患者会出现侧肢偏瘫、面部偏瘫以及整体偏瘫。从患者的呼吸状况来看,发病过程中,患者的呼吸会加深以及加快。从患者的血压状况来看,患者的血压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升高,且血压波动非常剧烈。从患者的呕吐状况来看,因为患者的颅内压升高,从而使患者出现呕吐症状,且呈现为喷射状的呕吐。从患者的瞳孔状况来看,患者的瞳孔会随着具体病情的变化而不断缩小以及散大,而且患者对于光的反射能力非常迟钝,双侧的瞳孔等大以及等圆。患者意识迷糊,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昏迷迷。

1.3护理方法

1.3.1急诊呼吸护理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且昏迷患者的咳嗽反射能力以及吞咽能力会逐渐丧失,而且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会不断增加,如果排除分泌物不彻底或者是排除不及时都将会导致患者窒息。因此,护理人员在急诊护理过程中,要及时的彻底清除患者的分泌物与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平卧的体位,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使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对于戴有牙套或者是假牙的患者,需要有效取出,之后再将衣裤解开。如果患者出现窒息,则需要对患者实施紧急处理,给予患者吸氧治疗,确保患者大脑的氧气供应,使患者的颅内压以及脑部肿胀得到减轻。

1.3.2病情观察护理

①意识观察。针对患者的意识进行观察,利用问询、提问、对话以及交流检查的方法来实现判断,从而对昏迷的深浅程度进行辨别。②生命体征观察。针对患者的身体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压等情况及时进行有效观察。因为病灶多类化造成提问产生不同层次的上升,严重的会出现高烧严重不退的情况。就例如脑干损伤就是一种有关中枢特性的发烧。观察生命体征,就是能够预防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产生重创的关键点。利用观察,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和脑疝。③静脉检测。要立刻建立好静脉通道,将 药物及时快速地利用静脉及时输入,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生存率,有效降低和预防残疾。④瞳孔观察。脑血管疾病当中,瞳孔观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瞳孔会伴随着病情的改变出现缩小或者扩大的情况、对光反射出现迟钝、消失,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圆。因此护士需 要对瞳孔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记录,从而 早日实现急诊干涉。

1.3.3急诊监护护理

主要针对上述患者瞳孔变化,呼吸情况,意识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充分了解患者各个时刻的病情信息。通常在急诊过程中急性心脑血管昏迷患者必须使用呼吸机来辅助治疗,确保充足的氧气供给,如果需要的话还需要借助吸痰机械来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降低并发肺炎风险。若患者持续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自主呼吸功能丧失,则应该给予持续稳定的氧气供给;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窒息情况,应及时进行供养工作,确保每分钟3-5升的氧气供给量,缓解患者脑缺氧情况,避免出现脑水肿,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生命健康的损害。

1.3.4降低颅内压的护理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均存在颅内压升高的临床表现,导致脑组织出现移位情况,导致患者脑干、神经等出现压迫现象,造成患者产生其他疾病,比如脑疝。临床上要严格根据医生 嘱托利用甘露醇实现脱水进行治疗,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的同时将静脉通道进行建立,方便抢救药物及时输送给患者,由此支持患者生命,在三十分钟例滴入20%的甘露醇之后,要严格根据医生嘱托应用速尿、激素等药物,来对脑水肿良好的进行控制,由此减少颅内压力,给手术做好充分准备,赢取更多的实践,保证患者脑部供血正常,防止出现机体损伤现象。

1.3.5营养支持护理

因为心脑血管患者进食要依靠鼻饲的方式,为了可以给患者带来充分的营养支持,能够科学合理地对流质食物进行调配,及时给患者补充所需要的营养支持,使用高蛋白食物给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护理。

1.3.6对症处理

存在高血压危象的患者要按照医生嘱托给予利尿剂;出现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时,给予止血药物,同时补充有效的循环血量。保证正常的心率,一旦出现室颤要进行立即除颤,要立即给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护理,同时能够非常快速的提供抢救药物,必要时配合医生实现气管插管或者是气管切开行为。

1.3.7心理护理

护理工作人员给患者护理的同时,要对患者家属的情绪及时进行疏导,避免患者家属出现不良情绪,给昏迷当中的患者带来影响。患者家属要和患者多进行沟通,保证对患者实现感官训练工作,针对处在昏迷情况下,不能够自己翻身的病患,需要护理工作者定时给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工作,帮助患者提高血运。而且要确保患者床单干净整洁,做好留置尿管护理工作,对患者每日尿液量、色泽和性状进行准确记录。

2结果

对30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后,诊治成功的有27例,护理有效率为90.0%。

3讨论

现阶段,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逐渐成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相 对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以及患者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不利影响。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上来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的不同程度阻塞而造成的急性血管病症,当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时候,患者的心脏以及血压都将会由于心脑血管疾病遭受到损伤而出现升高。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诊治成功率。在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患者实施呼吸护理干预以及病情观察护理干预等,及时的彻底清除患者的分泌物与呕吐物,使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护理人员还要及时观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通过询问、检查、提问、对话以及交流等方式对患者的意识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及时观察患者的血压上升情况以及瞳孔变化情况等,做好急诊准备。如果对于患者昏迷之后的急诊护理工作不到位或者是护理干预不及时都将会造成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本研究中,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患者的诊治成功率大大提升,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丽洁.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73-74.

[2]王美英,祁素珍.急性心脑血管昏迷患者的30 例急诊护理[J].包头医学,2018,40(2):119-120.

[3]刘洁.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急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4(3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