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治疗作用
摘要: 探讨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治疗作用及最佳干预剂量。 方法 选取150名伴有焦虑情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mg组、200mg组、300mg组、400mg组,每组30人。对照组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余4组同时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相应剂量的GABA早餐粥治疗。食疗前及食疗后12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12W后,五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存在组间差异(P<0.001),400mg组>300mg组>200mg/100mg组/对照组。结论 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的焦虑情绪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00mg/天为最佳干预剂量。

焦虑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和自杀风险的增加高度相关,抗精神病药物及抗焦虑药物在这一临床层面的作用并不明确,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并存在依赖和滥用的风险,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还可能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我国卫生部2009年批准GABA为新资源食品,研究表明GABA功能障碍会导致焦虑的产生[6],且GABA具有抗焦虑功效[2],且目前尚无有关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治疗作用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疗效及最佳干预剂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50例伴有焦虑情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mg组、200mg组、300mg组、400mg组,每组30人。5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病程、住院次数、腰围、体重指数)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符合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年龄20-50岁;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14 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食品级GABA:购自世纪伟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日称量100mg、200mg、300mg、400mg 的GABA分别溶于300ml早餐粥;监督对应组别的患者服下。对照组患者服用同样的早餐粥,但其中不添加GABA。入组患者及研究人员对分组不知情。1次/天,5次/周,持续干预12周。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采用北京小懂科技有限公司心理CT系统问卷,入组人员在研究人员的协助下登录并监督完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自评。疗效评定:①无效:减分率≤ 25%;②有效:25%<减分率≤ 50%;③显效:50%<减分率≤ 75%;④痊愈:减分率>75%或HAMA≤ 7 分。疗效率=每组[(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每组总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对同组进行两次测评的数据(干预前、后)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paired t test),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五组患者在GABA食疗前、食疗后12周焦虑评分的比较

由表1可见,对照组及100mg组在GABA食疗干预12周后焦虑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00mg组患者仅在GABA食疗12周时焦虑评分较治疗前出现下降(P<0.05);300mg组患者在GABA食疗12周后焦虑评分较治疗前出现下降(P<0.01);400mg组患者在GABA12周后焦虑评分较治疗前出现下降(P<0.001)。5组患者经过12周的GABA食疗后,5组之间疗效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01)。

表1  5组GABA食疗前,食疗后12周后焦虑评分的比较(±S)

截图1742357504.png

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指与400mg组比,P<0.05;

配对t检验, #指各组干预12后与干预前相比,#:P<0.05;##:P<0.01;###:P<0.001

2.3  5组患者GABA食疗12周后治疗焦虑疗效的比较

由表2可知,5组患者经过12周的GABA食疗后,5组之间疗效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01)。此外,经过两两比较,与对照组相比, 300mg组(χ2=9.774,P=0.002),400mg组(χ2=24.310,P=0.000)的疗效率均显著升高;与200mg组相比,300mg组(χ2=4.267,P=0.039),400mg组(χ2=15.864,P=0.000)的疗效率均显著升高;与300mg组比较,400mg组(χ2=4.356,P=0.037)的疗效率均显著升高。疗效率400mg组>300mg组> 200mg组/对照组/100mg组。

表2  5组临床疗效比较(12W后)

截图1742357449.png

3.  结果

GABA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食品添加剂,也是人体本身所具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外源性GABA可被人体代谢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因此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是很好的选择。尽管 GAB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但多数个体中含量很少,从食物中摄取GABA无法满足日常基本需求,此外GABA 含量会随着年龄增长、外界环境应激和压力增加而日趋减少,因此在饮食中添加 GABA 对改善人体健康至关重要[3]。我国卫生部要求GABA每日服用量不超过500 mg[4],因此本研究设置了100mg、200mg、300mg、400mg 4个不同剂量组别来研究GABA食疗对伴有焦虑情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12周后,对照组及100mg组的焦虑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干预12周后,五组患者焦虑治疗的疗效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01),两两比较发现总体疗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400mg组(86.67%)>300mg组(63.33%)>200mg组(36.67%)/100mg组(23.33%)/对照组(23.33%),但200mg、100mg及对照组之间的疗效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综上,不同剂量的GABA食疗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的焦虑情绪的治疗起效时间及疗效率存在差异,400mg组疗效最显著。

GABA食疗能减轻焦虑情绪的可能原因是:① GABA能与延缓焦虑的脑内受体结合,阻碍中枢神经焦虑信息接收,从而达到缓解或者直接抑制焦虑的作用。② 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 acid, GHB)为GABA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其可通过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发挥对兴奋性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改善患者睡眠,间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③ 增加GABA摄入,强化了GABA功能,抑制GABA降解,抑制GABA被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重摄取。GABA可以增加神经元细胞膜对Cl-的通透性,引起细胞超极化,产生突触后抑制效应,达到镇静神经的效果。GABA 通过促进 GABA 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加GABA 能神经元细胞数目,缓解因 GABA 神经元细胞减少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5]; 

⑤ GABA对睡眠,抑郁,精神障碍有改善作用[6],可能间接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水平。

本研究结果提示,GABA食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精神分裂症的焦虑情绪,且安全性高,无显著副作用,且患者依从性好,是一项有潜力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也为开发GABA功能性食品用于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焦虑情绪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及参考剂量。本研究存在局限性,研究样本较小,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受仪器设备限制,未能对GABA食疗缓解精神分裂症焦虑情绪进行机制探。以后应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更大的人群实验,确证口服 GABA 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量效关系”,统一 GABA 摄入标准。

参考文献

[1] Garay RP, Samalin L, Hameg A, et al. Investigational drugs for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 2015 Apr;24(4):507-517. doi: 10.1517/13543784.2014.987339.

[2] KOSE S. CETIN M. Brexanolone: an allosteric modulator of GABA-a receptors in therapi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J].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2017,27(4)326-328.

[3] 宁亚维,马梦戈,杨正,等.γ-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功能食品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23):238-247.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5341.

[4] 帅玉英,顾钦青,吴晓花,等.新食品原料L-茶氨酸与γ-氨基丁酸的比较[J].食品与药品,2016,18(06):432-436. doi:CNKI:SUN:SDPK.0.2016-06-018.

[5] Veeraiah P, Noronha JM, Maitra S, et al. Dysfunctional glutamatergic and γ-aminobutyric acidergic activities in prefrontal cortex of mice in social defeat model of depression. Biol Psychiatry. 2014 Aug 1;76(3):231-8. doi: 10.1016/j.biopsych.2013.09.024.

[6] 杨玉民,宋善武,张亮,等.我国糙米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食品科技,2018,43(07):174-180.doi:10.13684/j.cnki.spkj.2018.07.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