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
1.1降低系统运营容错率
电力系统组成内容非常复杂,包含很多类型的电气设施,任何设备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整个系统稳定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在对系统运行过程进行控制时,如果仅依靠手动操作控制,可能很难发现设备故障,增加系统运行过程的风险性。工作人员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性,也会对系统运行效果带来影响,如数据计算错误、指令操作失误等,从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现载体为计算机,在运行中具有数据整合效率高、准确性高等优势,同时在智能程序的作用下,能够规避人为因素带来的容错率问题,提升系统运营稳定性。
1.2提升系统控制能力
传统电力系统的控制对人力依赖性较强,系统控制水平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背景下,能够满足系统控制要求,同时还可以简化系统控制过程,提升系统控制过程的高效性。例如,针对需要进行重复操作的指令,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可以完成“一键操作”,减少重复操作造成的资源浪费,有效提升指令最终的操作效果。除此之外,在模糊控制、专家系统等控制方式辅助下,也可以对复杂问题进行统筹分析,加快问题的处理进度,提高系统控制结果的有效性。
1.3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并且在依赖性逐渐增强的情况下,对于电力系统运营安全性、时效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背景下,能够借助拟定好的程序对电力系统工作状态进行监督,根据反馈数据实现智能调度,维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高效性。例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的调度系统,可以根据当地居民、行业在不同时间段对电力的需求情况,完成配电网运行状态的智能调度,减少配电网空载、供电负荷不稳定问题,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给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常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控制方式
2.1模糊控制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控制活动中依托直流传动系统和交流传动系统来维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流传动系统的核心组成为Sugeno和Mamdani,前者用于维持系统运行安全性,后者用于调控系统运行速度。交流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为控制器,用于科学管理系统运行过程,降低系统运行过程的风险性。目前常用的模糊控制器类型较多,包括变结构控制器、自调试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等。在模糊控制活动中,不同单元结构负责控制的内容、遵循规则、预设参数存在不同,这也需要在模糊控制活动开始前,需要先进行模糊语言的分级处理,根据不同模块工作特点选择相匹配语言,以提升系统控制过程的有效性。
2.2神经网络控制
该控制模式的应用核心在于,借助类人思维对电气自动化运行过程进行全面控制,每一个控制单元可以看作是一个神经元,依托通信系统完成神经元的串联,所有信息最终会传输到中控系统中进行集中化处理,起到加快信息处理效率的作用。以常用的BP神经网络为例,在控制活动中的网络权值优化流程如下:(1)利用遗传算法拟定优化程序,程序记作GA1.m;(2)基于BP神经网络完成监控程序的拟定,程序记作GA2.m;(3)建立监控测试程序,记作BP.m。确定迭代次数后开始进行权值优化处理,以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为控制活动的展开提供数据参考。
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的运用要点
3.1系统智能控制
电力系统作为组成复杂、运营复杂的系统,降低系统运行故障对于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有着积极意义。人工智能技术在系统智能控制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电力系统控制流程方面,基于以往汇总经验设置智能程序,使系统可以按照程序指令有序完成相关操作。同时可以对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采集、整合、评估,及时发现系统运行故障,降低运行故障带来的安全隐患。(2)电力系统运行中,涉及许多重复指令,如对某一组设备下达统一操作指令,此时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编辑“一键操作”程序,减少重复操作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提高系统运行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3.2系统故障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在系统故障诊断中也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以往数据资料进行整合,了解常见故障类型、故障外在特征、处理措施等内容,以此为基础建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利用机器人算法对以往事件进行学习,逐步提升故障诊断系统的智能化。在获取系统运行数据后,会对其非线性关系进行梳理,同时在对比特征数据后,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问题,在积累多组数据后,准确判断出系统存在故障的类型和具体位置。智能故障系统发现故障问题后,一方面,会启动继电保护装置,阻止故障进一步扩散;另一方面,上报到预警系统中向检修人员发出预警,人机交互界面上会显示故障原因和参考处理措施,加快故障问题处理效率[1]。
3.3建设智能客户端
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中,会和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科学手段关联在一起进行应用,在加快信息整理效率的同时,提高信息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建立智能客户端的目的,是提高用户与电力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根据反馈意见和用户用电信息,电力公司可以灵活调度供电策略,实现电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也可以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智能监测,及时发现用户用电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问题,提高解决用户用电故障的时效性,降低用电故障对用户生活的影响[2]。另外,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的智能客户端,也可以方便用户查询个人用电信息,在电量不足时可以及时进行缴费,保障用户的正常生活。
3.4完善自动化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完善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良好的数据采集功能,可以能够快速收集当前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和数据库内容进行匹配处理,对数据进行二次运算加工,加快数据信息库的建设速度,为电力自动化系统优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并且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中,也可以实现数据实时监控和分析,分析结果的全面性强,便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全面控制活动的展开,提高了系统运行过程的工作效率[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通过整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优势、控制方式和应用要点,可以积累有价值实践经验,为电力公司自动化系统的完善提供良好参考。
参考文献:
[1]刘科均.浅谈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工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石化技术,2022,29(06):261-263.
[2]于方元.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器自动化控制中运用分析[J].冶金自动化,2022,46(S1):451-453.
[3]李欣.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路径[J].华东科技,2022(06):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