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长期以来,农业种植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残留,造成了土壤酸化和盐渍化等问题。有机种植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并且可以确保农产品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1.实施有机农业种植的重要性
1.1.保证土壤具备较强的肥力
大部分的作物都是依靠土壤来种植的,而土壤的肥沃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所以需要技术员事先对土壤做一些测试,以确定是否适合种植作物。有机农业的种植要考虑到不同作物的区别,如果是不太肥沃的土地,可以通过培肥的方法让土壤满足种植需要,并且保持土壤中的养分平衡,防止由于耕作的进行而导致土壤肥力的损失。有机耕作方式具有无污染、无损伤、具有自愈合功能,可长期应用于作物生产中,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保障。
1.2.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是有机农业,因此,在种植作物前,要考虑到作物的生长环境。在有机农业的生产中,没有使用任何的化学药品和化肥,而选用了环境友好的药剂和绿肥,这既符合了自然生态的发展需要,又符合了作物的天然生长规律,提高了作物的抗病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品质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在过去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很容易在自然环境中留下有害物质,长期下去,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这些有害物质还可以通过自然循环,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有机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没有使用有毒的化学成分,因此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2.有机农业种植常用的土壤培肥技术
2.1.动物培肥技术
通常情况下,动物培肥的方式为先收集动物的粪便,然后与土壤混合,由于动物粪便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因此农作物栽种后可以茁壮成长。而动物的骨头、皮毛等在没有被化学添加剂污染的情况下,也可以成为土壤培肥的原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动物粪便在培肥前,必须进行杀菌、杀虫处理,否则大量有害菌和虫卵将进入土壤,对农作物乃至人体造成危害。不仅如此,部分动物的活动与土壤息息相关,也能够作为一种土壤培肥技术加以运用。例如,蚯蚓生活在土壤内部,以有机物为食,将蚯蚓放置于土壤内部进行培肥,能够有效分解土壤里存在的有机质,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养料,而且蚯蚓的活动可以松动土壤,帮助农作物根部更顺畅地呼吸。不仅如此,蚯蚓的粪便以及尸体也能够成为土壤肥料,提高土壤内部的氮元素含量。
2.2.植物培肥技术
这种培肥模式是指在土壤中种上绿肥,当绿肥植入到一定时期后,通过填埋将绿肥投入到土壤中,达到培肥的目的。以紫云英(紫云英)、苜蓿(Medicine)、苜蓿樨(Medic樨)、蚕豆(蚕豆)、苕子(苕子)、紫穗槐(紫穗槐)等都是常用的土壤培肥材料。如果不种豆类作物,还可以用其它的植物来代替,比如朽木和树皮,含有腐殖酸的木炭。植物培肥可以有效节省人工和化肥的使用费用,还可以增强土壤肥力,加快土壤熟化速率。
2.3.微生物培肥技术
这种技术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微生物对土壤进行分解,并对自然存在的微生物进行高效地使用,从而使作物的生长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并且还能大大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从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这种培肥技术一般是与矿物培养技术相结合,常见的微生物肥料有硅酸细菌、根瘤菌和放线菌等,这些优良的益生菌可以在短期内分解矿物肥料,使化肥中的微量元素得到充分的释放,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的功效。而且,有些细菌还能起到催化作用,加快腐解物的分解速度,同时还能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而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3.在有机农业种植中运用土壤培肥技术的策略
3.1.选择适合农作物种植的耕作方法
土壤培肥技术在有机农业种植之中的应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而对于土壤而言,不能只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相应的营养,还需要对土壤深层结构进行改善,调整土壤的实际状态,进而优化土壤的结构,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对耕作方法进行选择。例如,某一地块以往只是种植玉米,没有种植其他作物,经过时间推移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种植人员可以采用不同农作物轮作的方法,对土壤内部的营养物质进行平衡,通过玉米和马铃薯轮作的方法,降低土壤的种植负荷;再如,可以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地块,每个地块分别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农作物的种类每年进行一次轮换,避免土壤的肥力被过度消耗。
3.2.重视耕种技术并进行合理运用
耕种技术主要包括施肥、撒种、松土、灌溉等。合理的撒种能够保证农作物的出芽率,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避免出现幼苗过于密集或者稀疏、部分土地闲置浪费的问题;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间隙,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帮助农作物的根部发育;灌溉可以保证土壤具备充足的水分,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促进农作物吸收更多的有机肥。实现耕种技术科学化,不仅能够对土壤之中的所有营养物质进行协调,从根本上改善土壤本身的状况,还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出良好的土壤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3.部分废弃资源的二次利用
有机农业种植与循环农业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以往农业种植过程会产生较多的废弃资源,而种植人员也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导致废弃资源被直接丢弃,这样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废弃资源中可以二次利用的资源被浪费。因此需要采取循环利用的方式,二次利用废弃资源,以此来保护生态环境,助力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人员可以提取废弃资源中有机物以及微量元素,再次投入到土壤之中。
3.4.探索多种培肥技术混合运用
有机肥料的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有机肥含有的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在部分情况下如果只运用单一的土壤培肥技术,培肥效果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主动探索多种土壤培肥技术混合应用的途径。例如,矿物质肥料能够有效补充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但是不能有效改善土壤内部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且矿物质在土壤内部分解速度较慢。但如果将矿物质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同时施放,微生物在矿物质的影响下变得更加活跃,从而迅速分解矿物质,自动对土壤中的各种元素含量进行调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必须从土壤培肥这一关键环节入手,对各种施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地运用。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动物培肥、植物培肥、矿物培肥等方法,这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有机农业的发展。在今后的应用中,有关部门和人员要主动采取措施,探讨并实施更多有利于有机农业生产的战略,以此来提高作物的产量,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整个农业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光红.浅谈有机农业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0):135-136.
[2]聂斌,马玉林.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要点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29):5-6.
[3]禹文华.浅析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J].中国新通信,2020,22(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