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索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时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从此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取数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20例,实施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症状(发热消失、乏力消失、咳嗽消失、核酸检测转阴)缓解时间。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2)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消失时间、乏力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当前来看,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时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又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典型表现症状为发热、乏力、干咳,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1-2]。中医认为新冠属于疫病,病因为疫疠之毒的寒、热、湿邪伤肺而遍及全身,与西医相比,中医药治疗讲究标本兼治,强调治疗的整体性,可因地、因时、因人的辨证施治,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3]。麻杏石甘汤是中医中常用来治疗肺炎的药物,此次研究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从此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取数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20例,实施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观察组中男性19名,女性21名,年龄最小为28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4.22±7.22)岁,轻型8例、普通型8例、重型4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人数均为20名,年龄在29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54.55±8.12)岁,轻型8例、普通型8例、重型4例。研究开始前针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取值范围等基础信息进行对比,未发现明显的差异,排除了基础资料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纳入标准: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诊断标准,经我院核酸检测后确诊;患者为轻型、普通型、重型;临床资料全面,配合度高。

排除标准:危重型患者;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依从性和配合度低。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案

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每次250 mg,每天2次。

1.2.2观察组治疗方案

观察组实施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随症定型加减:

寒湿郁肺证:麻黄9g,杏仁9g,炙甘草6g,石膏18g,麸炒白术10g,厚朴5g,生姜9g。

湿热蕴肺证:麻黄9g,杏仁9g,炙甘草6g,石膏18g,知母10g,黄芩9g,北柴胡10g,赤芍6g。

湿毒郁肺证:麻黄9g,杏仁9g,炙甘草6g,石膏25g,薏苡仁10g,麸炒苍术9g,广藿香9g,青蒿9g,虎杖15g,马鞭草10g,芦根15g,葶苈子15g,化橘红10g,甘草5g。

寒湿阻肺证:麻黄9g,杏仁9g,炙甘草6g,石膏25g,麸炒苍术9g,陈皮6g,厚朴5g,广藿香9g,草果6g,羌活10g,生姜9g,槟榔6g[4]

疫毒夹燥证:麻黄9g,杏仁9g,炙甘草6g,石膏25g,沙参10g,麦冬10g,玄参6g,白芷6g,羌活9g,升麻9g,桑叶6g,黄芩10g,桑白皮10g[5]

气营两燔证:生石膏30g,知母30g,生地30g,水牛角30g,赤芍30g,玄参30g,连翘15g,丹皮15g,黄连6g,竹叶12g,葶苈子15g,甘草6g[6]

1.3观察指标 

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根据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表现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临床发热、咳嗽等症状完全消失,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发热、咳嗽等症状和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效果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人数之和与总人数的比值。

记录两组患者的发热消失时间、乏力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核酸检测转阴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选择为SPSS 26.0软件分析,以(x̄±s)表示“症状缓解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将“治疗有效率”指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值P值小于0.05表明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n,%)

1.png

2.2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消失时间、乏力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症状缓解时间对比(x̄±s)

2.png

3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导致肺脏、脾脏、肺门淋巴结、骨髓、心脏、血管、肝脏、胆囊、肾脏、脑组织、部分神经元、肾上腺、食管、胃和肠管黏膜上皮等多组织病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医学中属于“湿毒疫”,病位在肺、脾,是疫疠之邪夹“湿”,伤肺而及于全身,可伤及营血,逆传心包,致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可引发发热、身痛、咳嗽、咽痛、乏力、周身发痛、厌食、腹痛、呕吐、腹泻等症[7-8]

新冠病毒肺炎由寒、热、湿邪伤肺而遍及全身,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侵入肌表,腠理闭塞卫阳被遏不得宣泄。故见恶寒、发热、周身疼痛、四肢无力。热为阳邪,易伤精耗气。热火上冲扰动心神,故出现高热、神昏、咽干、咳嗽、干咳或咳痰、气喘、胸闷等症。湿邪易伤及脾胃,使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失调,出现腹部痞满、恶心、呕吐、便溏、苔厚腻等[9]。新冠感染的主要病位是肺、脾。中医在这次疫情中,根据新冠的病因、病位、及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并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有否痼疾,使用麻杏石甘汤为基础方剂,对应分型随症加减,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此次研究发现,在使用常规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结果表明治疗有效率较高,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麻杏石甘汤原方出自《伤寒论》,主要组方为麻黄、杏仁、石膏及甘草,其中麻黄功效主要是疏解机表、化痰、止咳、敛阴、敛肺、运水祛湿,在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治疗中可发挥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缓解患者的咳、喘的症状;杏仁的功效是止咳平喘,主要治疗风寒、风热、燥热引起的咳喘、痰多;石膏具有清热泻火、解渴生津、凝血止血的作用;甘草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镇咳平喘、镇痛[10]。据现代药理学研究,麻杏石甘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对机体的病毒感染和免疫炎性反应起到多方面的调控,包括促进 TH 细胞分化和 T 细胞稳态抑制病毒复制,负调控白细胞介素、TNF、整合素等免疫炎性反应递质消除细胞因子风暴,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复制和细胞因子风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避免疾病转成重症。

综上所述,在当前来看,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时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仲琦,李竹英.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痰热壅肺证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痰液排出、氧合指数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02):373-376+382.DOI:10.13935/j.cnki.sjzx.230229.

[2]李鹏,张元媛,张浩然,詹灵敏,张武霞,白辰,陈建新.基于转录组数据解析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的多尺度作用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01):82-90.DOI:10.13422/j.cnki.syfjx.20221417.

[3]秦虎,陈玉,闫晓娜.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6):2798-2800.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22.16.039.

[4]王静,汪思梦,金鑫,毛庆东.麻杏石甘汤联合诱导排痰技术治疗支原体感染致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06):1132-1136.DOI:10.16448/j.cjtcm.2022.0634.

[5]李晓丹,崔子朋,陈慧,郭素香,何风丽.麻杏石甘汤灌肠治疗婴幼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及肺-肠微环境干预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07):127-133.DOI:10.13422/j.cnki.syfjx.20220691.

[6]李思颖,李佳川,马二秀,顾健,史志龙.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邪热壅肺证的潜在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6(04):354-369.

[7]李凯,杨丰文,庞稳泰,蔡慧姿,张明妍,张俊华.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21,46(05):1268-1275.DOI:10.19540/j.cnki.cjcmm.20200714.501.

[8]张宏亮,黄振光,蒋霞,丘岳,黄天敏,林忠秋,刘滔滔.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加减麻杏石甘汤治疗重型新冠肺炎的作用机制[J].中药材,2020,43(07):1772-1778.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20.07.045.

[9]王哲义,孙怿泽,曲稔栋,刘碧原,樊竹,田金洲,卢涛.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用机制探讨[J].中草药,2020,51(08):1996-2003.

[10]孙燕,王小艳.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09):35-37.DOI:10.16458/j.cnki.1007-0893.2020.0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