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运行维护方法探究
DOI: 10.12721/ccn.2024.157025, PDF, 下载: 89  浏览: 899 
作者: 安利章
作者单位: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关键词: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运行维护
摘要: 核电厂的蒸汽发生器是核能转换为热能的关键设备,其传热管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随着核电站运行年限的增加,传热管可能会遭受腐蚀、磨损和堵塞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积累会逐渐降低蒸汽发生器的性能。因此,探究有效的运行维护方法,对于保障核电站的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

在核电领域,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维护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技术和管理措施。随着技术的进步,维护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从传统的定期检查和清洗,到现代的在线监测和预测性维护,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本文将探讨这些维护方法的优缺点,并分析如何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维护策略。通过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核电厂提供更加高效和经济的维护方案,确保蒸汽发生器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1蒸汽发生器(SG)的制造类型

蒸汽发生器(SG)是核电站中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1号核电站的冷水热量转化为2号回路的蒸汽,以及将2号核电站的供水转化为蒸汽,以驱动蒸汽涡轮发电机。SG的设计和制造类型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和优势。根据蒸汽发生器内部介质流动的方式,SG可以分为自然循环和直流两种类型。自然循环SG利用介质自身的密度差来驱动流动,而直流SG则通过外部泵强制介质流动。自然循环SG通常具有垂直的结构,包括一个外壳、U形热管和一个完整的相分离装置。这种类型的SG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但可能需要较大的空间。根据热管的形状,SG可以分为U形、直线和螺旋线圈型。U形热管是最常见的类型,其特点是热管呈U形,两端固定在管板上,中间部分自由悬挂。直线型热管则呈直线排列,通常用于空间受限的场合。螺旋线圈型热管则具有更好的热交换效率,但制造和维护更为复杂。此外,根据设备的安装方式,SG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纵向SG通常垂直安装,占地面积较小,但可能需要较高的建筑结构。横向SG则水平安装,适用于空间较高的场合,但占地面积较大。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和制造必须考虑到核安全水平,因为它是反应堆冷却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可靠的SG运行对于核电站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至关重要。因此,SG的设计和制造必须遵循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2蒸汽发生器性能退化的表现形式

随着蒸汽发生器(SG)运行时间的增长,其性能退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工作温度、压力、辐射、工作性能和结构特性的变化上。性能退化的表现形式多样,对核电站的安全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蒸汽发生器的运行性能下降通常是由于换热管和支撑板之间的缝隙导致的泥沙分离和二次供水通道堵塞,这些缝隙和堵塞会导致蒸汽发生器的运行水位不稳定,波动增大,进而影响蒸汽发生器的正常运行。为了维持稳定,可能需要降低运行性能,这会直接影响蒸汽发生器的效率和输出。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二次表面腐蚀产物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这不仅阻碍了热量的传递,降低了传热效率,还可能导致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压力损失。腐蚀产物的积累还会增加电流电阻,导致电流的不稳定性和水位的波动,进一步影响蒸汽发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构性能的恶化主要是由于热交换管的劣化,热交换管壁薄,且数量众多,它们承受着大部分的磨损压力。热交换管的完整性对蒸汽发生器的安全性和性能至关重要。由于腐蚀性污染物和泥浆在运行过程中的积累,尤其是在热交换管与支撑板和管板之间的间隙,这些区域的腐蚀性污染物离子浓度会增加,导致热交换管的腐蚀加剧。此外,腐蚀物和其他残留物的积累会给热交换管施加压力,导致热交换管收缩,发生局部机械变形,甚至可能导致热交换管断裂。这些结构性能的恶化会进一步降低蒸汽发生器的传热效率,影响其工作性能。

3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运行维护方法

3.1蒸汽发生器更换

在核电站中,蒸汽发生器是关键的组成部分,负责将反应堆产生的热能转换为蒸汽,以驱动涡轮发电。随着时间的推移,蒸汽发生器的性能可能会因多种因素而退化,如管道堵塞、腐蚀和结构损伤等。当蒸汽发生器的传热效率因管道堵塞等问题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更换蒸汽发生器成为一种必要的维护策略,以确保核电站的安全和效率。更换蒸汽发生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经过几个关键阶段。首先,需要对旧的蒸汽管道进行切割和清洁,以便移除。接下来,核岛装置上的蒸汽发生器需要被提升、旋转并运输到指定位置。然后,新的蒸汽发生器将被送达核岛工厂,并精确地放置在预定的位置。紧接着,进行相关管道的焊接工作,确保新蒸汽发生器与核电站的其他系统紧密连接。最后,进行水压试验,以验证新蒸汽发生器的密封性和耐压性能。整个更换过程可能需要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电力供应商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减少更换蒸汽发生器对核电站发电效率的影响。例如,林登哈尔斯核电站的2号机更换了3台蒸汽发生器,整个过程在72天内完成。皮埃尔第一单元也在70天内完成了蒸汽发生器的更换。这些案例表明,通过精心规划和执行,蒸汽发生器的更换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3.2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定期检查与维护

为了确保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长期稳定运行,定期对传热管进行检查与维护至关重要。维护工作包括定期的目视检查、超声波检测和涡流检测,以发现潜在的腐蚀、磨损或裂纹等问题。此外,还需要对传热管进行清洗,去除沉积物和腐蚀产物,以恢复其传热效率。维护人员还需检查支撑结构和密封件,确保它们没有损坏或老化。通过这些定期的维护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延长传热管的使用寿命,保障蒸汽发生器的性能和核电站的安全。

3.3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包括使用适当的化学处理程序来控制水质,减少腐蚀和沉积物的形成。同时,应定期对传热管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如射线检测和磁粉检测,以预防潜在的结构缺陷。此外,维护团队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更换易损件和执行预防性维修任务。通过这些预防性维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故障的风险,确保蒸汽发生器的高效运行,从而保障核电站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运行维护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因素。通过定期的检查、清洗和预防性维护,可以有效延长传热管的使用寿命,保障蒸汽发生器的性能。同时,随着监测技术和维护策略的不断进步,未来的维护工作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待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能够进一步提高核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为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军,孔玉莹,曹学魁,等.基于机器学习的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信号自动定位研究[J].中国检验检测,2021,29(06):23-26+36.

[2]杨炯,雷春辉,马先宏.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氦气检漏系统研究[J].核动力工程,2021,42(06):219-224.

[3]冯俊,张伟,陈胜宇,等.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与管板胀管段的涡流检测[J].无损检测,2021,43(09):22-24+38.

[4]苏桐,王宇阳,陶舒畅,等.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流体诱发振动研究综述[J].科技视界,2021,(21):132-135.

[5]陶于春,任尚坤,彭志珍,等.基于概率分析的核电传热管降质失效评估方法研究[J].焊管,2020,43(02):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