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飞机航材库存管理和控制研究
摘要: 航材库存是为了满足飞机维修所需航材而存在的,但飞机的故障发生是随机性的,所以航材的需求也是难以预测的,库存是一种无奈的结果,但航材库存过多却是有害的。因此,搞好航材库存管理既是航材部门维持不间断航材供应保障能力必要条件,也是合理使用航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前言:航材库存管理的目的是要以最低的航材成本建立科学的库存,确保航材库库存备件能满足航空公司预先规定的航材保障率。一方面要保障飞机排故所需的各类紧缺航材能够及时地供应;另一方面要将航材库存量降低到合理的水平,来降低航材库存(资金占用)压力以及调拨压力。

1、航材库存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1.1 航材库存管理的内容

航空公司库存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一般的生产的库存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航空公司不同于一般的生产企业,所需航材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数以万计;

一般的生产企业对原材料、零部件需要较为稳定,需求量更好根据年生产计划量化确定,而航材故障随机性较强,季节性影响较大,所以需求量更难量化;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某些器材缺货,飞机不可放行,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1.2 航材库存管理的目的

航材库存管理的目的在于优化、完善现有的航材库存备件计划、周期性补充库存计划、减少临时性航材调拨、即以最低成本建立科学的航材库存,满足航空公司预先规定的航材保障率,既能确保飞机维修所需各类航材及时供应,又能提高库存使用率,降低航材库存(资金占用)压力以及调拨压力。

2、航材管理现状

2.1国内航材库存管理水平不高

航材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航材管理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包括采购、英语、计算机、飞机维护、物流运输、经济管理、财务、法律、国际贸易等等,而很多航材管理人员仅仅只掌握其中一部分学科知识,无法根据飞机运行数据做出准确的航材需求预测。

2.2机型种类多,有的机型航材存在大量积压、失效及报废,占用大量资金

很多航空公司在购买飞机的时候,选择各种新机型飞机,随机会订购很多备用航材,一些航材很多年都不会使用更换,部分有失效期的航材没有使用就已经到寿只能报废;有的航材大量重复备货,库存积压,直到飞机退役时还有大量航材没有使用。有的航材因为缺少導致飞机故障无法排除,影响飞机的正常运行。

2.3航材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

航材部门应与质量部门、工程技术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进行充分及时的沟通。然而实际工作中,航材部门往往没有及时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对航空公司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例如:航材在串件时必须经过工程技术部分评估确认符合有关维修技术资料或文件规定后,在质量部门审核并正式批准后方可实施,如果航材部门与其他部门沟通不够及时,就会影响航材及时使用,导致航班延误。航材部门没有和财务部门及时沟通,付款不及时导致供应商发货不及时,造成航材短缺。航材部门的订货计划,往往是根据生产部门提出的需求来订购,管理方式过于粗放。

2.4维修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在进行飞机维护修理时,有时候维修人员为了方便,特别是螺钉、螺帽这类消耗件,在领航材时往往领用数量比实际所需数量多,而维修人员维修工作结束后,剩余的航材不使用也不退库。随着时间的累积,数量越来越多,成本也随之增高。

3、航材库存管理控制策略

3.1提升航材保管技术手段

一是推广自动化立体仓库在航材储存中的应用,扩充航材仓库库存容量,节约人力资源。尽管当前立体库还存在机械故障率高,温湿度环境差,数据准确性低等缺陷,但仍应该立足长远,通过培养技术人才和升级改造硬件,积极解决矛盾困难,降低立体库的闲置率,最大程度发挥出立体库的优势。

二是推广先进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在航材储存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信息和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快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科研成果的使用步伐,可以提高数据录入采集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是加快建设智能化一体化的仓储安防系统。运用智能数据分析、智能联动、网络通讯分布式传输、数据存储保护等技术,对视频监控、门禁管理、电子围界、入侵报警、电子巡更和库房消防安全管理等功能进行集成,以期提高航材储存环境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航材损失风险。

3.2实行航材共享模式

航材共享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航材压仓、富余的问题,并且优化了航材流通与管理制度。航材共享的理念是指几家航空公司共用同一个航材支援体系。通常使用航材共享的公司会将共享航材给予共享库进行管理。此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航材的库存量,从而降低航材管理成本。共享管理者为保障所有航空公司能够正常运营,通常会建立一个基地库,在基地库中存少数航材备件,以备突发事件所用。若是飞机出现突发故障,航空公司能够优先选用基地库的备件进行一对一交换,快速修复飞机故障,保证了飞机安全运营。而管理者再将故障航材送往维修公司,待航材恢复可使用后再送回共享库。另外,航材管理人员会根据基地库航材的储存情况进行适当补货,避免航空公司因为航材缺乏而影响正常运行。总之,实行航材共享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航材库存管理模式的难题,提高航材库存管理水平,从而实现航材库存管理的经济性,为航空公司减少成本开支,进而促进航空公司的发展。

3.3建立航材库存控制系统

库存控制的概念和意义:库存控制是指以最佳方法控制原料产品、零件、工具及用品的种类与数量,一方面配合企业内各种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使产品保持最低的物料成本。①存货(库存)的原因:淡季多存货以供应旺季的需要;弥补市场预测的误差;享受购价折扣之利;因投机而增加存货;满足随时取货的欲望;为达到经济订购量的需求;前置时间。②降低存货的方法:遴选优良供应商;缩短前置时间;实施刚好及时系统;强化销售预测能力;采行经济批量;确保存量记录的正确性;降低物料品质不良率。③库存控制的目的:使存货成本(=订购成本+存货持有成本)最小化;使服务水准(即存货佳、存货刚好足够、存货地点正确、存货供应适当)最大化。

3.4 狠抓航材精细化管理

一是深入学习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联合工业生产部门和机务维修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推进航材工作的措施,统筹航材修理、加改装等流程,从装备全寿命全周期视角研究解决库存积压等问题。

二是优化航材储存条件。加强航材仓库基础设施建设,学习地方先进包装封存技术,保证航材的储存可靠性。

三是不断加强业务流程管控。加大航材保管质量监查力度,规范航材出库返单制度,制定航材账物巡查管理办法。立足优化流程,以期堵塞漏洞,提高航材管理水平。

4、未来航材库存管理

4.1 航材库存问题

首先在于库房小,现有的航材库房是将航材和航化品放在一起储存,机队不断增长,所需航材数量、种类不断增多。其次,对于航材的出入库还使用纸质版出库记录,人工做收发料,工作繁琐的同时增加了库存数量差异的风险。库存差异则使航材补充计划存在漏洞。

4.2 未来展望规划

未来随着机队的不断扩大,航材部应有更大的库房,航材库房引进的新系统也正在搭建,未来的航材出入库将通过此系统以及手持设备进行扫码出入库,控制库存更精准,清点库存更容易,制定航材需求清单更符合要求,将大大优化现有的航材库存。另可自行采购部分消耗量较大的合格厂商的器材(打印纸、灯泡等)减少每周航材需求清单压力,着重于重要器材、换季工作、定检工作的器材保障问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面对当前航材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只有加大改进力度,建立科学的采购计划,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强化专业人才知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并完善和发展企业的文化,才能够提高航材库存的管理水平,提高航空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航空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珺荧.航材库存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08):184~185.

[2] 方芳,张执国.现代航材管理理论在我军航材库存管理的应用[J].现代经济,2008(6):151-152.

[3] 杨晓,浅谈航材库存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