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充足的电力给予了很有力的保障,所以继电保护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继电保护是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有效保护,但是在保护的过程中,由于外部的雷电因素,内部的机械损坏老化,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会导致各种故障,严重的情况会引起电力系统的运行出现不正常现象,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继电保护系统的作用,并且提出了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电气实现自动化,好处就是不需要太多的操作人员,而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能够让他们在工作时轻松许多,但也有一定的坏处,比较明显的就是继电保护要实现自动化,在出现故障时需要机械进行分析处理,但是一些特殊情况是机械不能够很好处理的,甚至会处理失误,加重问题的严重性。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发展过程中会有许多难以处理的问题,但这并不能阻碍其发展的步伐。

1电力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电力系统本身的不足

负荷过大。电力系统本身负荷过重,特别是在热和冷等特殊季节,该地区现阶段的能耗将大幅增加,对电力系统产生较大影响。当短路电流过大且时间过长时,即使停机故障也可能直接误动继电保护装置,一旦继电器出现拒动故障,当短路电流再次出现时,继电器将失去在线保护功能,不能及时切断电源。从而导致整个电网的电源故障。线路老化。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会加速继电器的长期运行,容易生锈。此外,有些继电器使用年限长,型号陈旧,功能性差。电力企业只进行长期维护,不投入资金更换继电器,整个供电线路更加脆弱。当电压不足时,会产生接触电阻,可能导致继电器闭锁。

1.2安全管理上的不足

安全管理人员操作能力差。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继电保护工作经验,熟悉继电保护装置的各种故障和工作原理,具有良好的维护技能。当继电保护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位置和原因,及时制定故障处理方案,在短时间内恢复供电。但在实践中,由于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其检修技能和故障应急处理能力相对薄弱,导致继电保护装置检修不及时或不准确,影响继电保护工作质量。如果不能长期有效地解决,将导致重大的供电事故。

2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措施

2.1高质量的设备

只要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会有质量高低的区别,高质量的产品往往价格更高,更耐用,一些问题能够轻易处理,而低质量的产品都会价格较低一些,但是质量不合格,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处理起来十分麻烦。而且低质量的产品往往精准度有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电力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也就不能及时进行处理,最终小问题很有可能会发展成大问题,造成的损失也增加很多。所以,相关人员在购买设备时应该选择高质量的,不能因为低质产品价格低就放弃购买价格高的优质产品,而且零部件也要选择高质量的,不管是使用还是维修都会轻松许多。高质量的设备不仅精度更加准确,所能承受的负荷也更高,出现故障的频率会更低,维修的次数也就少了许多,前面讲过,继电保护设备维修时也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如果能减少维修的次数,也能省下来一大笔资金。这样看来,在购买时选择高质量的设备是很有必要的,能够提供很多便利,切实的保障电力供应的正常运转。

2.2加大自动化继电保护系统的检验力度

在具体的安全工作中,要建立整个系统的定期维护规章制度,每月进行专项整改,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全自动继电保护系统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加强设备验收。根据验收内容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继电保护系统安装完毕后,对通信设备等部件进行质量试验,明确其自身质量,检查通信功能是否良好,遥控设备是否完好;在整个验收过程中,应根据设备标准对设备的具体功能进行测试,以确认其功能是否符合标准,确保继电保护系统硬件设备的质量;在各系统验收的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施工图纸、质量检验报告、设备实际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和资料的验收,并将这些文件和资料交给维修中心、工作组和安全发展部,供各单位今后工作参考。加强对手机软件的接受。在具体验收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在系统手机软件上发出实时监控命令,调整监控的主要参数,确保信息能准确传输到操作终端,数据信息能传输到手机软件,确保管理软件与终端之间信息的畅通。根据电力工程信息的类型,应选择不同的信息传输技术,如利用低频段进行信息交互。接收到终端信息后,对不同时刻反馈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调整各汽车继电器的保护范围。

2.3完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相关制度

健全的管理方法体系是确保继电保护安全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相关人员应从差异的角度创建相应的制度。(1) 要建立健全责任制,落实继电保护维修工作,对存在的不足立即开展相应的工作,进一步完善继电保护设备手机软件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方案,促进相应技术人员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减少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中不必要的问题,及时更新继电保护维修设备,减少因手机软件设备问题引起的继电保护设备偏差。(2) 要加强规范管理,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及时对相应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检查其继电报告设备维护管理办法的实际效果。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必须做好严惩工作。此外,该规范体系还可以合理规范操作步骤,防止因工作失误对继电保护设备造成危害。总之,有关人员要加强继电保护安全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制度,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软件的继电保护维护和安全生产技术,及时处理系统软件中的不足,进而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软件的技术实力和质量。

2.4加强内部建设

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所有继电保护相关人员必须对继电安全管理有深刻的认识,认识到继电保护的重要性,并为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其中,管理人员要更加重视,加强监督管理,督促基层人员,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当维修人员不能有效地解决继电器本身的故障时,应与其他维修人员进行讨论,如不能解决,应及时向组长报告。在实际维护工作中,应认真审核维护计划,明确维护效果,建立维护记录并归档维护记录,作为后续维护工作的参考。对于关键和重要的数据,应整理维护记录并保存在电力信息管理系统中,以便于日后查阅和使用。严格执行五检,规范检查供电系统,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相关管理人员应编制五检标准作业指导书,要求相关人员学习和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邀请技术专家进行操作指导,并组织电力系统各单位的技术问题解决活动。全面提高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水平。

3结论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应用,实现了继电保护的自动控制。继电保护装置由控制软件实时监控。当电网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切断故障线路,并返回故障信息,为故障排除人员提供参考,加快故障排除速度。另外,安全管理是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关键,包括保护装置安装后的质量验收管理,以及保护装置设备选型时各环节的精细管理。通过对各环节的有效控制,提高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效率,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宋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措施[J].云南水力发电,2020,185(3):75-76.

[2]张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及安全管理策略[J].智能城市,2020,93(20):108-109.

[3]潘功银.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3):333.

[4]葛振兴,赵桂梅.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轻松学电脑,20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