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国科技水平明显提升,电力系统也开始朝着现代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是当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电力系统维护较为方便,可控性明显增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联系实际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1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意义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的意义很广泛,其中一个核心优势就是可以使电力系统的综合运行效率获得提高。因为在以前的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模式中,部分工作太依赖人工,既对技术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部分情况下,还要求技术者通过以前的经验进行判断。这就进一步扩增了失误的风险。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以后,大部分问题在处理的时候不再过于依赖人工,特别在电力系统产生故障后,能够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探究故障原因,并且对故障位置进行快速锁定,如此不但充分节约了勘查成本与时间,而且可以经过快速、准确的维修,让电力系统在第一时间恢复到良好的运行状态。
2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2.1电气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传统的变电站通过电缆进行作业,容易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当出现供电中断等问题时,整个的电力系统也会受到损坏,更不用谈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变电站中,改善了上述问题的发生,其分布配置的方式稳定了电能的有效传输,更使自动化技术提高了变电站工作效率。自动化技术中的控制和监测功能,不仅保护了电厂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更将运行状态和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探查和发现各个设备、各条线路的运行情况,保证故障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通过实际操作和运行发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有以下特点:第一,数据统计自动化,设备管理自动监管运行。第二,电气设备和计算机信号的相互转化,保证了通过计算机进行监控、监测等工作。第三,用光纤代替变电站传统的电缆,从信号接收和采集,到设备都完成集成化、网络化,系统的运行更为稳定,更为安全。第四,控制和监控系统保证了变电站、电厂、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促进了相互联系和运行效率。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改善了原有传统的变电站设备及操作运行,全面控制和全盘监控提升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强化了变电站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2.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基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有序运行而言,发电厂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作为重要的电力能源生产环节,直接决定着后续电力能源的应用质量,需要予以精细化把关控制。传统发电厂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仅容易出现故障问题,还很可能导致严重能耗损失,应该借助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予以优化处理。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来看,其首先需要全方位了解发电厂的各个生产环节,如此也就需要在发电厂中合理布置大量监控设施和传感器,以便实时了解发电厂运行状态,便于采取自动化控制手段,维系发电厂正常稳定发电状态。比如针对发电环节中的各个关键热电设施,就需要采取相匹配的监控设施以及检测仪器,确保获取的数据信息更为全面详尽,用以支持后续自动化调控管理。基于最为简单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模式来看,为了实现相关参数信息的准确应用,往往还需要提前设置好限值以及风险指标,比如针对发电厂中各个关键元部件的温度、电阻值、脉冲量等,都可以设置相应的限值,一旦在发电过程中出现了超出限值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反馈,并且采取自动化处理方案,将该方面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予以规避,确保整个发电厂运行更为稳定可靠。另外,发电厂运行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较多的高风险区域,尤其是对于一些温度较高的区域,如果直接在现场让人员参与管理协调,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给现场作业人员带来不利影响。这也可以借助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予以优化处理,依托该技术实现原有技术人员的替代,且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安全保障效果,成为不容忽视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方式。当前发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
2.3一体化自动系统
对于电气自动化生产系统,仍需要通过健全与完善实现统一系统平台的打造。目前,各种先进的技术被充分地应用,而且也通过系统的科学管理目标建设来满足对各个模块的有效组建。因此,在运行与实验的过程中,能够以高效的工作模式完成整体的应用设计思路,并且也能够以先进设计思想使实际的管理系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对此,在运转的过程中,这种模式能够实现降低系统管理中的费用,还能够使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统一平台的打造,并以系统管理为主确保平台运行的独立性。对于网络结构,是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主要功能结构,其功能表现是在各个管理系统之间实现数据转换,以此达到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提升的目的。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中,也能够使得以技术管理为目标来保证设备运行稳定性。此外,通过网络系统的有效应用与组建,能够实现在各项数据处理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资源配置,并通过自动转化来实现对指令的有效传达,从而提高数据应用的有效性,并确保各项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能够以指令应用为主来进行数据传递,这样就能通过网络结构的互通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性与稳定性。
2.4多领域综合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其实也在与国际标准进行接轨。因此,针对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其计算机技术为重要标志之一的技术升级使得电力系统在各个运行环节中,都能够以其技术应用为主进行优化。比如,当前的变电、配电环节,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保障。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来看,也必然需要面向多领域进行综合发展。对于该技术的应用而言,它通过将测试、保护、控制等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能够真正通过综合处理进行专业分析,并以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为主进行运行保障,以此就能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与此同时,针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需求来看,由于它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这也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以这种独立的状态使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保护与控制。除此以外,对于电力系统而言,通过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在最大程度上对其设备信息进行及时收集与处理,并且也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强度,并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结语
电力系统包含的内容较多,诸如配电网以及电力用户等,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发挥巨大作用,一旦存在异常现象,必然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就目前来看,我国电力系统在自动化方面,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技术层面,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因而,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在今后的发展中,还要着力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加强对技术的优化,以便电力系统运行能越来越安全。
参考文献
[1]朱琨琨.电力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10):96-97.
[2]张冰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2021,50(02):146-147.
[3]唐梦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数码世界,2019(0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