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大豆作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种植时间较长,因而大豆种植经验较为丰富。然而与西方部分国家相比,当前的大豆种植水平与之还有所差距,并且产量也远远不及,因而对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优化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大豆作物的种植现状分析
1.1产量低、产业未形成规模化
大豆作物中含有大量大豆蛋白,且植物类油脂成分较多,还可将之加工成豆腐等多种豆制品。在人们养生意识不断提升的当下,大豆制品这一天然食品得到了人们的青睐。近年来,大豆产业存在供不应求的现状,北方地区产量相对较高,但其他地区还需通过进口才可满足市场上对大豆产品的需求。据统计,国内每年采购的大豆数量占总消耗量的80%左右,且由于国外大豆产品价值低于国内,影响了国内大豆产品的销售量,因此,大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相对较低,限制了大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1.2家庭种植为主
大豆种植通常是以家庭种植为主,采用的是分散种植模式,大豆产品需由大豆收购商的统一收购后在市场上流通,此种模式会进一步降低大豆生产者的收益,降低其种植积极性。北方地区大豆种植较为常见,然而在栽培技术的限制下,大豆产量仍未有大幅提升,仅可满足当地的大豆产品需求。
1.3种植品种多、产品附加值不高
种植的大豆品种较多,榨油质量并不一致,豆制品加工未形成产业,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主要是作为原材料在市场上流通,因而大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受到了限制,品牌价值无法提升,市场竞争实力不高。
1.4种植投入少
大豆种植户平均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管理较为粗放,且较为依赖自然因素,不愿加大资金投入,因此大豆产量存在较大波动。
2.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2.1翻耕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大豆种植前应合理进行土壤翻耕,对土壤结构进行改善,制定科学合理的大豆种植方案,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及质量。大豆种植时,种植人员应对土地之前的耕种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土地前茬种植作物的种类确定土壤耕翻深度。如前茬种植的为小麦,其翻耕深度则应高于30cm,若是前茬种植的是亚麻作物,则需将土壤翻耕深度控制在22至25cm之间。土壤翻耕时,需要利用直耙茬进行14-16cm的耕作,从而营造有利于大豆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
2.2种子优选与处理
种植品种是影响大豆长势及产量的关键,因而在大豆种植之前,应挑选具有良好抗逆性、品种优良的高产大豆品种进行栽培,并做好种植前的种子处理工作。大豆种植时应定期进行种子选育工作,及时更换优质品种,以提高种子性能。种子优选完成后,应通过合理的拌种增加种子的病虫害抵御能力。
2.2.1种植品种选择
选择种子品种时,可采用机械辅助的方法,筛除其中的病虫种及其他种子,机械选种还有利于提高种子清洁度,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加强种子优选工作的完善度,有利于提高大种植株出苗的齐整率,同时也可达到提高种植产量与品质的目的。
2.2.2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提高大豆种植成活率及生长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在种子处理时应注重于种子处理方法的科学选择与合理应用,通过种子处理使大豆植株根部的根瘤数量得以增加,进而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袭,降低病虫害对大豆作物栽培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种子处理也可进一步提高大豆作物的种植产量。
2.3选择适合的播种时间,做到合理育苗
大豆种植时,应遵循早播原则,适时进行大豆种子的播种,以降低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增强大豆作物的长势。在播种过程中,播种人员应对当地的气候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本地大豆种子技术,分析该地区的无霜期,了解积温状况,对土壤温度进行合理的测定与控制,以便于在温度适宜、气候条件适合的时间节点合理进行大豆的播种与育苗,以提高大豆的生长态势。通常大豆品种应于每年的4月末5月初进行播种。大种播种时,应尽量早播,且应控制好播种速度,通过早播且提升播种效率达到大豆种植产量提升的目的。此外,播种过程中要实时进行气候条件的监测,以免因气候变化过大而影响大豆种子的成活率。同时,为解决保苗工作的稀疏问题,笔者建议种植人员适当加强机械设备的引进和应用,特别是对点播机的应用,确保种植区的大豆更好地得到点播,通过这种全新方式的应用,即便是在同一片产区内,大豆的产量也必然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2.4科学施加肥料
对大豆高产进行保障的一项重要条件就是施肥,当前我国的大豆生产中也将施肥作为最主要的环节之一,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土壤腐殖质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土壤自身保水保肥能力必然会大大降低,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土壤板结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豆的健康生长。要想长期保持大豆高产,就应该充分结合土壤翻耕,并在翻耕工作中适当增加对有机肥的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地力的提升,做到各种肥料的科学使用。在每年进行秋季翻地前,每667m2大豆都需要施放适量的粪肥,并将其均匀的撒施与田地中,在机械设备的帮助或是人力作用下,将其更好地进行整平。通过近年来对大豆种植的实际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化肥对于大豆生长的影响也是有着极大差别的。
结语:大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种历史,同时在耕作的过程中也有着十分丰富的种植和栽培经验,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和国外一些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这也是当前我国更依赖进口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本文对大豆种植和栽培,在今后的大豆种植过程中能对实现高产栽培技术水平的提升,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卢瑞红.大豆种植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605(12):29.
[2]朱春丽.探究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8,625(3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