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人们生活压力增加,而长期处于压力大状态,会促使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甲状腺结节可根据结节性质分为良性与恶性。良性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恶性甲状腺结节即指甲状腺癌。在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约为28.9/10W。良性甲状腺结节生长缓慢,且多数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通常不会引起患者死亡。而甲状腺癌则会引起患者死亡,尤其是髓样癌及未分化癌,预后极差,死亡率极高。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主要根据其病理类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早期良性甲状腺结节通畅无需治疗,若结节增大,引起并发症则需手术切除。恶性结节则需及时手术。因此,手术是甲状腺结节主要治疗方式,但传统开放式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射频及微波消融则能有效减少对机体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虽然射频及微波消融具有诸多优势,但仍需要有效的护理干预巩固或提高疗效。本研究对6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超声引导下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所收治的6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电脑流水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2例。其中参照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为(43.02±1.08)岁;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为(44.15±1.08)岁。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术前指导、饮食指导等。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内良好的温度与湿度,严格控制病房内进入人员,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同时定期对病房内进行消毒,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2)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不同心理情绪实施针对性护理。增加与患者沟通频率,为其详细的介绍疾病治疗过程及预后,提高患者认知。同时加强家属健康教育,使其积极参与患者日常护理中,让患者感受更多来自家庭的关心,从而有利于缓解患者负性心理。(3)饮食护理:术后1h指导患者应用温水,术后24h根据患者饮食喜好、病情程度以及用药等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禁止食用浓烈刺激性、过冷过热食物。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为饮食原则。(4)疼痛护理:对于疼痛较轻患者,可采用分散注意力、指导放松技巧以及聚焦疼痛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对于疼痛严重患者则需在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信心,告知长期功能锻炼有利于病情康复。(5)病情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并发症。若发生则需第一时间进行相对应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呛咳、术后出血、声音嘶哑)。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数据处理,计数、计量分别采用%、 (x̄±s)表示,使用X2/t校检;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x̄±s)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6.25%<28.13%),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6.25%<28.13%),P<0.05。说明了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综合护理干预是随着医疗模式转变而诞生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该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角度实施护理干预,从而有效保证了护理的有效性、高效性。针对超声引导下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的患者,通过环境、心理以及饮食等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使其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积极参与,提高与医护人员配合度,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在超声引导下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保障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润,苟元. 综合护理干预在超声引导下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J]. 贵州医药,2022,46(05):827-828.
[2]张秀萍,赖嘉文,麦金演. 综合护理干预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2):251-252.
[3]邵军发,吴妍,刘鲁华.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的围手术期护理[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