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浅析
DOI: 10.12721/ccn.2022.157069, PDF, 下载: 216  浏览: 2065 
作者: 郭少英
作者单位: 广州市南沙区新同丰小学,511462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摘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道德素养,赋予学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文章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对小学语文学科中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目标进行总结,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情节和享受意境两大策略,建构兼具智育、德育和美育特征的古诗词课堂,让学生在阅读、诵读和鉴赏的过程中明确诗词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促使学生在掌握文学常识的基础上强化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其形式简练、内容丰富,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语言情趣和处世态度等,其经典性和文化性尤为突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在挖掘情节、享受意境的过程中,认识到古诗词蕴含的语言文字美、情感态度美,同时通过欣赏和品读诗词,了解其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真实经历,增加历史知识储备,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文修养具有重要价值。

一、反复阅读诗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什么这么说呢?不仅仅是因为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诵读,更重要的是在于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流传的宝贵财富,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学好古诗词。课堂中,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语文素养,也能够感悟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之美。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儿垂钓》这首古诗词的教学时,诗中描写了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儿正坐在池塘边学钓鱼,遇到路人只敢招手却不敢应答的场景。教师要带着学生先对这首古诗进行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到仿佛自己就是那个钓鱼的小孩,面对着路人的询问,不敢大声应答,害怕吓跑了即将上钩的鱼儿,而只敢轻轻摆手表示回应。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古诗,不仅能够自己学会理解古诗词中描写的画面和意境,而且能够加深自己的记忆,将古诗词印刻到脑海里。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有利于帮助其在古诗词学习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此外,古诗词的描写大多与画面分不开,很多诗人在创作时往往能够将古诗词的意境描绘成一幅画。诗词的美与其中所蕴含的画面之美相得益彰,帮助诗人更好地将自身的情感表达出来。由此可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帮助学生将古诗词句中描绘的图景转化为现实,帮助学生构建生动的画面,使本来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古诗词变得有趣起来。

二、反复分析诗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魅力

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从多个方面,带领学生去一字一句地分析古诗词的含义,带学生进入到古诗词的情境中去,在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中理解诗人在创作时的所思所想。学生只有把自己代入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具体含义。例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时,教师一定要为学生介绍一下作者在写作这首诗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杜甫,写作这首诗时正处于晚唐时期,当时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之久,全国各地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作者也深受战争之苦。这一年,朝廷终于打败了安史叛军,叛军首领也纷纷归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杜甫作为一个关心国家时局又备受战争之苦的诗人,在听说战争结束时,欣喜若狂,于是立刻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激动高兴的心情。教师可以重点为学生强调“喜欲狂”等一系列表达作者喜悦到不能自已的词句,让学生理解当时作者开心愉悦的心情。又例如,教师在进行《江雪》这首古诗的讲解时,首先要告诉学生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作者由于政治活动的失败被贬,此后便郁郁不得志,作者想到自己此生的理想和抱负可能以后再难实现了,不禁伤感不已。作者在这首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等等一系列最能表现出天地一片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然后又勾画一位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用诗中的渔翁暗示自己孤身一人被困于永州的所处情景,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和愤懑之情。

三、反复探究诗词,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情感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教育新时代,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主动探究诗词的魅力,增加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诗词的本质,寻找内在的意象,试想身临其境,引起学生跟作者情感的共鸣,从而对诗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进行《望庐山瀑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解读一下整首诗。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然后适时地进行指导;学生再练读,教师再适时指导,并可以结合多媒体配乐入情入境诵读古诗。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关于庐山的美景,带领学生边读边看插图,感知诗句的意境,鼓励学生与同桌进行交流古诗所描写的景象,然后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李白这首诗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先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思考,然后教师再为学生解惑,同时教师也要针对这首诗中一些重点字词单独拎出来为学生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古诗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李白在诗中所描绘的关于庐山瀑布的美景,加上多媒体播放的图片和音频,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诗词语言所蕴含的丰富魅力。

四、利用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古诗词文本的理解

古诗词的内容是较难理解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不理解古诗词表达的含义和思想情感,就会死记硬背,这样不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教师将游戏活动融入古诗词的教学环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含义和思想感情的理解,提升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当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情感。例如,教师讲授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李白和李白的朋友汪伦这两个角色,学生在表演活动中感受朋友之间送别时候的场景以及心情。这样,教师在讲授这篇古诗词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联想到自己在表演活动中的心理感情,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作者与朋友送别时候的心中所想,从而探究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古诗内容,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容易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提升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带领学生挖掘诗词中的情节、鉴赏诗词意境,让学生在品析语句、解读字词的过程中,感悟诗词的情感态度和深层内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指代意义,还能让他们形成强烈的审美意识和探究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将不再满足于解读诗词的字面意思,他们会根据诗词的情节深度分析诗词所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也就是说,这样的教学实现了诗词教学的智育、德育、美育三重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探讨[J].课外语文,2021,(30).

[2]康宝清.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1,(25).

[3]张海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