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与系统仿真
建模与系统仿真
《建模与系统仿真》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仿真建模理论与技术及各领域仿真应用的最新成果报道及评论性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仿真建模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8-9745

《建模与系统仿真》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历史数据建模方法研究 下载:67 浏览:457
  • 董泽 尹二新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10期
  • 摘要:
    针对常规历史数据建模法无法克服扰动对建模精度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历史数据建模方法。选取历史数据中具有从动态到稳态特征的数据段作为建模数据,依据终点稳态值对数据进行零初始化处理,将该数据段分为两段,一段数据用来对预估模型的状态进行跟踪,并将最终的观测状态作为预估模型新的初始状态;另一段数据用来对预估模型参数准确程度进行评价,辅以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参数寻优,该方法具有常规历史数据建模的优点,可有效消除扰动对建模过程的影响。
  • 基于改进的字典学习与稀疏表示的人脸表情识别 下载:56 浏览:443
  • 黎明1,2 彭秀姣1 王艳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10期
  • 摘要:
    为克服人脸表情图像识别过程中光照、遮挡等带来的影响,减少稀疏表示分类的时间,提出一种融合HOG特征和改进KC-FDDL(K-means Cluster and Fisher Discrimination Dictionary Learning)字典学习稀疏表示的人脸表情识别算法。对归一化后的表情图像提取HOG特征构成训练集,对训练集进行改进的K-均值聚类的Fisher判别字典学习,利用残差加权的稀疏表示进行表情分类。Cohn-Kanade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其他的人脸表情分类方法具有耗时低、相似表情分类更准确的优势。
  •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仿真优化方法 下载:56 浏览:452
  • 吴诗辉1 刘晓东1 邵悦2 张发1 杨闽湘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10期
  • 摘要:
    为提高仿真优化问题求解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仿真优化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对非线性输入输出关系的逼近能力,由神经网络输出值代替仿真结果以减少所需仿真次数。按照提出的3种样本选择策略,由仿真模型产生一定数量的样本,借助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学习速度、网络稳定性、参数选取方面的独特优势,对样本进行训练,生成能够反映仿真模型输入输出关系的回归曲面,以实现用神经网络输出值代替仿真结果,利用优化算法对回归曲面进行寻优。通过对典型测试函数进行实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密度场控制的四面体网格自适应生成算法 下载:59 浏览:443
  • 王继东1,2 范丽鹏1 庞明勇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10期
  • 摘要:
    通过构造表面模型的密度场,提出一种四面体网格自适应生成算法。在表面模型的轴向包围盒内均匀点采样;以模型表面为边界定义一个非均匀的密度场来构建采样点集的质心Voronoi结构,同时动态地增删采样点以优化点集分布;以模型内部的采样点为基础,以模型表面为边界约束,进行四面体网格划分。实验表明,算法能够处理具有不同拓扑和几何复杂度的表面模型,生成的体网格整体质量较高,网格单元形状规整、尺寸自适应且疏密可调。算法可用于有限元分析、动态仿真等领域。
  • 面向微纳器件虚拟运行的包络体生成方法 下载:52 浏览:486
  • 徐伟 赵新 孙广毅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10期
  •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快速获取目标物体或空间点集的包络体成为一种重要需求,基于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素化生成包络体的方法,该方法对体素数据进行操作时运用了并行运算OpenMP(Open Multi-Processing)技术以及C++AMP(Accelerated Massive Parallelism with Microsoft Visual C++)技术,其中C++AMP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运算速度。传统意义上包络体应用于路径规划、工业装配等领域,将包络体技术运用到微纳器件虚拟运行的仿真中。通过将运行器件包络体计算引入到微纳器件的仿真系统中可以得到微纳器件的整个运动空间,进而直观有效的辅助微纳器件设计。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建模与系统仿真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1
访问量 90562
下载量 11086
总被引次数 302
影响因子 0.498
为你推荐